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阅览室 花木皆可读
——“语文花木拓展课程”开发初探

2017-08-07 23:44汪建生
关键词:花草树木花木语文课程

汪建生

(浙江省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天地阅览室 花木皆可读
——“语文花木拓展课程”开发初探

汪建生

(浙江省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花草树木(以下简称“花木”)是学生很熟悉的事物,是很有价值的语文拓展课程资源。“花木”拓展课程主要以校园生态环境中的花草树木及其四季变化作为学生进行语文听说读写活动的主体对象,通过课程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花木及其四季变化,收集与积累文学作品中花木描写语段,阅读以花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文章和读物,学习花木文章的表达方法并练习写作;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关花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花木课程 拓展阅读 综合素养

一、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中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

杭州市×××小学依山傍水,是一所特别精致的花园式学校。通过几年对“最美校园”的打造,不仅有地面花坛,还有屋顶花园,校园四季满目葱绿,繁花似锦。

“树”通常是自然、绿色、生命、向上、希望的象征,“花”则象征着美丽、善良、和谐、幸福。为了充分利用校园花木资源,挖掘校园文化,发挥花木资源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笔者结合自己任教的班级和语文学科,尝试开发了“校园语文花木拓展课程”,旨在以花木为载体,去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走进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

1.在语文花木拓展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杭州、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学会与人合作。

2.拓宽阅读面,认识花木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古今中外花木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独立收集相关花木文学作品、著作等资料,能初步鉴赏相关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初步掌握学习花木文章的阅读、写作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5.能留心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6.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通过开展诵读、欣赏等综合实践活动,增加积累,增强语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课程的教材开发与安排

序号内容备注1语文教材中的花木文章阅读总结写法2现代文中的花木文章阅读比较阅读3古诗中的花木赏读朗读与欣赏4现代歌词中的“花木”欣赏融合音乐学科5现代诗、儿歌、童谣中的花木诵读欣赏与尝试创作6校园参观,花木介绍融合科学学科7校园花木观察与日记写作指导观察与写作方法8花木的语言阅读(象征意义解读)小组合作交流学习9花木的神话故事、童话、寓言故事会10对联中的花木融合书法学科11歇后语中的花木小组分享12花木格言、字谜、字源探究探究性学习13花木哲学启蒙结合(四年级下册)《花的勇气》教学14名人与花木的故事读书分享会15爱护花木提示语欣赏与创作综合实践活动16四季花木摄影作品欣赏融合摄影、美术学科17参观吴山花鸟城融合科学学科18花木诗文诵读比赛诵读比赛19花香换书香活动春天读书会20桂花节语文综合活动学校桂花开得最闹时举行21杭州植物园、花圃参观融合科学学科22太子湾赏花(樱花、郁金香)综合实践活动23校园花木种植、美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24校园最美花木拍摄活动融合摄影、美术学科25名画中的花木阅读与欣赏融合美术学科26拓展课程成果展示(资料汇编、学生习作编印、学习成果展示,等等)展示与评比

四、课程的编排特点

1.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语文花木拓展课程,着眼于学生身边的花草树木,在内容的编排及活动形式上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课程内容丰富,引领学生阅读大自然中的花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花木,阅读语言艺术形式中的花木;活动形式多样,既有实地观察,又有动手种植;既有美文诵读,又有故事分享,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金秋十月,校园丹桂飘香之际,我们班级结合读书会开展“桂花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坐在桂花树下赏桂花美景,品桂花美文,吃桂花美食,写桂花佳作,学生特别感兴趣,给他们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2.拓展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语文花木课程重视教材内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花木主题文章的阅读量,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语文意识,自觉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从而使“小课本”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大天地”。孩子们不仅养护花木、观赏花木、研究花木,还读花木的文章,写花木的日记,更以花木拓展课程演绎着语文与学科的融合,并陶冶学生的情操。如结合教材林清玄的《桃花心木》的教学,拓展阅读了林清玄的《百合花开》,文章语言朴实,故事形象鲜明,借物喻人的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

3.语用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地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并明确地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花木拓展课程从学生和生活出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如在花木故事会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花木文章的阅读中,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每一次花木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强语用实践,充分体现语文味。

4.体验性

语文花木拓展课程重视学生的课程体验和反思性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有联系的阅读生活。如围绕“一花一世界”主题规划的课程生活,我们期待能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收获:体验花的生命成长历程,从不同角度了解大自然中的花;以《花的勇气》为基地文本延伸三个维度的拓展阅读,分别是“花”的主题维度、借物喻人的写法维度和作家(林清玄)与作品维度;围绕“花”进行艺术体验,如绘画、摄影等,感受并创造艺术之美;最后以《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的阅读结课,进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哲学启蒙教育。

五、课程实施的效果

1.培养观察能力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写,有话想写。法国著名学者贝纳尔说:“良好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天赋的才能。”语文花木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的花草树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同时也是最容易熟视无睹的。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培养学生观察花草树木的兴趣和习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教师从两方面去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第一,要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只有抓住花草与众不同的地方写,写出来的文章才生动形象。第二,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观察的顺序一般有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2.指导写作方法

校园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是学生习作的源泉。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一前提下,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增长见闻,丰富感受,练习表达。第一,阅读课内教材中相关花草树木的文章及片段,如四年级下册教材中《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花的勇气》等文章里都有对花的描写片段,而且写得都很美,但手法各不相同。第二,阅读课外书籍中相关花草树木的文章及片段,让孩子们交流与分享。第三,坚持写观察日记,定期开展专题写作交流评比。写观察日记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习惯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从而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3.提高审美能力

观察校园花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校园花木虽然看似平平淡淡,实际上却蕴藏着无限的美丽和数不尽的启示:春天,杜鹃不惜呕心沥血,月季尽展花容月貌;盛夏,雨打芭蕉清新悦耳,风摇栀子清甜淡雅;秋日,两行银杏,黄叶满地,几株金桂,香飘万里;寒冬,松柏傲霜绿依旧,山茶如火雪中开。如果我们能以欣赏的眼光去捕捉生命的美丽,以科学的态度来介绍花木知识,必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如在校园“最美花木”评价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写观察日记、摄影等活动,让同学们捕捉各种花木之美,挖掘各种花木的美好含义,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4.完善人格品德

语文花木拓展课程的学习,不仅引领学生到更宽广的学习天地中去学习,获得知识,获得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完善学生的人格品德。学习花木课程,秉承花木精神,获得人生智慧。人的成长,犹如一棵树一般。微风清徐,一粒种子飘落,扎根泥土,吸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发芽吐绿,抽枝,茁壮,用绿荫回报大地。有理想信念的“尘世浮华,我只愿像一棵树一样,扎根于大地,向着自己渴望的天空,张开怀抱,随风舞动枝叶,看冬去春来,看云卷云舒,沉默着高傲”。有鼓励祝福“生如果树,在风雨中成长 ,在阳光下开花,繁花落尽,硕果累累,花季烂漫。雨季的忧伤,随着年轮的渐渐淡忘,沉淀于心的,一半是对美好的追求,一半是对残缺的接纳”。人的一生也如同花的一生——成长,美丽绽放,静静地孕育种子 ,回归土地。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世界,也都和万物一起拥有一个共同的世界,共同的世界美好了,每个人的人生才美好。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在身旁这棵小树上。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和我共享阳光雨露,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歌声伴着读书声,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校园语文花木拓宽课程与学校的成长、师生的成长相依相伴。

责任编辑:符 敬

附件1: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三年级至六年级各册教材花木描写整理

续表

猜你喜欢
花草树木花木语文课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去露营吧
爱护自然,让环境更美好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爱护花草树木
花草树木怎样过冬
花木笺
唠叨的妈妈
爱找茬的老师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