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堂导入艺术,激活高中数学课堂

2017-07-26 21:49邝素琴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高中数学

邝素琴

[摘 要] 高中学生普遍认为高中数学不仅难学而且枯燥乏味,其实教师只要能注重课堂导入艺术,采取游戏、实验操作等有效的导入方法,便能很好地激活高中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游戏导入;实验操作导入

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激活课堂教学气氛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究的源泉. 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激活沉闷的高中数学课堂是一个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课题. 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深有感触,一个好的导课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效激活沉闷的高中数学课堂. 下面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体会.

[?] 研究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必要性

一方面,大部分高中生对数学不感兴趣. 由于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知识点更多、难度更大、更抽象化,很多学生感觉学数学很吃力,害怕学数学,就更谈不上对数学感兴趣. 另一方面,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教学内容而忽视导入的现象. 由于教学质量和升学考评机制的压力,迫使教师继续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认为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去导入,不如抓紧时间把书本知识“灌”下去,再进行强化练习. 然而,这样“见效快”的效果持续的时间其实很短,甚至刚学完没多久学生就把知识点忘得一干二净了.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因此在上课之前,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开始新课的教学,以利于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这是高中数学教师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 注重高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的有效方法,激活高中数学课堂

1. 游戏导入

幼儿园和小学经常通过课堂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从而保持“我要学”的主观欲望. 其实,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同样能进行成功的游戏教学,有效地激活高中数学课堂. 教师设计游戏导入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巧妙地运用游戏导入,水到渠成地突破重难点,从而有效地激活沉闷的高中数学课堂.

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这节课,其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二分法的应用. 可是书上的概念很抽象,大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加上书上列举的例子计算量相当大,学生会感觉到烦,这样的课需要怎样的导入才能使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二分法的思想呢?在讲解概念举例之前,笔者和学生玩了一个游戏. 笔者拿起必修1教科书随便翻了一页,并告诉学生是比100小的页码,然后让学生猜猜我翻的页码是多少. 原本沉闷的教室立刻沸腾了起来,马上有学生问:“老师比50大还是比50小?”笔者微笑地回答:“比50大.” 学生立马追问:“比75大还是比75小?”笔者依然微笑回答:“比75小.”学生继续追问,经过几个循环,终于把我翻的页码猜出来了. 这节课通过这个游戏的导入,学生不仅精神饱满,还生动形象地理解了二分法的原理,二分法概念的讲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又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2.1.2系统抽样”这节课,其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系统抽样的方法. 书上的定义比较抽象,筆者也是通过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系统抽样的定义. 笔者任教的班级49人共8列,其中一列是7人,其余各列都是6人. 笔者刚进入教室就发现学生无精打采,于是笔者宣布跟大家玩一个游戏,学生便开始兴奋起来了. 笔者微笑着说:“大家精神状态不佳,我想找8位同学陪我站一会儿,好不好?”大家都怀着侥幸不会被选上的心态说“好”. 笔者继续说:“那么我想请某某同学(此人是7人一列的最后一个同学)帮忙用随机数表法查数,从第10行第10列开始、从左往右开始,其余48人刚好一列一组分成8组,好不好?”大家都很兴奋地查表找数,很快就查到数字是4,于是笔者宣布:“老师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出来的8位同学产生了,所以请第4行的同学陪老师站一会儿. ”他们很欣然地站了起来,当然笔者见课堂活跃起来了,大家精神抖擞了,很快就让他们都坐下了. 学生都很惊讶:“老师,这就是系统抽样呀?这么简单啊,我预习时看书都看不懂.” 经过游戏导入的刺激,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快就回来了,不仅复习巩固了上节课的随机数表法抽样,还简单形象地引出了系统抽样的定义,导入新课.

成功的游戏导入教学,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还能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

2. 借助实物或多媒体几何画板进行实验操作导入

在高中生眼中,一般认为数学课堂是枯燥无味的,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知识,学生只能不断地接受信息、不断地做题,几乎没有动手操作实验的可能. 其实,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给学生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小实验,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揭示事物发展的过程,这样既不浪费时间,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借助容易取得的实物,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导入能有效地激活高中数学课堂. 譬如,教学“椭圆的定义”时,笔者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了绳子、铅笔、图钉等用具. 笔者也准备了一把木尺子,在木尺子上按了两枚图钉,绳子拴在图钉上,这样就做好了一个简单实用的画椭圆的教具. 课堂上笔者用自制的教具在黑板上画出椭圆. 学生很好奇,都模仿笔者,先将两根钉子固定在作业本上,再截取一段适当长度的线,使线的长度大于钉子间的距离,将线拴在钉子上,再用铅笔紧绷着线做曲线运动. 实验结束后,大家都很满意自己画出的椭圆,但椭圆的形状不同,有的有点圆,有的有点扁. 学生很是奇怪,纷纷提出了疑问,笔者此时趁机引入新课. 又如,在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空间几何体”时,笔者提前让学生周末在家用软纸皮动手制作棱柱、棱锥、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上课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模型,课堂氛围马上活跃了起来,同时学生通过制作模型的过程,加深了对几何体的认识.

借助多媒体几何画板进行实验探究导入也能有效激活高中数学课堂,不过这种课堂导入需要教师熟悉几何画板的使用. 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这节课,其重难点是理解、掌握随着A,ω和φ这三个变量的变化,正弦函数图像是如何变化的. 笔者提前做好几何画板课件,课堂上让学生上讲台在电脑上分别变化变量A,ω和φ,探究正弦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 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形变换,学生很兴奋地得出结论导入新课. 又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1.1.1正弦定理”,笔者也是利用几何画板做课件有效导入新课. 笔者同样提前做好课件,在几何画板中设定六个变量a,b,c,A,B和C,通过移动三角形中的任意一个顶点,那么六个变量a,b,c,A,B和C都会相应变化,让学生探究,和是否依然相等. 学生很惊讶这个结论,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总之,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是多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课堂内容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有时可以几种方法融合,关键要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高中数学课堂,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高中数学
谈英语课堂无痕导入的策略
“活化”课堂,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