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

2017-07-17 08:13李宜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秸秆

李宜

摘要:秸秆焚烧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该文通过两个实例—以竹屑为培养基的竹荪栽培技术和桑枝食用菌栽培技术来介绍秸秆基料化利用技術,并介绍了杭州市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效,指出目前秸秆基料化利用的占比虽然不高,但为了将会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秸秆;基料化;食用菌栽培

李 宜. 浙江杭州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14):37.

一、秸秆禁烧

自2016年5月27日,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出台《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6月24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出台《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以来,全市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多措并举、上下联动,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并将其纳入环境监管网格体系,使秸秆禁烧网格化巡查机制长效化、常态化、制度化。努力推进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工作,有效扼制了秸秆露地焚烧现象。

二、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

杭州市秸秆资源相当丰富,2015年全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130万吨、利用量115万吨,利用率达86%以上。在农业生产上,秸秆可以粉碎还田用做有机肥,还可以用做饲料来喂养牛羊,淳安人民还将秸秆用做菌菇的培养基,栽培出桑木耳,有效地转化了秸秆的使用价值,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以下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秸秆利用“四化”中新技术—基料化。

1、以竹屑为培养基的竹荪栽培技术

(1)案例

余杭区百丈镇的农户,利用废弃的竹屑栽培出了营养价值极高的竹荪。不仅使竹屑变废为宝,同时也带动了百丈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2)工艺流程

首先将废竹屑过筛,挑去大块及锋利的竹块;然后喷0.3%石灰水,保持水分在70%左右;最后,撒一些尿素和石膏粉进行自然发酵。在料堆温度达到60℃时进行第一次翻料,随后每隔10天左右进行1 次。

将发酵好的竹屑按原种配方(竹屑80%,棉子壳8%,麸皮10%,碳酸钙1%,糖1%),搅拌均匀。在早春,温度达到15℃以上,开始接种。并覆土3-5 cm,以便保湿和产生菌素。如果温度适宜,1个月覆土中产生菌索,2个月出现菌蕾,3个月左右就可采收。竹荪生长的土壤不能有任何农药残留,整个培养过程中也不用添加任何农药或化肥,所以竹荪是当之无愧的有机天然食品,市场上售价可达500多元一公斤。

2、桑枝食用菌栽培技术

(1)案例

桑枝条是栽桑养蚕的主要副产物之一,也是秸秆资源之一,其产量约占桑园生物量的60%。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具有适应性强、农药残留低以及成本低等优势。

(2)工艺流程

桑枝的粉碎与桑木屑的软化。将桑木屑通过发酵流程进行软化。自然发酵:将粉碎的桑木屑直接堆放在室外3-5月,经过日晒雨淋进行发酵。化学发酵:使用石灰水将桑木屑淋透,并覆膜放置10-20天。

拌料。首先,把桑木屑与辅料分层平摊在水泥地面上,并将石灰粉与微量元素混入水池,拌匀后喷洒在料面上,同时要对料面进行深翻,通常要喷洒 2-3次;然后进行拌料,通常需要进行2次,保持培养料中水分达到65%左右即可,以手捏料指缝有水但不滴落为宜;最后进行收堆。

装袋。可以分两种:有机器装袋、人工装袋,常用的为人工装袋。本过程中要注意料带的松紧,以手捏有弹性感为宜,料带规格为24 cm×44 cm,装湿料3.0-3.25 kg。然后加上套环,并用橡皮筋降膜均匀地套在套环上,进行密封。

培养。对拌料进行培养前,要对培养室进行杀虫、灭菌,避免滋生其他杂菌,影响养料质量。将准备好的菌袋及时移送培养室,并合理排放。具体要根据气温进行合理调整,可以避免高温烧死菌种。培养室要遮光,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下,通风良好,确保菌袋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培养5-10天,要认真查看菌袋,检查有无杂菌感染,如果出现,要及时清除,并采取灭菌处理。

出菇管理。菌袋菌丝长满后便可移到出菇室出菇。出菇室根据不同的品种保持相应的温湿度、空气、光线等,并及时采收整理,包装上市。收益计算:1 kg桑枝可产黑木耳1.5-1.8 kg,晒干木耳0.1 5-0.18 kg;1亩成龄桑园产干桑条500 kg,产干木耳80-95 kg,可增加收入1.12-1.33万元。

三、杭州秸秆综合利用成绩及基料化利用发展展望

自2014年浙江省出台 《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 以来,杭州市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已经卓有成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6年统计,杭州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125.88万吨、利用量115.41万吨、利用率达91.68%以上。其中,秸秆肥料化利用86.63万吨,占74.42%,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萧山区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24.68万吨,利用秸秆量23.48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5.14%,超额完成95%的目标任务。秸秆能源化利用占4.8%,秸秆饲料化利用占17.04%,秸秆转化食用菌基料占1.4%,秸秆原料化利用占1.69%。目前来看,秸秆基料化利用的占比并不高,但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市场应用空间很大,假以时日,这种技术很可能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希望秸秆能发掘出更多的利用价值,为农民收入的增加、为农村致富开辟出新途径。

猜你喜欢
秸秆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油菜秸秆在不同腐熟还田模式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安徽省秸秆发电奖补政策持续发力
如何将秸秆饲料化
安徽:协议使用秸秆量三连增
九台区秸秆利用取得新成效
浅谈秸秆综合利用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
SONG OF SMOG AND FIRE
治理秸秆焚烧不妨变禁为补
5月1日起禁止露天焚烧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