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竹实用栽培技术

2017-07-12 01:35成睿
林业与生态 2017年6期
关键词:母竹松土分蘖

成睿

南竹,又名毛竹,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广泛分布于400~800米的丘陵、低山山麓地带。与一般树木相比,南竹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成林周期短等特点,广泛用于造纸、建筑、家具制作等行业,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为此,特介绍南竹的栽培抚育技术。

育苗选地

1、圃地选择及整地。无论采取何种育苗方法,均以沙壤土、壤土成活率最高,长势最好。故宜选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土质松软、靠近造林地和水源、交通方便、地势平缓的坡地。深耕25~30厘米,拣净石块和草根,碎土耙平。基肥用5:3:2的氮、磷、钾复合肥与土壤混匀,有条件的地方,可多施人畜肥。深沟高床,苗床宽1.2~1.4米,沟深20厘米,宽40厘米。

2、育苗下种季节。无性繁殖(如扦插)育苗以母竹即将抽发新叶时为最好,一般在2月中旬至4月初为宜。播种育苗随采随播,或将种子经净种后置于干燥密封的低温环境中贮藏,一般温度在0℃~5℃之间,待第二年春季播种。

播种育苗

1、产种的散生竹及部分丛生竹育苗。对于散生竹,首先要对种子进行处理。播种前先用清水洗去拌种药粉,浸泡半小时后,再用0.3%高锰酸钾消毒2~4小时,再用清水洗净后即可播种。播种前可催芽,即在温室内用湿沙拌种,经常洒水翻动,等种子露白后播种,可以提高圃地发芽率,提早出苗和分蘖。

其次,南竹种子进行条播、撒播、穴播均可。穴播种子用量少,竹苗分布均匀且生长整齐,管理也方便,是通常应用的方法。在床面按30~40厘米株行距开穴,穴径5~6厘米,深2~3厘米,每穴点播种子8~10粒,用火烧土或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盖草淋水,注意保湿和防止鸟鼠等为害。

最后,再进行两次揭草。大部分播种穴出苗后,揭去一半,再经7~l0天全部揭除,将揭草移放苗行间。揭草后架棚遮阴,棚高50~60厘米,早盖晚揭,高温季节后,逐步减少遮阴时间,白露前后,全部揭除。播种后至出苗期要保持苗床土壤湿润,但浇水不能过多,否则会引起苗床板结。夏季高温干旱期,可采用沟灌降温、抗旱。雨季苗圃地积水,要及时排涝。在竹苗周围覆盖一层谷壳、麦壳、草节、木屑等,既能抗旱,又能减轻雨后竹苗沾泥。

移苗补苗又称匀苗。将每穴多余竹苗移植到缺苗穴中,每穴1~3苗。移苗宜在幼苗叶3~5片和分蘖前的阴雨天进行,随起随栽,要求苗根舒展,深浅适宜(比原土壤深约0.5厘米),浇定根水,再覆一层松土。

2、丛生竹育苗。在2年生以上的母竹干上,选择l年生的主枝或次生枝,其枝条蔸部有一些明显突出根点的即为合格枝,用利刀从下往上平竹干切下枝条,留节2~3个,剪去枝梢,最上节保留侧枝一节,把切下的枝条浸在水中或放在阴凉处淋水保湿,到圃地后在已整好的苗床上按沟距40厘米开沟,将枝蔸切口向下,按株距30厘米斜埋人沟中,入土深6~10厘米,留最上一节枝叶露出地面。盖土踩实后淋水盖草。每667平方米可育苗4000~5000株。

竹节节间切口带蔸埋干育苗,应选择丛生竹林外缘1~2年生健壮竹子作母竹,在基部找到母竹老竹干柄与干基连接点,用利刀砍断,连蔸挖起,然滔取出母竹,砍去竹梢,保留12~l6个节,修剪过长的枝叶,在竹蔸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用细锯在每一个节间锯一个切口,深度为节间直径的3/4,然后把母竹移入育苗沟中,使竹柄朝下,节间切口向上,竹干上的节芽向两侧,平放于沟中,再淋透水、盖土。蔸部盖土10~15厘米,用手压紧不伤芽,干部盖土稍薄,马耳形切口朝上露出地面。最后再盖一层草以保湿润。每667平方米可挖育苗沟l50~180条。

苗期管理

在整个育苗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并防积水。抽节或分蘖前要注意适当遮阴、浇水。苗床上要经常除草,做到“除早、除少、除了”,除草时注意不要伤幼苗、蘖苗或带动根部。雨后、浇水或追肥后可适当松土。竹苗周围淺松细松,行间深松、粗松,深度l~3厘米。结合除草松土要培土壅根,培土不宜太厚,以不露根为限,这样既能抗旱,又可防止地表高温灼伤分蘖芽。

基肥不足或竹苗生长不旺时需要进行追肥。按先稀后浓、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幼苗开叶后,可用5%~l0%腐熟的清粪水提苗,进入分蘖期或出节后,可用10%~40%腐熟人畜粪等追肥,最后一次追肥,一般不得超过8月底。冬季停止施肥和灌溉。

猜你喜欢
母竹松土分蘖
龙岩市永定区母竹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动力学分析
厚朴林下金佛山方竹母竹分蔸种植技术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有限元分析*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松土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毛竹母竹移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