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引领学风建设的途径研究

2017-07-29 09:58卜秋香
文教资料 2017年14期
关键词:高校党建学生工作学风建设

卜秋香

(岭南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摘 要: 本文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立足学生党建引领学风建设实践,在分析学风建设现状等多方面的基础上,提出建章立制、帮带引领、强化保障、评估评价、让学生党员做思想政治学习的引领者、专业学习的领跑者、寝室生活的服务者、班级管理的执行者、校园文化活动的推动者等措施,从而探索引领途径,推进学风。

关键词: 高校党建 学风建设 学生工作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指出:“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高校如何保证在社会主义方向的坚持原则和指导下,以党建引领学风,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功能?笔者以岭南师范学院学生党建引领学风工作的实践为基础,对党建引领学风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以改善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下降等现实学风问题。

一、学风建设的内涵与党建引领学风的研究现状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是长期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治学精神、治学原则、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治学效果①。优良的学风是高校优化育人环境、提升育人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保障,高校党建工作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政治保证,理论界普遍认为两者本质高度契合、主体一致[1]。目前的学术研究,对两者的关系探讨多,对模式、方法等实践研究少。本文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立足高校学生党建引领学风建设的实践,通过对高校学生自身、党建工作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对党建引领学风提出相应的意见和措施,希望为高校的党建工作和学风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高校学生党建引领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学风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工作,是人们内心深处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文化价值的体认,是学习风气和治学精神的总和②。影响学风建设的有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学者已做详细的研究,此不赘述[2]。抛开其他因素,如果单纯从学生角度出发,那么学风现状是:大学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的改变,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少数同学習惯于“反复灌输式”学习,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学习方式;经过了“高考”的高压式学习,到了大学,突然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不够深入,面对网络、手机等自媒体,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自律性差;某些基础差或学习受挫的学生,信心丧失后,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勇气,变得消沉,表现为课堂上不认真,抄袭作业,考试作弊靠,部分高校没有“学习预警机制”等配套措施加以制止,直接影响了集体良好学风的形成;某些学生受社会上浮夸之风的影响,心思浮躁,急功近利,不能静心求学,刻苦钻研……上述现象在一些高校中存在,学风问题逐渐成为高校的突出问题,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和育人功能的发挥,加强学风既必要又紧迫。

各高校积极采取深化教育改革等方式方法促进学风,但党建工作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引领作用还不够明显,外在表现是:一是党建工作引领学风建设在高低年级着力不均。原因是高年级学生在专业知识的积累、学术创造力、专业技能、学生党员的数量方面明显优于低年级学生。以年级为构建要素之一的党支部跨越年级界限进行学业的帮扶引领确有实际困难,即使同一支部的成员也因学习的个性化、集中学习安排的时间差异而无法实现有力的帮扶。二是引领形式单一。原因是高校学生党员存在资历浅、威望低等现实问题,党建引领学风工作多停留在让优秀的学生党员做学习经验交流的层面,形式上相对单一,而且交流会的辐射力度有限。某些党员学生在学习上存在问题,遑论引导他人。三是活动的侧重点不同,整合效果不显著。党建工作的重心在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员的党性修养等价值观方面,学风建设的重心在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原则、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治学效果方面,一些高校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或没有有效措施将两者整合,无法发挥1+1>2的合力。

三、党建引领学风建设的途径研究

为有效地改善学风,各高校除加强人才培养改革之外,党组织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对学风不良的原因深入剖析,并设计、制定一系列措施克服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不契合的局面。本文从岭南师范学院高校学生党建引领学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出发,从组织和党员个人作用的发挥两个“切入点”深入探索。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首先,建章立制、建立健全支部学风建设工作机制。一是通过建立健全学生党支部集体学习制度,组织保障学生党员个人的政治学习方向、时间和效果。具体来讲,可通过加强学生支部学习小组的考勤和管理制度,强调学习的长效性和规范性;学习内容涵盖专业学习和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的党性修养学习等。二是建立健全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学习信息反馈体系,深入推进党团学风建设。具体方法是学生党支部可以通过积极分子学习成绩跟进表等方式收集、对比积极分子学习进步状况。三是加强院系党委委员联系学生党员支部建设,保障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带动学生的学风。委员们凭借较高政治素养和丰富业务知识,通过参与学生支部活动,将治学精神、治学原则、治学态度、治学方法传递到学生党员中。四是通过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支部共建,带动学风。以支部共建为平台,通过教职工较高的资历与威望,有效突破学生单一的朋辈学习经验交流瓶颈,有效解决高低年级学风建设着力不均的问题。

其次,帮带引领、完善党建带团建的学风建设模式。各党支部与团支部结对建立“学习帮扶小组”。具体措施:实行党员干部主动联系各自所在的班集体,以成绩较差的同学作为学习帮扶对象,凭借学生党员较强的学习能力,形成以学生党员为帮扶骨干“一带一”或“一带多”的帮扶。帮扶骨干要监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包括了解上课情况,通过课前催一催,让其做好预习;课后讲一讲,解决难点;考试复习的时候带一带,掌握重点,从而最终解决少部分同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问题,达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二是各党支部通过制定《帮扶对象跟踪考察表》,跟踪考察帮扶开展情况,便于组织了解跟进。及时发现帮扶党员和被帮扶对象开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使学生党员的管理和教育有事实依据。

再次,评估评价入党申请人员的学习状况,助推学风建设。学习是学生的主业,学习成绩是在校学生每一阶段学习状况的综合考量。高校培养发展大学生党员坚持的是“早发现早培养”的理念。在党建引领学风工作中,党组织坚持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能否入党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如在团组织推优过程中,入党申请人员的专业成绩必须保证在本专业平均成绩之上;党支部专人记录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情况,定期向组织汇报其学习情况,培养人给予意见,组织对其评估评价;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初拟发展对象,要经过足够时间的考察,如申请人员出现挂科等现象,则不予发展等规章制度,保证入党申请人员对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学期末,党支部开展学生党员考试成绩的调查工作,对学习成绩下降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由党支部委派正式党员再调查,摸清原因,对症解决,助推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

(二)以点带面,发挥党员个体的先锋模范作用。

首先是培育党性,让学生党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强青年的思想教育,关注精神需求工作尤为重要。发挥学生党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的途径主要是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亮出党员身份,拓展宣传主阵地。一是从党性教育方面,通过“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时事教育活动、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塑三观。二是亮身份,做表率。全体学生党员在校园内佩戴党徽,亮出身份,并在学习、生活上与其他同学形成一种互相监督、互相进步的良好作风,学生党支部落实监督作用。三是强调人文关怀,通过党内谈心和走访慰问等形式,及时掌握党员和青年的思想动态,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四是展风采,传正能量。利用网络平台、微博微信,APP简网、博客等平台拓展宣传主阵地,多渠道宣传学生党建工作引领学风建设活动,不断挖掘学生党员正能量,形成“我是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意识,勇于当学风建设的排头兵,塑造党员的良好形象。

其次是力争上游,让学生党员做专业学习的领跑者。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风建设中,专业学习是关键要素,鼓励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争做专业学习的领跑者,是党建引领学风的抓手之一。首先党支部在对新党员调查过程中,了解党员个体在创新创业活动、学术科技、专业竞赛、考研、文体活动等多方面的兴趣或特长,然后由学生党员组成多个小组,由专业的党员教师担任团队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党员在各自领域内突破自我;通过不同年级学生党员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尽快让学生党员树立学习目标,投入到学习中。各高校还可以利用宣传其中的代表,激励他人,从而促进整体学习氛围的营造,起到学生党员领跑专业学习的预期作用,改善校园整体学风。

再次践行宗旨,让学生党员做寝室生活的服务者。寝室是大学生三点一线生活中的重要一点。目前,大学公寓一般以学院、专业为划分标准进行寝室安排。由于不同的大学文化、不同的专业文化会内化于学生的理念、精神、气质、价值等,培育出具有不同思维角度和行为方式的学生③。以专业文化为主体的学风建设是大学公寓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党员要践行宗旨,一是发挥“学生党员示范宿舍”的辐射作用;作为苑区文化室的志愿者,协助学生宿舍苑区的管理;在有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的前提下,担任苑区学生心理辅导的部分职责。二是学生党员在寝室尽可能做好服务者角色,帮助寝室成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优良学风的保障。在宿舍中“帮一帮”、“叫一叫”,让一些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学生有所改变;在宿舍讨论等过程中通过谈心,把握方向,加强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浓等影响学习效果的思想因素的关注。

又次勇挑担子,让学生党员做班级管理的执行者。学生党员是高校群体的优秀代表,非常适合做班级管理的执行者。主要方式方法有:一是大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同处一个年龄阶段,容易产生思想共鸣,一定程度地弥补学校管理渠道的不足,成为一条学校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良好渠道,保障整个优良学风创建工作的有序推进。二是由于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国家学校的相关政策有一定的解读能力,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学习活动扎实到位。三是多数学生党员曾担任过班级、学院或者学校的学生干部,其群众基础扎实,一般在班级建设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能体现综合素质强、影响力大的特点,能增强工作成效。

最后注重实践,让学生党员做校园文化活动的推动者和实施者。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对师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④。党员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和朋辈教育中的主体力量,在校园文化活动的推动和实施方面大有可为。一是党员理想信念坚定,思想积极,保障校园文化活动的社会主义方向和高雅、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二是通过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在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方面积极推动,助推专业建设,提升文化品质。

综上所述,作为大学人践行大学理念和精神、建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而进行的一种主动行为,学风建设任重而道远。固然,学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与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但我们期冀高校党组织通过其战斗堡垒和党员个体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强化校园治学精神、治学原则、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治学效果,从而实现引领学风建设的美好目标。

注释:

①董润芸.大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的整合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②钟凯雄.大学学风建设主体性的缺失和重建:基于文化管理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

③周巍蔚.专业文化:大学公寓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

④赖晓军.高校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4).

参考文献:

[1]汝近,陈建新.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 深入促进高校学风建设[J].人才培养,2009(5).

[2]孟波,白云. 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5).

[3]王嫣.论高校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的有效互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

[4]刘斌.高校党建工作促进学风建设的新思考[J].商情,2013(51).

[5]黃旭.高校党建促进学风建设的现实思考及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8).

猜你喜欢
高校党建学生工作学风建设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