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设问的有效性研究

2017-08-02 19:13叶慧兴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

叶慧兴

摘要: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课堂设问是教师与学生最常见的互动方式。对教师来说,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把“利器”;对学生来说,有效提问是促进学习的良好途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提问、把握好提问的难度以及掌控好问题的密度等方式,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进一步促进高中生自身学习成绩和其他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设问 有效性

一般来说,课堂设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问或学生对教师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高中化学教师与学生应不断完善和加强自身的提问能力,充分利用有效提问方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探究了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设问的有效性,并提出几点建设,仅供参考。

一、高中化学课堂设问有效性的界定

所谓“有效”,概括性地来说,就是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些相应的活动,且所达结果要比预期结果好,或刚好达到预期标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提问,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提问是指高中化学教师以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最近发展区域的理论,在课堂中进行提问,使学生能够及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和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中化学课堂设问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课堂设问的难易程度拿捏不准

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差异性较大,不仅思维能力不同,而且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同。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技巧地设问。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思考问题,而不会造成因问题太难而无法回答的尴尬局面。实际上,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均,要么问题过于简单,毫无提问价值;要么问题太难,学生无法回答,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问时,高中化学教师首先要按照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抛砖引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并注重问题间的连贯性,切不可难易混淆或颠倒,否则会扰乱学生思考的顺序,导致提问毫无意义。

2.提出问题后学生的思考时间太短

從综合角度来看,高中化学课堂教师常常会向学生抛出一大堆疑问,但只给学生很短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期待学生能够快速回答问题。这种期望“一口吃成大胖子”的提问方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微乎其微。尽管有学生反馈思考时间太短,导致无法有效梳理所学知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又顾虑如果学生思考时间太长,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进度。因此,如何更准确地拿捏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成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教师不重视课堂语言艺术和学生心理

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欠缺语言艺术,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降低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此外,据相关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评价语言的艺术性,缺乏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关照。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对课堂语言艺术性和学生心理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

三、提高高中化学课堂设问有效性的策略

1.结合生活实际将提问趣味化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而学生只是机械化地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得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聊天等负面行为,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高中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甚至有的高中生还处于叛逆期,大多喜欢玩耍,难以将心思完全放到学习中,对学习总是兴致不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让学生充分融入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化学课堂。

如在教学《生命中的有机化学物质》(人教版)的相关实验时,在讲解完相关基础知识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大家想一想,糖类、油脂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是不是有机化学物?”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此时,教师可以示范如何分解糖类或油脂标本,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自主实验。这样的新鲜感,会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教师巧妙拿捏提问的难易度

在备课时,高中化学教师应以不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为依据,注意区分和把握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接受能力。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将导致学生无法回答问题,直接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容易,就会使学生各抒己见,扰乱课堂秩序,同样不利于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因此,在提问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因素,既不能让学生产生不知所措的紧张心理,又不能让学生产生信手拈来的优越感,而应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改善大气质量》(人教版)时,教师可将问题难度分为难、中、易三个等级,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提问。如对于学困生,教师可提问“小明,你能说说空气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什么吗?”这个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也属于生活常识,所以学困生通常都能回答出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此时,教师应给予学困生适当的鼓励,强化其学习信心。对于中等生,教师可提问:“小芳,你认为氢气、氧气、氨气、一氧化碳这四种气体中,哪一种属于有害气体?”如果学生对答案不确定,便会翻找课本寻找答案,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回顾已学内容。经过两个较简单问题的铺垫后,教师可以对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提出更有难度和探究性的问题:“小米,请你从化学角度说说如何改善大气质量?”此时,学生会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答影响大气质量的问题,进而激发其他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

3.教师掌控好课堂提问的密度

课堂提问虽然已经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并不意味着问题越多就越好,答得越多就越出色,毕竟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不适合采用“满堂问”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是否具备有效性,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及学生是否能够在提问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认识有机化合物》(人教版)时,教师可以首先根据定义来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呢?”此时,学生会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得出答案。接着,教师再提问:“那么,石油和天然气属于有机化合物吗?棉花和染料是不是有机化合物呢?”这样的提问不仅太过频繁,还失去了提问教学的意义,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思考问题,致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化学教师,就一定要充分把握课堂的全部细节,通过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促使双方在互动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构建双赢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崔金凤.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提问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

[2]陈静,蔡文联,陈裕森.高中化学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观察[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

[3]陈丽卿.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8).

[4]丁刚.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

[5]丛建华.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6]李名成.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2).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福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有效性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