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对学生潜质的开发与培养

2017-08-02 18:41施珈玥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开发培养

施珈玥

摘要:一直以来,学生潜质的开发与培养都是芭蕾舞教学的一大难点。大量实践证明,如果教师采用科学的指导方式开发学生潜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芭蕾舞,甚至创造奇迹。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芭蕾舞教育如何开发与培养学生的潜质,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芭蕾舞教学效率。

关键词:芭蕾舞教育 学生潜质 开发 培养

从开创到现在,芭蕾舞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发展历史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芭蕾舞教育的发展及普及取得了较大成果,芭蕾舞不再是只能在剧场中才能欣赏的艺术,学习芭蕾舞早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风尚和潮流,成为无数中华学子追求“美”、探索“美”的必经之路。芭蕾舞是作为职业舞蹈教育而兴起的一门学科,由于受教育对象的年龄较小,所以对其潜质的开发与培养显得非常重要,甚至成为当前芭蕾舞教育界人士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学生潜质与素质的培养一直都是芭蕾舞教育的难点,笔者归纳了有效开发和培养学生潜质的几点经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芭蕾舞,从而创造奇迹。

一、芭蕾舞专业学生潜质发展的阻碍因素

1.先天因素

(1)身体素质

虽然芭蕾舞是一门追求美的艺术,但它也是一门对人先天素质、条件要求非常严格的艺术。正是由于这门艺术对人体有着严苛要求,所以它也被称为“残酷的艺术”。在学习芭蕾舞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素质等约束,如形象不好、身材比例不佳等,所以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精神上也是备受压力,甚至对学习芭蕾舞产生了恐惧心理,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2)生理发育

由于专业训练的需要,芭蕾舞入学者年龄往往较小,加上受到专业特殊性的影响,中专学校专门针对学生学制时间做出了规定。如俄罗斯芭蕾学派将其规定为九年制的大专教育,我国中专学校也做出了七年时间的硬性规定。由此得知,学生的青春发育期基本上都是在中专或大学中度过。

由于10岁至20岁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他们的身体变化较大,四肢发育较快,尤其是上下身的比例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大小肌肉群发育不平均的情况,进而造成学生运动系统、神经平衡系统出现暂时紊乱的现象。如在多种训练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难以自控,而出现肌肉力度不足、东倒西歪的现象,以至于不能精确地完成动作。再加上学生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生理知识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面对训练的失利,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芭蕾舞的自信心,进而引发不良情绪。

(3)第二性征期的影響

第二性征期的影响也属于生理发育的范畴,由于学生均处于发育高峰期,其性腺机能趋于成熟,性意识逐渐觉醒,导致部分学生在性问题上出现情绪困扰或疑惑。如果家长和教师不能给予正确地指导,学生可能不能正常进行芭蕾舞学习,甚至造成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2.后天因素

(1)教学方法

在芭蕾舞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芭蕾舞教师的教学方法涉及的领域比较大,笔者主要分析了“歪法儿”问题。

首先,“歪法儿”是一种错误的动力定型。按照相关参考文献中对错误动力定型的解释来看,使用该方法会造成个别学生定型错误。芭蕾舞教育体系严谨、科学,在这种系统的教学体系下,学生经过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形成柔美的体态和表现力。如果教师的动作不规范或者表达上出现了错误的指令,都可能会造成学生养成不良的动作习惯。

其次,教师对训练推进尺度把握不正确。一些芭蕾舞技术功底需要在学生安全发育之前训练出来,但由于芭蕾舞专业的学生年龄较小,多数都处于青春期,受身体不稳定问题或发育时间差异等因素,会影响芭蕾舞正常教学。如果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或对学生生理发展把握不准确,就容易造成矛盾的激化与升级,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2)伤痛问题

在芭蕾舞学习过程中,很多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在芭蕾舞教师错误地指导下,或者因为不注意劳逸结合,而导致他们过早地告别了热爱的舞台。这在芭蕾舞教学中时常发生,属于严重的教学事故。这些事故一旦发生,学生不仅身体上会受到伤害,其精神上也会受到打击,严重影响学生潜质的开发。

(3)教师素质

素质既包括人的兴趣、性格及气质等心理品质,又包括后天对文化修养的培养等。从广义概念上来说芭蕾舞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教师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当前,一些芭蕾舞教师由于心理素质比较差,或自控能力不强,说出的粗鲁话语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误认为自己不具备学习芭蕾舞的潜质,而过早地放弃学习芭蕾舞。

二、开发与培养芭蕾舞专业学生的潜质

1.生理因素的培养方法

芭蕾舞的训练是非常辛苦的,芭蕾舞专业学生要想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获得成就,就必须付出辛苦的努力。在训练时,芭蕾舞教师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告诉学生利用情感和芭蕾舞者自身的躯体来传达芭蕾舞艺术的主旨。基于芭蕾舞的特殊性,芭蕾舞教师必须在不影响课时、教学进度的前提下,结合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机体训练,以强化学生的能力与技术。同时,芭蕾舞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记刻苦训练。由于学生年幼,脑部尚未发育成熟,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早期训练过程中,教师应以动作示范为主,讲解教学为辅。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教学才能逐渐转为以形象化讲解为主,以动作示范为辅。

营养缺乏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摄取的食物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食物为学生健康成长和高强度训练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是提升学生专业技术与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对于中专芭蕾舞专业学生来说,为了顺利推进教学进程,教师往往会深入了解营养学与芭蕾舞教学训练之间的关系。

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机体物质代谢逐渐加强,各种营养物质、热量的消耗逐渐增加,体内激素效应与酶反应过程非常活跃,加上经过大量运动训练后出现的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使得机体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快速恢复身体机能,就需要利用营养来调整和补偿。因此,芭蕾舞教师必须建立适合芭蕾舞学生训练的营养体系,充分满足学生在比赛、训练等情况下的营养需求,促进训练性疾病的快速恢复。

2.非生理因素的培养方法

(1)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芭蕾舞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深入钻研教学法,根据人体解剖学、力学及物理学等理论,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全面性、创新性和生动性,同时注意学生的性别、年龄和身体条件。特别是对于部分落后学生,教师要充分关注他们的心理与生理状态,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根据学年教材的安排,考虑教学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技术性与非技术性项目。如合理搭配跳转、技巧训练成果与变奏排练,为学生设定短期目标,并按照难易程度的不同划分、不同步骤,从简至繁。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这对于提升教学效率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优势,使他们在享受喜悦与胜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芭蕾舞的积极性,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芭蕾舞教师是传播高雅艺术的使者,传承了艺术教育中的美育精神。因此在开发学生潜质时,教师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情感,将自己的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新型关系,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在教学与训练之余,多与学生谈心,为学生提供个別辅导和帮助,并以身作则,利用自己精湛的教学艺术和良好的师德感染、启迪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芭蕾舞的信心。另外,在坚持“爱心”的原则下,芭蕾舞教师要实行从善教育,引导芭蕾舞专业学生有效把握艺术的本质,最后毫无杂念地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芭蕾艺术的学习中。

(3)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要想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在芭蕾舞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循循善诱,多用表扬、激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部分学业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点,甚至一些优秀学生的特长也未被完成开发出来。因此,芭蕾舞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肯定学生的特长,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教师开发学生潜质的方法

芭蕾舞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的艺术,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运动员一样的体育精神和体魄,能适应高强度的训练,还要求学生在各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修养,通过加强领悟能力的训练,提升自身艺术表现能力。从总体上来说,芭蕾舞综合训练的强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杂技与体育,所以在芭蕾舞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质,还要提升自身修养。为了改变芭蕾舞专业“暂差生”的现象,芭蕾舞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质。

1.加强对专业理论和相关技能的学习

芭蕾舞教师是世界艺术的传播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必须秉承一定的艺术精神和文化传统。从技术上来说,芭蕾舞教师应做到勤学苦练,在教学过程中做好相关的示范性动作,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好各项动作的重点和难点;从理论上来说,芭蕾舞教师应勇于创新,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分析新的教学经验,为推进芭舞蕾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

从心理学上来看,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与其学习迁移直接相关。学习迁移是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多方面的学习,芭蕾舞教师不仅可以整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还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想象力。

3.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

芭蕾舞教师是人民教师中的一员,在工作之余,他们还应加强历史文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以便更好地汲取西方芭蕾艺术的精髓,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芭蕾舞蹈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众多艺术类专业中,芭蕾舞是比较严谨的艺术,这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形式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芭蕾舞教师应以辩证的角度看待学生潜质的开发与培养等问题,探索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清除学习道路上的障碍,同时提升育人水平,为中国的芭蕾舞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菁.浅谈少儿芭蕾教育及作品创作对完整芭蕾民族化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6,(6).

[2]闫欢.俄罗斯芭蕾教育中两大风格初探 走访莫斯科舞蹈学院与瓦冈诺娃舞蹈学院[J].舞蹈,2013,(8).

[3]张玉萍.北京舞蹈学院芭蕾高等教育发展三十年回顾(1984—2014)[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6).

[4]郭峰,詹丰竹.非舞蹈专业大学开设芭蕾形体课程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2).

[5]张筱彤.论芭蕾基训在中国舞蹈教育中的基础作用[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3,(3).

[6]郝秀艳,王珂,陈玲,刘志书.高雅艺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以芭蕾形体课为例[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开发培养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