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林业脱贫攻坚战

2017-07-12 20:57
林业与生态 2017年6期
关键词:林农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林业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林地、林木资源是绿色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林业发展与脱贫致富关系重大。首先,林业扶贫基础好。林区经济价值较高的动、植物种资源丰富,是大力发展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森林康养、林业碳汇、林下经济、林权交易等林业新业态的坚实基础。其次,林业扶贫后劲足。林业产业以山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基础,着力于最大限度挖掘林地和林木资源的价值,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特别是林业产业具有绿色、低碳、环保的特质,符合时代绿色发展的潮流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其发展潜力大、发展后劲足。对贫困地区而言,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可以真正消除贫困实现永续发展。再者,林业扶贫成效高。林业扶贫立足于健康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其模式和方式,对于林农来说易于学习、接受和使用,易于创新。许多林业产品,是当前社会大量需要的生态产品,具有效益高、前景好的特质,既可以整村推进,也可以独户发展。同时林业基层技术服务机构遍布乡镇,能够为林业生产提供技术、人才保障。因而,在精准脱贫中,林业作用独特。

多年来,林区为经济社会发展筑起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林区百姓为给社会提供绿色安全的生态产品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林区绿水青山掩映下的贫穷问题不容忽视。湖南全省49个贫困县绝大多数是林业工作重点县,331万贫困人口中的60%是林农。这些贫困县市区大都集老、少、边、穷于一体,贫困问题与石漠化问题交织,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也赋予了湖南林业脱贫艰巨的任务。

精准施策 脱贫攻坚有序推进

脱贫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湖南林业系统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脱贫攻坚工作与深化林业改革、加快生态建设、培育富民产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结合起来,开创了新的局面。

强化组织,明责任,抓落实。从省厅到各级林业部门都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主体责任,建立了一把手抓扶贫工作责任制,保证扶贫攻坚措施精准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此外,还通过加强林业扶贫人员队伍建设,强化林业扶贫机构及其职责,完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通过加强扶贫开发统计监测和林业扶贫资金管理审计,提高林业扶贫的精准性和资金使用效率。

深入调研,访真贫、求实策。2016年以来,省厅领导带队分别深入永顺、汝城、通道、茶陵、双牌等地和对口扶贫村、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开展林业扶贫调研、指导与督查。厅机关各处室分别针对南竹低改产业扶贫示范工作、全省49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贫困状况、油茶林综合经营模式与油茶产业扶贫机制、天然林保护与森林旅游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等开展了专题调研。

精准服务,送政策、送科技。采取“定点滴灌”的方式强化对贫困林农的精准扶贫。积极发挥乡镇林业站在林业扶贫中的政策宣传和技术服务作用,送政策信息到人到户,降低林农的生产成本;完善林地测土配方系统、建立林业科技特派员队伍、举办林业科技推广培训班、编印林业实用技术手册,将林业实用技术送到山头地块,为林农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支撑;出台政策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林业用地方面的政策扶持,优化审批流程,足额保障各县市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林业用地所需定额指标,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民按规定标准建设住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社会公益项目,免征森林植被恢复费。

“造血”发展,既扶贫、又扶智。坚持开发式扶贫,提升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调动扶貧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达到既扶贫又扶智的效果。通过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特色造林产业、林下经济产业、森林康养产业活跃林区经济,带动就业并鼓励创业,使林农不仅拥有稳定的工作并且能够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多措并举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扶贫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围绕“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的目标,湖南省林业厅先后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林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湖南省“十三五”林业脱贫攻坚规划》和2017年《林业脱贫攻坚年度计划》等文件,大力发挥林业行业优势、注重挖掘林业多重功能,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提高贫困地区林农收入。

生态扶贫扎实推进

丰富的森林资源、良好的生态景观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贫困林区平均海拔高,气候恶劣,旱涝灾害并存,泥石流、风灾、雨雪冰冻等灾害易发。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林区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制约着脱贫致富的步伐,也容易导致返贫现象的出现。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创造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林业扶贫的首要任务。

多年来,湖南林业大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加快建设“三山四水”生态屏障,通过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林业灾害防治、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矿山复绿、“裸露山地”造林绿化、森林禁伐减伐等系列林业生态工程,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御洪灾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截至2016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6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生态改善了,发展也随之提速。位于湘南的郴州市临武县,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小有色金属之乡”。曾经的采矿让这里生态严重破坏、百姓生活极为贫困。从2010年起,这里相继实施了17个治理项目,通过“砌墙挡石、拦河阻沙、清淤护堤、覆土还绿”等举措,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恢复了,当地也发展了一大批绿色生态产业。

湘中的涟源市荷塘镇建胜村,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荒山荒地在涟源市长大岭专业合作社的集约经营下,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果蔬种植基地,村中有80户村民通过土地租赁、劳务输出和现金等入股方式参与合作社分红。

保生态,促发展,一个个生态逐步改善的“临武县”“建胜村”让湖湘的风景更为绮丽动人,也让湖湘人民的生活铿锵有力地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明天。

产业扶贫持续发力

湖南省委、省政府确定脱贫攻坚为2017年“第一民生工程”,要求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拓展社会扶贫,开展“万企帮万村”等扶贫工作。一直以来,湖南林业部门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油茶、南竹、花卉苗木、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集中力量解决产业发展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实现“增绿”与“增收”同步。同时,湖南还在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木材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重点工程造林中,积极营造速生丰产林、经果林、兼用林、珍稀树木,提高林区造血能力,使林农能够长期稳定增收。2016年,全省51个贫困县的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1700亿元。

在产业扶贫这盘大棋中,森林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全省121个国有林场、123个自然保护区、67个森林公园、31个湿地公园依托良好的森林、湿地资源开展森林旅游,带动了300个乡镇、1000个村、2万多户林农脱贫解困,创造了8万多个就业机会。其中最典型的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在森林旅游开发之前,农民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经过多年的森林旅游开发后,武陵源区农民人均收入在2015年突破了1万元,与建区时相比增长了50倍。

油茶产业扶贫的实力和潜力也当仁不让。油茶是一种长效的经济树种,一次种植、长期受益,盛产期可達80年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湖南是我国油茶的主产区,2016年,全省油茶林总面积达到140.9万公顷,茶油产量达23.4万吨,产值达300.8亿元。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指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精准扶贫,发展油茶产业是关键一招”。多年来,湖南一直把油茶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作为“扶贫攻坚的利器”着力打造。全省把51个贫困县中的20个列为国家油茶重点县,围绕贫困地区形成了衡阳、常德、怀化、邵阳4条百里产业带。根据对油茶扶贫成效组织的“回头看”和专题调研,8年来,湖南油茶产业累积带动扶持37.2万户贫困户和120万人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8年来脱贫总人数800多万的15%,户平扶持资金1825元,为扶贫攻坚作出了重大贡献。“家有三棵油茶树,柴米油盐不用愁”“一棵茶树一斤油,子子孙孙不用愁,百亩油茶万斤油,讨了媳妇又盖楼”。林农朴实的话语,真切地道出了油茶扶贫的实力。

为进一步发挥林业产业在扶贫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2017年3月,湖南省林业厅与湖南省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林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重点发挥油茶产业、竹产业、林下经济、特色经济林、森林康养和旅游产业、花卉苗木产业6大重点产业的扶贫效应。意见指出,“十三五”期末,湖南贫困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将达5225亿元以上,帮扶和带动150万林区贫困人口脱贫,助力全省贫困地区林农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突破10000元。可以期待,林业产业将在扶贫攻坚这场战役中为更多的林农撑起希望的明天。

工程扶贫有序开展

林业生态工程扶贫既能实现贫困人口的就业,又能加强贫困地区的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和脱贫的双赢之策。

吉首市石家冲街道庄稼村时远祖曾经是村里有名的“打猎能手”,近年来由于生态保护的加强以及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时远祖的打猎营生越来越难以维持,生活越过越差。2014年,他跟母亲两个人的年纯收入不到4000元,被识别为贫困户。扶贫工作队进村后,经过申请、初审、考察、评定、公示等程序,时远祖转岗成了生态护林员。每年1万元的护林补助金让时远祖脱贫摘帽了。

浏阳市蕉溪乡蕉溪村村民戴盛路,也因成为“生态护林员”而脱贫。戴盛路的母亲与妻子早年相继病逝,他与13岁的儿子相依为命。为了照顾儿子,不能外出打工。作为精准扶贫对象选为生态护林员以后,每月有800元工资,加上其他补贴,他觉得“非常满意”。

目前,湖南林业部门已在40个贫困片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市区选择能胜任野外巡护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万名就地转岗为生态护林员,“一人护林、全家受益”,带动1.1万户、36190人脱贫致富。为确保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名额精准到人、资金落实到户、工作落实到山头地块,湖南省林业厅与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联合就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护林员的工作进行了调研,并组织开展了生态护林员选聘专项督查,针对把关不严格、资料不齐全、管理不到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县进行全面梳理,自查自纠。

2017年,湖南还将争取将生态护林员管护范围扩大到湿地、国有林场、森林公园等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区域,更多的“时远祖”“戴盛路”将脱离贫困,过上幸福生活。

生态工程扶贫也通过劳务购买的方式使贫困人口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2016年,湖南营造林建设为贫困地区的林农带来的劳务收入就超过了10亿元。在全国重点林业县和国家级贫困县平江县,贫困户赵阳明一家3口通过在矿区植被恢复工程中补植、施肥、抚育和管理,一年下来林业务工收入就超过了4万元,实现了增收脱贫。

在工程扶贫中,湖南优先将贫困人口纳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特惠政策,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全省新增退耕还林任务70%以上安排到贫困县,增量任务优先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退耕还林,和贫困户签订任务合同0.91万份,建立贫困户退耕还林任务档案,指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经济林5200公顷,使贫困人口获得长期收益;2016年开始的全面实行天然林商业性停伐,湖南获得工程管护补助资金2.7亿元,并将其中的2亿元安排到51个贫困县,使贫困人口在生态保护中获得较稳定收益。

2016年,湖南省投入到51个贫困县市区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补助、造林补贴与森林抚育、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转岗生态护林员专项资金、禁伐减伐补助等各类资金达26.8亿元,惠及贫困林农近300万人。按照湖南省政府统筹资金的要求,湖南省林业厅明确了财政涉林资金扶贫指标、权重及测算到县资金比重,将相关专项的55%向51个贫困县市区倾斜。2017年预计投入到51个贫困县市区的林业项目资金不低于25亿元。

改革扶贫积极作为

近年来,湖南林业相继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木采伐指标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其中,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集体林地确权面积近1200万公顷、发证面积1186.67万公顷,集体林地确权率、发证率达到99.9%和99.3%,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目标,激发了林农造林育林积极性;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商品材采伐指标全部入村到户,指标到户率、公示率均达100%,有效解决了木材采伐指标暗箱操作、林农采伐难的问题;国有林场改革为5.7万名国有林场职工购买养老保险和新建住房,使其老有所养、医有所保、居有其所。

近两年,湖南林业又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林业四大新业态,让贫困人口获得越来越多的改革红利。一是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于2012年率先建立了全国首个由林业部门、企业集团和知名医院长期合作的森林康养基地——湖南林业森林康养中心。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已经印发了《关于推进森林康养发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6〕97号),组织编制了全国首个省级《森林康养发展规划(2016-2025)》,与北大未名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进合同资金30亿元。全省大力支持贫困县市区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资源,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打造“森林人家”“森林小镇”等林业品牌,带动林区贫困人口就业致富奔小康。二是開发林业碳汇。在湘西龙山县启动了全省首个林业碳汇工程项目,规划营造碳汇林5400公顷。“十三五”期间,湖南规划开发林业碳汇项目200万公顷,预计全省林业碳汇年产值可达6亿元。林农参与林业碳汇的开发,能在不影响木材等林产品收益的情况下增加一笔碳汇收益,由“林农”变为“碳农”。三是推进林下经济。全省自2012年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菜、林养等种养模式,探索“不砍树能致富”的绿色发展道路。截至2016年,全省林下经济年产值达484亿元。其中,引导贫困户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有序采集、合理开发、持续发展,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并在贫困县推荐认定了22个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四是开展林权交易。以中部林权交易服务中心为龙头,在51个贫困县完成林权交易183宗,交易面积达5066.67公顷,交易金额0.55亿元。

稳扎稳打 脱贫攻坚如期实现

目前全省林业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但林业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是贫困总量大。全省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1万,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9个,占全省县市区的40%,49个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仍有118个贫困林场,而且即使已经脱贫的地方,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一旦遇到一些灾害,就有可能出现返贫的现象。因此,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防止返贫,也是全省新时期林业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二是林业扶贫攻坚难度越来越大。据统计,49个扶贫开发重点县有118个贫困林场、119个自然保护区、66个森林公园、31个湿地公园,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社会发展程度最低、交通最不便、信息最不畅通的林区,给林业扶贫工作带来困难。根据湖南省林业厅调研,仅49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内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9727人,占总人口293044人的40.85%。三是林业扶贫项目的实施难度大。由于经济基础较差、部分群众思想观念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给林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带来难度,有些项目的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有些项目实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根据《湖南省“十三五”林业脱贫攻坚规划》,要在“十三五”期间使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御洪灾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城乡绿化水平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农民脱贫致富能力不断提高,林业特色产业成为增收致富的重点项目。

为确保2020年如期实现林业脱贫攻坚的目标,湖南省林业厅要求做到“三个优先”:出台的各类林业扶贫规划、方案要优先落实,抓细抓常;安排的各类扶贫资金、项目要优先落地,保质保量;基层的扶贫审批、请求要优先办理,从实从快。下一步,湖南林业部门将积极对接政策与规划,切实找准工作对接点、着力点,以项目承载投资,以服务推动脱贫。

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状况。生态脆弱是贫困的根源,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必须把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摆在优先位置。深入实施以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加大重点地区和江河源头植树造林力度,努力扩大森林面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既提升贫困地区生态功能,又增加林农从造林绿化中得到劳务收入。

壮大绿色富民产业。统筹利用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推广项目、农发林业示范项目等资金,协调金融部门安排长期优惠贷款,大力培育森林康养、林下经济、林业碳汇、生物质能源、森林生物制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林业碳汇和林权交易,发展林业新业态。吸纳引导社会资本转型投资林业建设,巩固油茶、南竹和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的领先地位。积极培育林药、林菌、林果等林农复合种植业。引导木材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不断提高林产品质量。实现各类产业全面推进,各种资源高度融合,形成规模效益,拓宽增收渠道,让每一片林地资源都成为群众蓄积财富的绿色银行。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林业龙头产业项目,完善林业龙头企业、林业合作社与贫困人口的利益联接机制,支持他们通过合同价格优惠、利润返还、股份合作分红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合,鼓励优先使用本地贫困农村劳动力。支持林业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林产品加工基地,引导林农组建特色林业产业合作社。支持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围绕园区特色和产业链上下游对接进行招商,促进产业要素聚集,带动贫困林农致富。积极推动利用“两行“贷款(国开行和农发行)和PPP项目为林业扶贫注入新活力。

加强科技扶持。完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组织林业科技特派员开展送科技下乡,手把手教林农科学种植。加快贫困地区林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针对贫困林农开展病虫防治、技术指导、物资购销、产品销售等服务。积极探索订单生产、网络直销、电子商务、“互联网+”以及认养、托管等新型营销方式,多渠道增加贫困林农的收入。

猜你喜欢
林农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
林农复合系统支撑沟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