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程对高职高专教学的影响

2017-07-31 18:58张旭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微课程高职高专应用

张旭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经费有限,办学条件不能完全匹配学生的实践要求,拥有过硬专业技能经验的教师较少,校企合作情况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都制约着高职高专院校的健康快速发展。而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微课程,凭借自身独有的优势,完全可以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的发展,对解决以上问题做出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微课程;高职高专;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大力推进,“微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由于高校和中小学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同,“微课程”的应用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有所调整,才能在教学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師,在此,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方法及发展现状,对于“微课程”对高职高专教学的影响做一个分析,以有利于该方法在高职高专教学体系中取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微课程教学法的起源

微课程(Micro-lecture,Micro-course)最早起源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该校Leroy A.McGrew教授在教学中,注意到有机化学概论的教材内容专业冗长,并需要集中性地花费大量精力去进行学习,为了普及非专业学生和普通民众的有机化学知识,在1993年提出了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即将专业知识体系分割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将概念的引入、解读和应用三大部分在60秒的课程中完成,以方便人们在零碎的时间或是非正式场合能够进行学习。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提出了“Micro-lecture”教学方法的概念,自此,微课程教学法的概念开始在我国教育界引发广泛关注。

二、微课程的概念及特点

对于“微课程”的概念,我国诸多学者都做了研究,并给出了不同的理解。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教学时间在十分钟之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问题的一个小课程。佛山的李铁生老师则在2010年提出了“微课”的概念,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该概念其实即为“微课程”的概念。虽然以上给出的微课程的概念不尽相同,但不难发现,大家对于微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共通之处的,由此,笔者认为:微课程应该是以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为出发点,以网络媒介为传播途径,以微视频为教学载体,有针对性的围绕某个教学主题而展开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的教学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

总体来说,微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目标更明确。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时间为4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对于教师授课的重点和难点难以把握。此时,微课程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课程教学的缺陷。微课程的微型教学视频针对某个教学主题而展开,使得教学目标更为明确。

(二)便于传播。当今时代又称为“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和便携智能终端设备已经广泛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使用手机、便携式电脑等设备在任何空间里进行微课程的学习,突破教学空间上的限制。

(三)教学时间短。微课程的教学视频一般不超过10分钟,可以使学生有效地运用零碎时间进行碎片式学习,而短时间具有针对性地教学更符合当今网络时代下学生的注意力模式,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自足性强。微课程虽然容量小、时间短,但自足性强,这也是其区别于传统切片式教学视频的地方。虽然二者都是时间较短的视频资源,但二者的区别却非常明显。传统切片式教学视频是对已完成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切割的短视频,只是一个教学主题的一部分。而微课程本身则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师小结等内容,是围绕一个教学主题的完整的教学行为。

三、微课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应用

近年来,在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为牵引”的引导下,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于其对实践性要求较高,如何保障人才的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就成了高职高专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微课程教学方法的引进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高专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现状如下:

1.教师技能训练缺乏。国外职业教育的教师多为企业当中的技术人员,操作经验丰富。而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毕业于高等院校,专业技能普遍较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国培、委培等教师培训,并已经在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但想在短期内完全改变这种局面,还有一定的困难。

2.学生现状。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弱,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较差,也给教师的教学和院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高职高专的教学方法。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方法还是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辅以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实习,虽然使得学生的专业化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远远没有达到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理想水平。

(二)微课程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作用

当下“微课程”教学方法的出现,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职高专教育的压力。

1.对于教师而言

(1)微课程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微课程虽然时间短、容量小,但由于其自足性强的特点,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教学过程,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设计过程会使得教师拥有更清晰的教学思路,能够大幅度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还可以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endprint

(2)微课程可以整合资源,弥补教师技能短板。当今互联网技术发达,网络资讯丰富,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寻求资源来弥补自身实践技能的欠缺,也可以请来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微课程的制作,还可以将微课程的制作地点放到生产一线当中去;另一方面,上文提到微课程便于传播,通过互联网的联结,各校各地区的教师制作的微课程也可以互通有无,形成大型的教学资料库,便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升。

2.对于学生而言

(1)微课程能提升学习效率。微课程在十分钟之内完成一个教学目标,短小精悍,能够确保学生短时间之内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制作精美的课件也更能够吸引学生,较为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能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效率。

(2)微课程更能够“授之以渔”。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常常是“事倍功半”,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能掌握学科知识的重点,从而产生了自卑、厌学心理。而学生纵观整个微课程体系,就能够明确该课程的体系脉络,学习重点和难点一览无余,进而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还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深入学习,使得教师教学不仅仅是“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再学习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

当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虽有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但学校经费的不足、实践教学的缺失、一线技术人员教师的缺乏等问题,在短期内仍无法得到彻底解决,而微课程的应用,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传统教学的补充,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院校压力。

(三)如何将微课程应用到高职高专教学中去

微課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可以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

在授课环节,教师可以将微课程的视频制作地点设置在一线企业,向学生们实景展示真实的实践操作环境,也有助于学生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学校还可以直接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制作微课程,还可以借用企业设备,降低实训成本。

微课程不仅可以“授业”,更可以在“解惑”中承担重要角色。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课程的讨论版块,类似于一个小小的网络论坛,学生可以在版块中提出自己的问题,由教师进行归纳分类,以微课程的形式解答。长此以往,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教师通过教学积累,又能够形成一个答疑解惑的资源库,进而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提升教学水平。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都在大力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院校教师可以将微课程作为一个元素,运用到精品课程中来着力打造。首先,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主导教师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制作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精品课程。其次,在精品课程中,学生可以观看微视频,作为文本课件的补充。并且,比起课堂视频的录制,微视频的录制更加方便,一旦教师掌握了其操作方法,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远远小于45分钟课堂实录视频,因而更有利于精品课程的后续更新。

四、小结

“微课程”教学方法起源于国外,如何更好地适应中国的本土化教学,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而注重实践教学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反映则应该更为迅速。如何引领教师最大效率的使用“微课程”这一教学方法,如何将该教学方法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去,形成学生满意、企业认可的教学资源,正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课程高职高专应用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