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7-07-14 21:30周琼曼
神州·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周琼曼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进行自学的意识也有所萌发,但自学的方法有待指导,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小学英语又是一门有别于其他科目的特殊课程,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努力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则是摆在我们小学英语教师面前一个严峻的问题。

关键词: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激发兴趣;小学英语

如何培养孩子在英语学习上的自学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

一、抓好预习工作,有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工作。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是英语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维;在听课的时候,自己到底解答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学生只要有了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从而执著追求。

(二)自我探索,打好注意定向基础

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三)及早掌握学习信息,教学有的放矢

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的倾向。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学,效果也就会更好了。

(四)人人获得练习机会,提高学习素质

不安排学生预习,直接进行讲读分析,课堂上往往只须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一些中下生还没有思考成熟,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甚至直接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了大家;还有一些懒惰的学生根本没有动脑筋,等着吃现成饭。然而吃现成包子的人是永远也学不会做包子的,不经过自学实践,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低又何来提高学习素质呢?进行了预习,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自己动脑动手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学习的素质得到相应提高了。

(五)培养阅读兴趣,丰富课外知识

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发挥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在新课标指引下的今天,教师应担当的不能再是“主导者”的角色,而是一个好的“引导者”,力求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之上,要努力变学生的“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

(一)分析社会体会,以“理”激趣

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禁锢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要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培养较高的自学能力,就必须先从理论上启发、诱导他们,告诉他们“昨天的文盲是识字不多的人,今天的文盲是不會电脑的人,明天的文盲是不会自学的人”,并用社会生活的道理,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二)捕捉教材含义,以“本”激趣

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不乏生动、有趣之处,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的趣味含义,指示方法,精心点拨,循循善诱,以调动起学生的内在激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6 Holidays》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自己通过上网或看书等途径,自己找到关于中外重要节日的一些知识,自学东方、西方人过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从而也知道了一些相关的单词如“Childrens Day, National Day, New Years Day , Easter ”等,这样,学生不仅到达了学习的目的,也能在自己寻找并获得所需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滋味,提高了自学的兴趣。

(三)设计课外活动,以“赛”激趣

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充满朝气、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各种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在一个单元的开始,我们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自制简易教具”或“搜索相关资料”等比赛,并给予优胜的学生一定的奖励。这样就能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也会为了能更好地表现自己而认真地自学本单元的内容,并尽量做得最好。

未来社会是实施“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学习化社会。年轻的一代要真正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竞争的考验,最需要的不是接受现成的真理,而是树立不断探求真理的信念与勇气,学会不断探求真理的方法。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能从容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构成。自学能力是学生所有能力中的基本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更是促进和加速了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它能力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