弹力带训练方法结合田径专项技术训练的应用研究

2017-07-12 15:58
运动 2017年5期
关键词:弹力田径教练员

雷 哲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技战术分析

弹力带训练方法结合田径专项技术训练的应用研究

雷 哲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本文主要研究弹力带训练方法和专项技术训练在田径训练中的应用,分析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核心特征与我国田径训练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弹力带训练方法与田径专项技术训练的结合应用策略及提高田径训练水平的措施进行研究。

弹力带训练;田径专项技术训练;应用

弹力带训练是一种特殊的阻力体能训练,其提升肌肉力量、维度、耐力与柔韧等素质的作用显著,实用性与有效性很强,在田径训练中得以广泛应用,将弹力带训练方法和田径专项技术训练结合,能够进一步增强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从而为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打好基础。

1 现代田径运动训练

1.1 核心特征

1.1.1 专项训练 田径运动项目是挑战人体走、跑、跳、投等素质极限的运动,传统的田径运动训练着重于速度、力量、技术的提高,围绕这几部分内容开展专项训练,导致项目训练内容专项区别不明显,缺乏针对性。相比之下,现代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依据专项设计训练内容,跑步训练主要训练动作速率与速度力量,跳远训练主要锻炼快速助跑与快速起跳的结合及助跑准确性,投掷训练主要锻炼快速助跑、旋转器械出手速度和力量。现代田径运动项目训练内容组织对专项训练的要求更高。

1.1.2 训练强度大 运动训练本质是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2部分,早期训练追求更大的运动量,安排训练量接近时间极限,训练量没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因此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逐渐转移到训练强度方面,训练中对强度的要求逐步提高,负荷量基本不变,训练强度逐步增加,大运动量与大强度结合,同时接近极限值。

1.1.3 完整练习 田径运动以挑战人类运动极限为目标,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有运动素质超前及素质先于技术发展的观点,认为学习掌握某一项先进技术,首先要具备掌握该项技术所要求的身体素质,尤其是高级运动阶段,身体素质差异直接影响了技术水平高低。因此,田径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要开展针对运动员运动素质的各项训练,使运动员身体素质能够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技术训练和素质训练结合,循序渐进持续提升。田径项目基本都是体能项目,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技术并不复杂,因此技术训练应坚持完整练习,提高技术的自然协调程度与有效性。

1.1.4 心理训练 运动成绩的表现性是运动训练的核心特征,训练效果的实际价值体现在正式比赛中的优异成绩。随着田径运动的持续发展,运动员水平持续提高,比赛更加紧张激烈,运动员承受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运动员自身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更大。心理训练的目的是保持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心态稳定,形成对比赛环境、突发情况的心理应激能力,克服内外部刺激与干扰,开展适应性训练,增强运动员心理能力。

1.2 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现状

1.2.1 综合化水平不高 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训练综合化的新要求。我国田径运动水平整体水平不高,这与训练综合化程度不高有着密切关系,心理训练简单粗暴、手段单一,难以满足运动员对心理能力的需求,训练过于强调技术与体能,忽视了心理能力的锻炼,导致一些运动员训练成绩优异,但是竞赛水平不高,国内比赛水平稳定,国际赛事却失误频发,这些问题都与训练综合化不足有关。

1.2.2 训练不够科学 我国的田径训练存在着一些违背运动规律的问题,如短跑步长、步频、跑速的主次问题,研究人员一直没能达成共识,一段时间重视步长训练,改进步长,过一段时间又将精力集中到步频,教练员和研究人员忽视了我国运动员生理、形态、素质及技术条件现状,套用国外的研究成果开展我国田径运动员训练,缺乏科学性。

1.2.3 训练层次结构不合理 运动员培养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到技术、心理、运动、生理等多方面内容,开展田径训练需要遵循运动规律与不同年龄段生长发育特点,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训练任务。而现阶段,我国的少年运动员竞赛制度不够完善,基层业余体校、运动学校以省、市、县运动会为训练目标,导致教练员训练短视,而且我国少儿基础训练大纲与教材缺乏,教练员没有明确的训练内容与任务,缺乏有效的方法手段,不同年龄段之间训练衔接没有受到重视,不利于青年运动员的长期发展。

2 弹力带训练方法结合田径专项技术训练的应用

2.1 弹力带训练和田径专项技术训练结合应用

2.1.1 肌肉动员 肌肉动员就是所谓的热身和肌肉激活,开始弹力带训练之前首先要进行肌肉力量练习,遵循先动员核心,再动员四肢的基本原则,充分动员肌肉,降低运动造成肌肉损伤的风险。(1)仰卧挺髋。双腿收退,上勾脚尖,脚跟支撑地面,身体在训练垫上仰卧,双手手腕环绕弹力带,在髋部上方绷紧弹力带,缓慢上挺髋至充分展开,再逐步还原至原来姿态,展开动作完成时间1~2s,动作还原时间2~3s,10~15次/组,每组间休息30~60s,注意挺髋动作时要保持脚尖上勾的状态。(2)身体侧拉。双腿直立站立,两脚与肩同宽,身体挺直目视前方,弹力带环绕双手双脚,握紧弹力带,弹力带固定在双脚下,身体缓慢向一侧侧弯至最大程度,再弯向另一侧,动作时间1~2s,复原时间2~3s,10~15次/组,训练2~3组,组间歇30~60s。侧弯动作保持身体稳定,双臂紧贴身体两侧,双脚不能脱离地面。(3)肩部激活。双腿微屈一前一后,脚尖向前,身体正直,屈臂至头侧,双手握紧弹力带,掌心贴肩,弹力带踩在后脚脚底,身体前倾,小臂拉动弹力带至双臂伸直,再恢复至原有姿态,同10~15次/组,训练2~3组,组间歇30~60s,注意上拉小臂要保持身体前倾,恢复动作要保持上身直立。

2.1.2 借助弹力带开展专项技术训练(1)单膝跪姿跨栏起跨腿训练。单膝—双臂支撑,仰卧姿势,起跨腿直腿悬空,身体保持直线,弹力带环绕摆动,绷紧弹力带,固定在身体正后方,起跨腿做提拉运动,再缓慢恢复至初始姿势,提拉1~2s,恢复2~3s,10~15次/组,间隔30~60s,练习速度逐渐加快,注意减少身体扭转,增加展髋和提膝幅度。(2)原地投掷标枪技术练习。原地投掷标枪预备姿势,投掷手掌和髋部上方分别环绕一条弹力带,绷紧,于身体正后方固定,徒手模拟原地投掷标枪技术动作,缓慢还原,动作时间1~2s,恢复时间2~3s,10~15次/组,间隔30~60s。练习中注意感受自下而上的发力顺序,充分展开身体。(3)跳远起跳蹬摆技术练习。身体正直双腿直立站立,双臂置于身体两侧,腹部与膝盖分别环绕一条弹力带,抬头、收腹、含胸,固定弹力带在身体后方,正前方摆放跳箱、跳板,快速跑动,第三步踏上跳箱跳板,蹬伸摆腿,做跳远起跳动作,两腿交替进行。10~15次/组,组间隔30~60s。

2.2 提升田径运动训练水平的有效措施

2.2.1 加强科学理论研究 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较少,难以为田径训练实践提供科学、明确的理论指导。长期以来,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理论都来自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学习与应用,某些关键问题理解认识不深,出现了训练指导思想不一致的问题,给田径训练与田径运动水平提升带来了困难,关于短跑动力、力量、速度训练关系的争论从未停止,理论研究问题长期困扰研究人员,也影响了田径训练的开展,为了弥补我国田径训练理论方面的不足,研究人员要加快相关问题的研究,为训练工作实际提供理论指导。

2.2.2 提升教练员水平 教练员自身水平能力有限也限制了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田径训练中存在的较严重的问题,拉大了我国田径运动员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只有高水平的教练员才能够培育出优秀的运动员。现阶段,我国的田径训练仍然延续着师徒沿袭的传统,运动员退役直接当教练员,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严谨的科学精神,不利于国家田径训练水平的提升。为了提高教练员自身水平,要加强教练员的培养工作力度,学习理论知识,培养技术与理论兼优的高素质教练员。

2.2.3 科学化训练 坚持使用科学的训练理论方法和科学仪器,精确测量数据,检验技术质量,科学分析训练效果,合理控制负荷,实现运动员心理、生理、技术协调发展,实时监控运动员各项指标,更好地控制运动员心理过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科学划分训练周期,依据正确的理论开展科学的田径训练,以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有效解决田径训练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提高训练质量。

2.2.4 组建一体化训练体系 教练员要积极探索建立一体化的田径训练体系,完善现有一体化训练体制,遵循国家田径教学大纲要求,根据运动员时间年龄完成对应年龄阶段训练任务,打击青少年运动员训练中的短视行为,从而更好地将运动员不同年龄段的训练层次衔接起来。为此,要深化少年儿童体育竞赛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基层业余体校、运动学校教练员考评,将少年儿童田径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区分开,以该年龄段训练任务完成情况代替运动成绩、名次和得分作为阶段训练目标,杜绝揠苗助长的训练方法,并对有意识培养后备人才的教练员予以表扬,同时尽快完善少儿基础训练大纲与教材,为教练员开展田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打好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基础。

3 结 语

体育科学快速发展,科研水平不断进步,田径训练技术手段更加多样化,弹力带训练方法与田径专项技术训练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均衡运动员身体素质与运动技术的训练,从而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 1 ]肖艳玲.多维度因素结合在铁饼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的应用[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5).

[ 2 ]高捷,陶旼,袁绍婷.新世纪我国竞技游泳运动的发展[ J ].体育学刊,2015(4).

[ 3 ]王宁.短跑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相结合的训练方法研究[ J ].统计与管理,2014(10).

[ 4 ]张晓萌,李建臣.弹力带训练方法在铅球专项技术训练中的应用与研究[ J ].运动,2014(15).

[ 5 ]赵杰,谢东.体能训练在青少年百米短跑训练中的研究[ J ].青少年体育,2014(3).

[ 6 ]华立君,蒙猛,杨春怀,等.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在我国速度滑冰专项力量研究中的应用[ J ].冰雪运动,2014(2).

[ 7 ]徐建方,张晓欢,冯连世,等.训练监控方法与手段在花样游泳项目中的应用[ J ].中国体育科技,2015(5).

[ 8 ]盛洪涛,张珩.对体育学院田径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

G82

A

1674-151X(2017)03-02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5.010

投稿日期:2017-01-08

雷哲(1994—),本科。研究方向:田径运动与训练。

猜你喜欢
弹力田径教练员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巧用弹力带提升立定跳远能力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计数:田径小能手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弹力球
弹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