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国内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述评

2017-07-27 06:13静,李
肇庆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日语教学模式专业

李 静,李 琨

(肇庆学院 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广东 肇庆 526061)

翻转课堂在国内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述评

李 静,李 琨

(肇庆学院 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广东 肇庆 526061)

伴随互联网技术与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翻转课堂作为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被引入各教育阶段的教学实践。对近年来有关翻转课堂在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研究现状,发现并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翻转课堂;日语教学;应用;述评

引言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最早由美国学者莫琳·拉赫等在其《翻转课堂:创建全纳学习环境的路径》一文中提出。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过程的翻转,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有效吸收。伴随可汗学院的创立及大量优质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践应用逐渐兴起。翻转课堂主要建立在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等理论基础之上,作为信息技术与学习理论深度融合的典范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欢迎[1]61。

日语目前已成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仅次于英语的外语语种,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数量及就读日语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相关课程教学质量广受关注。近年来,伴随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日语教育界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日语专业中的应用研究呈现增多态势。本文主要对“翻转课堂在国内高校日语专业中应用”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日语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翻转课堂在日语教学中应用研究的基本趋势

我们通过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共检索到36篇围绕“翻转课堂在国内高校日语专业的应用”开展研究的论文(截止至2017年2月)。从论文发表时间及数量看,研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这一情况说明翻转课堂作为新型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日语教育者的关注。但从与英语专业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对比看,日语专业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表1 翻转课堂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数量

从研究对象看,关于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涵盖了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两个办学层次,涉及专业日语及公共日语两类专业性质课程,以及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本文学、商务日语、日语写作等多门专业课程。

表2 日语专业各课程开展翻转课堂应用研究的数量

从研究内容看,主要涉及在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中导入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导入翻转课堂需要遵循的原则;翻转课堂在各门课程中的流程设计及应用效果;翻转课堂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等。

二、日语教学导入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吸收,迫切需要引入新型教学方式加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时间多被用于教师讲授及学生机械性训练[2]59;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学习感受被忽视,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2)课堂活动受课时及学生人数限制,缺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缺少教师对学生语言实践的有效指导,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3]165;(3)学生知识内化被固定在课下完成,缺乏教师指导,易产生挫败感,不利于新知识建构到其认知结构中

[2]60;(4)在不同专业课程中还存在诸多个性化问题:综合日语课程重读写、轻听说,强调语法讲解、单词记忆、课文背诵等,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效果不明显;商务日语课程实践机会少,学生实训角色单一,缺乏对企业运作模式的全面了解[4]47;公共日语课程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模块化,成绩考核程式化,教师教学态度缺失[5]132。

(二)翻转课堂在日语教学中的优势

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递及内化过程的翻转,实现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具有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为:(1)在课堂中增加实践机会,解决了有限课堂时间内学生语言练习时间不足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2)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有助于提升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通过与同伴的配合,可以培养个体的团队意识及协作能力[2]62。(3)打破统一的教学进度,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开展自主学习,有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4)评价方式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的多元化课程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视,激发语言学习积极性。

(三)日语教学导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在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中导入翻转课堂具有较高可行性,具体表现为:(1)教师方面:目前高校日语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比例较大,他们一般创新意识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并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6]118。(2)学生方面: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能够自觉完成翻转课堂中课前学习及课堂实践;同时,大学生处于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展现自我的年龄阶段,有助于语言实践的展开;(3)教学环境: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开展网络学习的设备逐渐普及,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硬件支持,同时日语网络资源的开发及学习平台的设计也为开展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

三、日语教学导入翻转课堂的原则

高校日语教学导入翻转课堂应遵循一定原则,避免导入过程中的盲目性、形式化,以保证课堂环节的合理设计及课堂实践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如下原则:(1)整合设计原则。教学模式改革应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入手系统推进,并要结合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对专业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的课程种类及课时进行合理安排[2]63。(2)以教材为中心的原则。教师应在考虑教学目标、学习者的基础、知识点间的联系及学科属性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中心,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教学活动的翻转,系统性地完成知识传授及实践指导。(3)互动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配合现有教学条件,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也要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指导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翻转教学。(4)合理设计课前学习资源的原则。课前学习资源应符合课程教学目标,既要包括指导性的学习任务书、以教材为中心的知识点讲解,也需包括语言练习、测验等内容,以便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综合化、多样化考核成绩的原则。在进行考核时,应将考核重心转移至语言应用能力方面,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引导其重视语言及技能实践。

四、翻转课堂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一)翻转课堂在日语专业各课程中的应用

依据上述翻转课堂开展原则,众多国内日语教育者在多门专业课程中开展了翻转课教学实践:张军等在基础日语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新型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得到学生普遍认可[7]9;王校伟基于moodle平台设计了基础日语课程学习平台,对这一平台下的翻转课堂流程进行了设计[8]165;韩勇等讨论了高职院校初级、中级日语学习阶段翻转课堂的开展形式及教学过程[9]83;冶文玲探究了翻转课堂在日语写作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开展方式[3]165;陈燕燕等介绍了翻转课堂在本科听力课程中的应用,并指出翻转课堂适用于技能训练型课程[10]135;蔺鹏等设计了翻转课堂在公共日语教学中的实践思路,在课前选题、视频制作、二次知识内化、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11]455。

在翻转课堂的开展形式及流程方面,各研究者提供的方案大致相同,可归纳为:(1)课前阶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单及课程资源包进行新知识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初次内化;(2)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课堂发表、场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符合课程特点的语言实践,并对学习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讲解,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二次内化;(3)课后阶段,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教师统计教学信息,补充、更新课程资源包内容,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活动作出针对性调整。

(二)翻转课堂在日语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针对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效果,研究者通过数据对比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课业成绩,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普遍持认可态度。

在课业成绩对比方面,张军在基础日语课程中的试验显示,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试验组,在平均分、合格率等方面出现提升,并超过控制组,认为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7]9。孙延永在公共日语课程翻转课堂试验中,对传统教学模式及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各题型的得分进行比较,指出实验组学生各项能力提升明显[6]119。

在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可度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翻转课堂满意度较高,认为既能通过课前学习了解学习重点开展针对性学习,又能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活动,增加自身语言实践,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协作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不断加强[12]96。另一方面,少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导致课前学习主动性较差;或不知如何进行课前学习,对新型教学方式不适应,甚至出现成绩下滑、热情减退的情况。

五、翻转课堂在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一)翻转课堂在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优质课前学习资源

作为翻转课堂的开展基础,学习资源的质量及数量非常重要。目前,可供学生参考的日语教学资源较少,多为网络上有限的电子资料及视频,且不能与教材实现完全匹配,影响了教学效果。虽然外研社于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外语微课大赛,但其中与日语相关的微课视频仍然较少,且出现同质化现象。这种教学资源短缺问题对今后日语专业教材配套视频的开发提出了要求。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完善个人专业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制作更多高质量教学材料。

2.师资队伍综合能力亟待提高

教师作为翻转课堂的设计者,既需要在课前对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及学习指导方案进行设计,制作学习资源包;又需要在课堂中组织、管理实践活动,对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负责学生学习信息的统计。这些环节不仅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同时也在计算机及软件应用方面向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我国日语专业教师多以年轻人为主,教学经验及专业能力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日语教师多为文科出身,对计算机及视频制作软件等新型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不够熟练。面对这些挑战,教师需更新传统教学观念,通过培训学习、经验借鉴等形式,在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及课堂组织能力的同时,培养自身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

3.缺乏有效的网络环境支持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其中既包括对学习平台的要求,也包括对网络条件、课室配置等硬件资源的要求。虽然目前已有教育者尝试通过Moodle、Blackboard、Sakai、QQ空间等平台建立相关日语学习平台,但其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平台功能及课程资源数量较少,对翻转课堂的实施有所限制。如何建设一个稳定便捷、功能多样的学习平台,已成为今后开展翻转课堂研究的新课题之一。在这一方面,王校伟所设计的基于Moodle平台的综合日语学习平台为今后相关平台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8]165。

4.自主性差的学生不适应新型教学模式

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习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对翻转课堂认可度较低,不适应新型教学模式。这些学生对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已产生依赖,不愿在课前进行知识学习,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影响其课堂活动参与度,导致成绩下滑,学习热情减退[6]119。这一问题的出现,也对教师监管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对此类学生进行针对性监督。

(二)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建议

针对翻转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主要提出了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建议:(1)保证视频课程资源的准确性及精炼性。为保证学生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课程视频资源应控制讲解时间、丰富讲授形式,可尝试综合运用“科技、娱乐、设计”元素制作教学视频;(2)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教师需培养自身控制课堂能力,在课堂中增加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时间,减少知识讲授时间,保证实践机会的高效利用;(3)对各学习阶段情况进行检测及总结。教师应在课前学习阶段,了解、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在课堂实践中,评估学生知识内化情况;课后,教师需对课堂上布置任务的目的性、合理性及完成度进行反思、总结,以提高教学效率;(4)开展传统教学方式与翻转课堂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于日语专业学习者“零起点”的特殊性及每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差异,在所有课程中全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很难实现,所以应在商务日语等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中优先尝试。

六、翻转课堂应用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其他学科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相比,日语教育界对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较少。虽然研究者对翻转课堂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复研究现象严重

在所有研究中,涉及翻转课堂相关概念、实施特征、发展历史等基础性内容的研究论文达31篇,占总数86%。虽然其中一些文章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及指导意义,但同时有部分文章研究内容较为浅显,仅涉及对翻转课堂的表面研究,缺少深层分析及对某一课程实践的针对性研究,甚至出现部分论文内容雷同的情况。

(二)实证性研究匮乏

在目前所有研究中,仅有4篇论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日语教学中的效果进行了数据分析,绝大部分文章只是通过对翻转课堂原理的应用设计了相关教学流程,对教学效果做出预判分析,缺少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同时,涉及数据分析的论文,也仅仅比较了学生课业成绩的平均分、最高分及及格率等,没有对相关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测,使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

(三)研究深度不足

虽然目前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已覆盖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大部分课程,但研究深度稍显不足。其中,大部分论文偏向理论研究及课程设计,缺乏对环境变量、翻转课堂开展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课前学习材料、课堂活动、教学评价模式的影响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深度亟待加强。

结语

作为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已在我国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中得到初步应用,围绕其设计原理、开展流程、应用效果等的研究逐年增多。但由于教学资源有限、网络平台不完善等原因,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伴随日语教育界对这一教学模式认识的加深,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关教学实践将不断增多,相关研究也必将在深度与广度上出现更大突破,为新时期日语教学提供强大改革动力。

[1] 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 2016,(1):59-63.

[2] 王琪.翻转课堂与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5,(3):58-63.

[3] 冶文玲.日语写作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知识文库, 2016,(8):165-166

[4] 潘仰旻.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校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5,(16):46-47

[5] 胡媛媛,尹建英.翻转课堂融入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的探索[J].文学教育,2016(6):132-133.

[6] 孙延永.浅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运用[J].文学教育,2015,(10):117-119

[7] 张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日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6,(7):8-9

[8] 王校伟.基于Moodle平台的综合日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7):164-166

[9] 韩勇.自学导向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探索——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22):83-84

[10] 陈燕燕.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日语听力课堂教学新模式探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135-137

[11] 蔺鹏.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学日语二外教学[J].经营管理者,2016,(33):455-455

[12] 王星.基于语料库的综合日语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96-97

A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Japanese Teaching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LIJing,LIKun

(Collegeof Foreign Languages,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W ith the development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start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in China,the Flipped Classroom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arious educational stages as a new information teaching model.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in the teaching of Japanesemajors in recent years,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by which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the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tudy,and presenta few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Flipped Classroom;Japanese teaching;application;review

H36

A

1009-8445(2017)04-0047-04

(责任编辑:姚 英)

2016-11-15

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教学模式及形成性评价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GDJG20142485);2014年肇庆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jjx201405)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 静(1984-),女,河北石家庄人,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日语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