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坛子让穷小伙发现非凡财富

2017-07-20 10:58《致富经》
农家之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勐腊县米线坛子

寻常坛子让穷小伙发现非凡财富

他最初的财富深埋在2米深的地下。靠着坛子他淘到了第一桶金。2009年,他养上了冬瓜猪。他养猪也爱猪。事业遇到瓶颈,又是一个坛子让他财富升级。看西双版纳的李春荣如何靠两个坛子改变命运,2016年销售额1400万元。

如今,李春荣成了当地养殖冬瓜猪的传奇人物,他白手起家,最穷的时候连米都吃不上,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却靠着一种不起眼的土坛子,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变他命运的第一个坛子

李春荣出生云南省勐腊县的一个寨子里,像这样一个寨子里,最多的有十几个民族,李春荣是彝族人,老婆李妹芬是瑶族人,因为家里穷,住的房子都破破烂烂,2003年有一天屋外下起了暴雨,夫妻俩一起扑向了一袋大米。

李春荣:“用身体把大米放在中间,两个人紧紧相拥,因为(窗户)油纸被吹了,雨下的非常大,我和我老婆什么都不顾,就顾了那十斤大米。”

价值几十元的大米竟是他家最值钱的东西,那时的李春荣靠着给别人打零工,一天挣三五十元,大米事件后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自家的破草屋换成新房。

2005年,积攒了两三万元的李春荣在老家开了家小餐馆,在瑶族乡,像这样的小餐馆有很多,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特色呢?李春荣发现土酒在当地很受欢迎,他就把自家酿好的土酒装在坛子里,埋在茶树下,经过窖藏的酒,口感肯定与众不同,但这个做法并不被人看好。

一年之后,等埋在地下的酒一开坛,大家尝了之后,都出乎意料。

李春荣:“因为它在茶叶园里有茶叶的气息在里面,喝到酒的时候,绝对会有茶香。”

独特的储藏方法,给土酒带来了独特的口感,这时李春荣又打出了一个招牌,喝酒不要钱!他的小餐馆一下子就火了。

李春荣:“一桌的话最多(送)四五斤,但是他们走的时候,(买)走的有可能是四五十斤,有可能下一次带走四五百斤,所以源源不断积累在扩大,我们没有做什么广告,以这样的方式宣传出去。”

虽然喝酒不要钱,但想买走这么一坛子,15斤定价600百元,30斤1200元,埋的时间越长,价格越高,这才是李春荣的目的。只凭这一点,李春荣财富快速累积,加上餐厅的收益,到2009年,四年时间,李春荣有了100多万元积蓄,但不久后,谁都没有想到,又一个坛子的出现,让他的财富从百万级别暴增至千万!

装肉的坛子,让他的冬瓜猪卖出了千万元

原来,到了2009年,李春荣发现当地很多人也都把埋在地下酒当做招牌,竞争越来越激烈,他很着急,开始琢磨自己创业有没有新的突破口。李春荣的店里有一道招牌菜,芭蕉叶烤猪肉,只要是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甚至有人来了不吃饭,只问猪肉。

李春荣:“每天他们从城市来的话不是吃饭,专门来找猪,问的人越来越多,我觉得这个东西,我们这个地方(数量)也并不多,为什么别人一吃会念念不忘,都觉得这个东西好,后来我觉得这个应该是一个商机,所以我们就开始策划养猪,因为我是又开餐厅又酿酒。”

滇南小耳猪也叫冬瓜猪,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有的品种,这种猪生性凶猛,一言不合就打架,身上带血是常事,还爱爬坡翻墙。再加上热带雨林有很多天然食材,猪肉有一种独特的口感,但因为过去交通不便,难以运输,当地很少有人规模化养殖。李春荣算了笔账,如果每斤猪肉能卖到50元,效益非常可观,他想成立合作社,发动老百姓一起养殖冬瓜猪,为了快速扩大种群,保持优良的品种,他还有一个独特的办法:给猪相亲。

2009年,李春荣带着自己的冬瓜猪,到处寻找合适的相亲对象,靠着给25头猪相亲,不仅扩大了种群,也保证了品种纯正。到2014年,冬瓜猪合作社年出栏4000多头猪。此外,李春荣的猪吃的食物也有点与众不同。

李春荣:“我们这里的原材料以这个(香蕉)为主,因为我们这个地方种的香蕉比较多,这根已经熟的,颜色不好看,他们就没拉走(卖)。”

像这样品相不好,或已经成熟的香蕉,李春荣以每公斤2~4元的价格收购,降低了成本,还给猪补充了营养。

李春荣:“我吃这个,猪也吃这个,所以为什么说我的猪品质好,就是这样。”

除了在各大超市商场销售,李春荣制作了代养卡,每张卡2000元,提前预售,等第二年冬瓜猪出栏,有卡的客户可以享受每斤低于市场价格4元的优惠,也解决了资金问题。

2014年,李春荣在消费更高的勐腊县开了一家以冬瓜猪为主的餐厅,又在旁边开了专卖店。有些游客吃了想带走,但鲜猪肉的保质期短,再加上西双版纳地区天气炎热,一两天就变味了,这让李春荣很苦恼。突然有一天,他看到母亲做了一道菜,一个想法灵光乍现。

先把肉切成这样5×5厘米的大块,不停翻炒,把油炼出来,冷却后,把肉放进坛子,最后用油填满整个坛子,李春荣说母亲教他的这种做法能让肉的保存期超过一年,带回家后可以直接炒菜,这么一坛肉价值200元,这种打包方式游客也觉得很新鲜,李春荣把它们卖到了昆明、上海等地。

李春荣:“这个就是为我改变(命运)的第二个坛子,两个坛子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

一个坛子装肉,一个坛子装酒,李春荣靠着这两个坛子卖不同的产品,获得不同的财富,但李春荣知道,坛子只是一个容器,想要成为真正的实力派,他还得出新招。

“南嘎河”离勐腊县城有三十多公里,有一次李春荣来到这里喝到了一口泉水,那股甘甜让他久久不能忘怀,他想用这里的山泉水,打造一道餐厅的主打菜。

云南米线,名扬全国,李春荣的饭店也推出了米线早餐,用山泉水熬汤,米线在汤里烫十几秒,捞出后加上一勺冬瓜猪肉做的肉酱,加入油辣椒,葱花,一碗香喷喷的米线就出锅了。虽然米线的成本有所增加,但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吸引顾客,每碗米线价格和市场价一样,都是六元。

虽然早餐赚不了多少钱,但是李春荣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了他家的冬瓜猪肉,再加上吃早餐免费擦皮鞋的服务,李春荣的餐厅一炮而红,他还顺势推出了猪肉宴。2016年生猪出栏8000头,再加上餐厅收益,销售额达到1400万元。

2017年4月11日,李春荣的冬瓜猪也代表勐腊县参加了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五国村长论坛,为冬瓜猪销售到国外做宣传。

如今,李春荣正在紧锣密鼓的干一件对他来说更重要的事情,他想建设当地第一个冬瓜猪的交易市场,并在昆明成立中转站,通过电商,让冬瓜猪卖向全国!

(据《致富经》)

猜你喜欢
勐腊县米线坛子
卖坛子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一碗米线的滋味
米线里的温柔乡
坛子轶事
云南边境地区交通路网格局变化下的旅游空间效应
望天树空中走廊的建设及其在科研和生态旅游中的应用初探
凉拌米线
盲人买坛子
坛子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