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情境,发展思维能力

2017-07-14 03:24梁素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数学探究

摘 要: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提出和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教学情境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初中课程。

关键词:初中数学 情境教学 探究

初中阶段是培养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提高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以《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教学为例,从几个环节的情境教学出发,谈谈自已的看法。[1]

一、几个环节的教学

1.结合教材,巧设情境(环节1:情境引入)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2:00时距离A地50千米,要在12:00之前到达A地,问车速应滿足什么条件?

教学中可以先把“之前”改为“准时”,让学生用原有的方程知识解决,接着教师拿出原问题。笔者认为这样改的好处有:一、方程是体现现实生活中相等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而现实中的相等关系却很少,大量的都是不等关系,用原有的知识已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了,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本节课;二、此更改还为本节课,甚至本章渗透类比学习方法作了铺垫,让学生体会“怎样学”数学。

教材作为一切教学的标准,一切的教学要从教材出发。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可以适宜地更改教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提供材料,丰富情境(环节2:不等式概念形成)

[问题]:你能用式子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吗?

①物体的质量超过10千克,设物体的质量为m千克;

②某中学一(1)班有50名学生,设该班的人数为x;

③今天气温不低于32°C,设气温为t°C;

④某位儿童的身高是120厘米;设身高为y厘米;

⑤某同学这次数学考试成绩不是92分,设该同学数学成绩为x分。

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解答,进一步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相等与不等关系,体会如何用数学来刻画现实生活的数量关系,类比方程,不等式的概念自然形成。之后,幻灯片展示不等式的发展史资料,丰富情感。[2]

追问:你还想学习不等式的哪些内容呢?

当学生进入了对问题的渴求与思索阶段时,作为老师,有了第一阶段情境的铺垫,第二阶段就要对学生进行一个推动思考的工作。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恰当的资料,帮助和推动学生的思考,不至于使他们陷入一片迷茫中而失去方向。[3]

3.实践探究,深化情境(环节3:解及解集的探究:)

[问题]:你知道方程=50的解吗?请回忆什么是方程的解?类比方程你能说说什么是不等式的解吗?

追问1:你知道不等式>50的解吗?请举例说明。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动手实验,通过举例、计算、观察、发现、归纳得出不等式解的规律:不等式解有无数个,且都满足大于75,数学符号表示为x>75,进而引出解集的概念,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到渠成。

追问2:你能说说求不等式的方法吗?你是怎么想到的?

这一追问意在让学生进一步归纳总结,让学生说出思维方式,一是举多个特殊值代入,逐步验证,找规律;二是先把不等号看作等号,找出临界值,再取一个特殊值代入,确定解集的不等号方向。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己思考探索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体验自己发现知识、规律的形成过程,既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数学的思维方式。

4.增强交流,活跃情境(环节4: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法)

[问题]:我们知道方程x+3=0的解是x=-3,你能将它在数轴上表示吗?图形是什么?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回忆方程的解只有一个,在数轴上表示的图形是一个点。并展示图1:

气氛活跃,师生关系亲密和谐。

追问1:类比方程,你能将不等式x+3>0的解集x>-3在数轴上表示吗?它的图形是什么?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生1:图形是许多个点如图2;生2:是无数个点;生3:这些点都在-3的右边;

生4:图形是以表示-3的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方向朝右如图3;生5:不对,应该除去端点,因为不包括-3。

追问2:在数轴上如何表示不包括端点呢?这条射线应如何画?画在哪里比较合适?

在学生们的纸上笔者发现如下图形:

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图5是比较规范。并一起归纳方法:找界点、定方向、定空实三步骤。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这样画?如何画?将是一个终生难忘的经历。

一个成功的课堂,当然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在授课的时候要多注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是这种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老师和学生之间,也要增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多种思维的碰撞,可以摩擦出知识的火花。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和思维方式,许多知识都是来源于这样的交流与探讨。

二、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情境的连贯性

课堂教学情境的应用应注意连贯性,情境教学应贯穿整个教学流程,情境的完整和连贯能够激发和推动学生的学习和思维。

2.注意情境的互动性

课堂教学的推动,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与学生积极的配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推动者,而不是主宰者,因此老师在授课时要积极的与学生互动,通过学生的反馈来决定课程的走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一味地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情境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科学性,方法的启发性,活动的可行性,避免情境的虚假性和浅层次性,避免过分追求课堂的花样,而失去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时机,甚至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应之宁.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案例分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2).

[3]张奠宇.构建学生容易理解的数学教育形态[J].教育科学研究.2008(7).

作者简介:

梁素芬,女,1977年8月, 汉族,浙江省临海市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 初中数学,工作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大石中学。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初中数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