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外国文学发展趋势研究探析

2017-07-31 13:38孙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

孙宇

[摘要]21世纪外国文学在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影响下,开始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文学作品开始回归现实主义,体现道德和人文关怀。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外国文学作品开始出现商业化倾向,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通过各种形式被搬上电脑或者是电视荧幕,供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欣赏,文学作品创作观念开始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和渗透,各种文学作品创作都开始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本文对21世纪外国文学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文学作品创作理念的更新。

引言

21世纪外国文学还依然采用艺术方式,在对历史进程的审视和追寻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作家不仅在感悟人类文明智慧,同时又对人类文明持怀疑态度,或者是进行正面渲染。作家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在叙事、审美、呈现方式以及行为品格方面也有所差异,对于全球化进行,他们或是积极参与,或是正面批判,在继承上个世纪优秀文学的同时不断展现新的自我。国外文学作品大多描述了国外作家对自己心目中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社会生活黑暗面的抨击。

一、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现状

21世纪以来外国文学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有关外国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很多外国文学研究学者意识到,不同的立场和意识形态,观点也不相同。因此,当下研究外国文学的主要趋势是透过不同的视点审视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最近几年,人们广泛关注文学伦理学和环境生态学批评结合、相关概念以及批评视角的运用。很多外国文学研究学者将理论在文学作品中加以运用,延伸理论的同时利用文学作品批判外国文学。在新世纪外国文学作品创作中,很多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文学作品跨国、跨文化现象表现很突出,各种新型文学命题层数不穷,在丰富了跨国界理论内涵的同时也拓宽了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研究视野。最近的十多年,跨国界理论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且在外国文学批评中已经成为热点,与此同时当代外国文学作品研究学者的人文关怀和探索进取精神,也同时热点问题体现出来。积极关注热点问题,对当前外国文学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有效把握,在帮助我国读者多角度、全方位了解新世纪外国文学作品以及作家的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文学批评健康发展。

二、二十一世纪外国文学发展的方向

21世纪文学创作仍在继续,但是一些外国文学家的创作倾向早已发生了变化,其创作倾向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回归现实主义

上个世纪西方文学经历了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出现了明显的分裂和变化,甚至于说表现得有些沉默。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往日的影响力不复存在,昔日负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似乎也被历史潮流所掩盖,永久地封存在了读者和作家的心中,很多外国文学作家在创作作品过程中开始回归现实主义,但是此时的现实主义已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

法国文坛中现代派文学虽然在上个世纪风靡一时,但是受到现实主义思潮影响,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衰败。20世纪的法国现代派文学虽然一度风行,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衰败的下场,然而现实主义文学却不相同,非但没有衰败,反而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比如英国当代小说家约翰·巴恩斯的著作《福楼拜的鹦鹉》和《一部十章半的世界史》就是非常具有现实主义文学色彩的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是20世纪80年代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之后他在1992年又发表了《豪猪》叙述巨作,该作品中描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东欧剧变背景下某国前总统彼德汉诺夫受审的过程,该部作品政治色彩十分浓郁,突出特点是作品叙述手法现实主义很强,很多美国当代著名后现代作家对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态度十分鲜明,都持肯定态度。现实主义文学强大的生命力展示出来,纵观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全局,其在本世纪的发展会更加完善,会带给我们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家共同期待。

(二)重返道德关怀

外国文学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发生变化,人们的社会生活理念也开始发生转变,甚至说发生了质变,人们开始变得迷茫。但是社会发展不会因为人的迷茫而停止,随心所欲思想并没有像后现代主义所预料的那樣成为主流思想,少数随心所欲者反而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异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思想道德行为,通过外国文学作品表现出来则是重返道德关怀。比如,法国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在这种思维格局下60年代出现了人文主义作品,至此本世纪文学作品创作思想开始萌芽,21世纪以后此种创作思想更加突出,并且逐渐成为主流。比如英国著名的理论学家在2003年出版的作品《理论之后》一书中指出:“结构和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其它类型的主义”已经风光不再,道德问题在种种“主义”解构之后被提上了新的议事日程。该作品中有一张单独解释道德问题。人们经历了很多主义学说,之后,又将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传统道德观念重新提出,并加以审视。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外的文学和理论家不屑于提出这一话题,通常情况下,持有的是回避态度。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这一话题不仅不讲情面,而且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有人反对他们的这一观点,认为我们身边就存在者道德,并且在我们内心深处。

(三)走向多元性

上个世纪的外国文学作品就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特征。多元性作品存在的基础是与绝对主义相对立的相对主义的存在。多元主义的存在打破了各种苛刻条件的限制,各种思想可以平等进行交流,不同的思想观念有了足够的空间进行充分诠释,有效避免了思想的封闭。比如美国著名当代华裔作家汤婷婷在1989年出版的《孙行者》一书现实主义色彩很强,作品中在加州土生土长的华裔青年被他刻画得淋漓尽致,该部作品主要描述的是美国华裔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从这一点来讲小说作品既具有现实主义,又带着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上个世纪末期,人们开始共同攻击西方文化的绝对主义,外国很多作家开始探索新的创作理念。此时,全世界的文学创作观念站在新的起跑点上,人类文化也开始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开始真正关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现代艺术作家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创作理念,使创作的作品真正凸显自己的个性,促使文学作品真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比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融合和发展。

(四)图像转向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电子时代,人们欣赏文学作品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开始由看书时代过渡到看图时代。

比如所有的元素都可以融入到一部作品当中,将文字、图像和声音进行有机结合,创作的作品远优于《特里斯坦》,大多数作品中融入了很多现实主义成分,体现了技术上的进步,更体现了人们对现实主义的追求,人们为了深入体会现实主义,通常会购买各种音像作品,人们的感官得到了全面利用。千百年来流传的文字文化开始被图像文化所取代,人们的文化也有了很大发展,由单纯阅读向观看转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图像转向。人类的文化,简单总结一下,大体经过了:语言、文字和垫子文化这三个发展阶段。在电子文化不断普及的情况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开始涌现出了大量的网络、动漫和影视文学。隨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开始进入快速阅读时代,单一的文字写作和发表言论等表达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在文字写作和言论的基础上产生了图像,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对21世纪外国文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上个世纪末开始世界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上不同国家商业集团的敌对关系开始得到化解,逐渐转变成为商业和金融伙伴关系,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开始日益增多,开始相互依存,有效融合,走向一体化。在现代交通方式改变的基础上,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方式也开始发生改变,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消除了民族和国家的边界。随着互联网和传媒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结构组织开始发生变化,新一代年轻人的写作、出版和阅读方式也开始发生改变。电脑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作品,即便不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最高表达境界,也会成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最高文学表达方式。电脑网络小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当代技术的疏离状态得以转变,不仅如此,电脑网络小说还可以反思自身所造成的习惯的陌生性。人们借助了互联网可以及时了解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新鲜事情,并且与世界任何地方的人们进行交流,电脑屏幕上可以呈现出世界上的一切。

总结

综上所述,21世纪外国文学作品的创作发生了全新变化,创作方式,创作理念,所采用的技术都开始多样化。外国经过有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之后,自由创作思想更是成为主流,外国文学作品更加注重现实、道德和人为关怀,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也有单纯的文字描述向图像转变,这不仅是创作的巨大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作品欣赏的需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国文学作品会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我们既要积极吸收其优秀的创作的理念,也要有效规避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新法律现实主义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