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耿马勐简“黄衣阿佤”

2017-08-09 15:43杨茂芳
云南档案 2017年7期
关键词:大寨佤族男方

■ 杨茂芳 文/图

探访耿马勐简“黄衣阿佤”

■ 杨茂芳 文/图

本文作者(左三)和作家许文舟与黄衣阿佤留影

一生要结“三次”婚

初次听到一生要结“三次”婚,深感不可思议,并暗暗思衬:这分明是在怂恿朝三暮四,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热情好客,通情达理,靠养猪种茶供出了两个女大学生的李光兵大嫂为我们解开了谜底。

大寨“黄衣阿佤”年轻人谈情说爱别有一番情趣,小伙子一旦看中自己喜欢的姑娘,每天晚上就会到她家帮干活,舂碓、拉磨、挑水无所不做,在干活过程中相互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密切融合。在这期间,其他小伙子也会来串门,姑娘们有着足够的挑选余地,最终选择品行端庄、身强力壮、勤劳勇敢的小伙子作为自己的白马王子,别的小伙子便会自动友好地退出另寻意中嫦娥。

双方感情成熟后,男方家找媒人给女方家送烟,开通男女两家婚姻之路。男方向女方送烟后,经双方父母同意,即可杀鸡宰猪请亲戚朋友来吃“小酒”,以示订婚。吃过小酒,男方就去女方家吃住,帮姑娘家做农活。这便是第一次结婚。

吃“大酒”日子,由女方父母根据家庭劳动力,即男丁状况来定,女方家庭劳动力多,吃大酒的时间就快,女方家庭劳动力少,吃大酒的时间就要延长。原因是:吃了大酒,男方可将妻儿接回自家,不再在女方家从事生产劳动。吃大酒以前所生儿女不算男方宗族。吃了“大酒”所生子女才算男方宗族。吃“大酒”由男女双方两家共同承办,同样要宴请亲朋好友来祝贺。吃“大酒”男方不再向女方送礼,理由是从吃“小酒”到吃“大酒”,男方已在女方家劳动了多年,可算作送给女方父母的礼物。这便是第二次结婚。

最后一次婚礼就是“割尾巴”,又称“打扫婚事”。时间一般在农历八月至九月两个月内举行,举办这次婚事的日子,要根据男女双方的属相和生辰八字,结合当地佤族的推算法来定,一般要在属相和运势最旺时节举办。举行割尾巴婚礼时间为3天。第一天过礼,当天女方在家门外的岔路口搭建临时简易新房,距离远近自行决定。还可将女方送回原来老家,再去老家迎娶,如果这样做,一年内男方家不宜起房盖屋。女方的临时新房盖好后,过礼那天女方就得住到新房里,等待第二天男方去迎娶。迎娶新娘前需由当年的媒人先去说亲,待媒人将事情商定后,男方才可正式去迎娶。男方迎娶新娘需有四个老人和一对未婚男女(伴郎伴娘)。需带两块肉,两瓶酒,一斤谷子或者米,茶叶一包,黄豆半斤,钱凑足吉利数字,带着这些东西去祭奠神灵。祈求男女双方平安幸福,家庭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临时搭建的新房婚事过后方可拆除。结婚仪式当天,村子里比较有威望的老人唱婚姻祝福语:“老鼠要有洞,小雀要有窝”。意思是“人一生要有个美满幸福的家”。男方迎娶女方当日,需带上烟酒、肉、茶叶、四对蜡烛等礼品,请僧人念两次经书,方可迎娶新娘回家。在迎娶新娘回家的路上,要向新郎新娘抛洒米花、茶叶、红花,以示祝福和驱走不吉祥的东西。新娘娶回到家后,新郎新娘先到寨子里的寺庙滴水积德,然后新娘背上竹篮和砍刀到山上背一篮新柴回家,昭示女方一生勤劳持家,初心不变。婚礼仪式结束后,新郎和新娘同吃一碗“同心饭”、同吃一块“同心肉”,表示恩爱到老、至死不渝。这个场景会使能够幸运举行最后一次婚礼的老夫老妻在回忆共同走过的美好时光中热泪盈眶,让参加婚礼的人从中体味感悟忠贞不渝、白头偕老的真谛。

黄衣阿佤的竹筒舞

“打歌打到太阳出,吃饭吃完两块肉”。举办婚事的三天内,天天打歌、喝酒庆贺到天亮,在男女双方的新房里念经一直念到第三天。如果男女双方不在世,他们的子女同样可以为父母亲举行“割尾巴”婚礼,父母没有举行最后一次婚礼,子女也不能举行最后一次婚礼。

文化元素有多重

与李光兵大嫂相比,张从新老哥的性格更内向一些。这位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一直在大寨村任兽医技术员的黄衣阿佤汉子,对本民族的文化元素有着深刻的感悟和了解,滔滔不绝的叙述,就像拉家常一样。

大寨村的“黄衣阿佤”居住于耿马大青山中段半山坡,寨子依山而建,北为大青山,南为老厂山、帕空山,西为斜靠山,东为草坝山。山上居住的多为汉族,山下坝子居住的多为傣族,寨内佤民族与汉族交错杂居。地处南汀河南畔的村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有小寨山水塘,南有甘塘子水塘,西有小街子水塘,塘水四季不干。这样,地形地貌形成一个三角地带,每个角都有一个水塘。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除了佤民族自己的宗教习惯,还信奉小乘佛教,和傣族一样每年过泼水节。

“事故发生时,我也在厨房里,刚盛出一盆菜汤要往餐厅里走,没想到幻幻一头闯了进来,正好撞上了我,就这样我手中的汤碗就砸在了幻幻的头上和身上。她的右半边脸包括耳朵都起了水泡,右边的胳膊也有不同程度的烫伤。当时我们都吓傻了,医生说需要住院一个星期。”

大寨黄衣阿佤服饰最显著的特征是穿土黄色衣服。未婚女子穿裤子,已婚女子穿筒裙,耳坠大银环。黄衣阿佤的衣服全靠自己手工织布制作,每家每户有原始的纺织工具。在过去,黄衣阿佤除了从事日常农事生产活动外,还大量种植黄棉花用来织布做衣服,现在从市场上买来棉线织布制作衣服。先将买来的棉线染黄,其用料是:黄土、玉米面、饭豆、茶叶,将这些染料放入大铁锅里煮透,再放入棉线搅拌,使棉线着色均匀。棉线染好色后取出放在清水里洗干净,挂到竹竿上晾晒,干后理顺织布做衣服。每户人家都自己织布做衣服,做衣服的工序挺复杂,衣领和边角装饰精致独特。鉴于做工成本高,在过去逢年过节才穿黄色新衣服。

大寨村黄衣阿佤的饮食与其他地方佤族有很大的区别,主食以大米为主,无论男女都喜欢饮酒、喝茶,凡有来客必以酒相待,家家户户都会酿酒。日常生活除了肉类外主要以野菜为主,饮食口味主要以麻、辣、酸、苦为主。“红生”是黄衣阿佤的特色菜,是杀年猪或是平时宴请亲朋好友的上等菜肴。选身体健康且肥嫩的猪来宰杀,宰杀时要将猪血全部堵在猪体内,不让流出体外,再用干稻草慢慢的烤烧,等猪皮烤烧至熟、黄为止,然后用清水将烤过的稻草灰浇湿,把湿透的稻草灰均匀地抹在猪身上,让温度很高的湿稻草灰慢慢蒸烤整个猪体十分钟左右,再用清水将猪体冲洗干净,用刀取下整个猪体黄嫩的猪皮。这时候,猪皮已经在高温下熟透了,衔在嘴里咀嚼,鲜嫩清香。这是制作“红生”的头道工序。二道工序是剖腹取出已经蒸熟的猪血放在盆里,将猪胸膛脆骨取下,在砧板上剁碎放到锅里炸脆,再用盐桕舂细备用。最后一道工序是将猪肝和猪肾用油炒熟切细,将猪胆放在火炭上烧煳泡进开水里,猪皮切成或粗或细的条状,进餐时将切好的猪皮、舂细的脆骨粉、切好的猪肝猪肾和泡好的猪胆水、佐料、猪血搅拌在一起即可食用。所需佐料为:精盐、味精、花椒粉、干芫荽粉、炒过的干辣椒面、野芫荽和香蜡疗。食用时饮适量当地佤族群众自制玉米小甄酒,食味更佳。

黄衣阿佤常年必备的菜是在陶罐里腌制酸竹笋,每逢七、八月份野竹笋破土疯长的季节,结伴到山上砍竹笋回家腌制酸笋。邻里之间相互帮忙,直到每家都腌制了酸竹笋为止。“酸耙菜”也是当地佤族招待宾客最有名的菜,“酸耙菜”的制作很简单,任意选几种蔬菜,加适量腌制酸竹笋放在锅里煮熟,然后再将备好的花椒、辣椒、野芫荽、酱油、味精等佐料放入搅拌即可食用。除了“红生”和“酸耙菜”,“鸡肉烂饭”等也是黄衣阿佤的特色菜。

开心

茶与黄衣阿佤的生活密不可分,盖新房举行贺新房仪式送礼少不了茶。贺新房由家长领着全家老小,每人带上礼品从外面进入房内,礼品有水酒一缸、糯米饭一锅、茶叶一包、盐巴一块等。订婚要送三次“订婚礼”,佤语叫“都帕”。第一次,送“氏族酒”六瓶,不能多不能少,另再送些茶叶、芭蕉之类的食物,数量不限;第二次,送“邻居酒”,也是六瓶,表示邻居同意并可证明这桩婚事;第三次,送“大礼”,即“开门酒”,只送一瓶,是专给丈母娘放在枕边,晚上为女儿祈祷时喝,“送大礼”女方家的亲戚朋友要到齐,要杀大公鸡、煮鸡肉烂饭,宾主吃喝畅谈,最后商定结婚日期。送“结婚礼”(佤语“结拉”)礼品中少不了一斤茶叶,举行婚礼(佤语“汝戛包”)要给前来吃酒祝贺的人送礼物,礼物中一定要有一碟米、一包茶叶、一块盐巴,礼物只能是单数。由此可见,黄衣阿佤礼尚往来少不了茶叶。

黄衣阿佤的喝茶习惯有“浓茶”、“苦茶”、“铁板烤茶”和“擂茶”等。喝“浓茶”是佤族的一种嗜好,冲茶方式很特别,要先把茶叶放进小铁锅里炒至焦煳,再放入水煮十多分钟,然后倒在土碗中饮用。初饮时感到苦涩难咽,过几分钟,一股甜味又回荡口腔。喝浓茶可长时间解渴,黄衣阿佤外出劳动或远行归来,都要煮“浓茶”喝。“苦茶”,要用一口大砂罐煮,若无砂罐也可用大茶缸煮。茶叶一般用粗制绿茶,或自制的大叶茶,煮一次放一两左右。在火塘上像煮菜一样慢慢地煮,煮到罐中的茶水仅剩下三五口、茶浓得几乎成了茶膏为止,喝苦茶把罐抬起来喝,喝上半口也就足够解渴了。这样煮出来的苦茶,色如煨出来的中药汤,喝时虽然很苦,但喝后觉得清爽,它对气候炎热、远离寨子到田里干活的族人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铁板烤茶”佤语叫“枉腊”,是一种与烤茶相似,但又别具一格的饮茶方法。首先用烧水壶将泉水煮沸,再用一块薄铁板盛上茶叶放在火塘上烤,致茶色焦黄闻到茶香味后,将茶倒入开水壶内煮。这种茶水苦中有甜,焦中有香。“擂茶”是佤族古老的一种饮茶方法。即将木擂缸擂好的茶叶加入姜、桂、盐放在陶罐内煮透后饮用,有清热解毒,通经理肺的功效。至今佤族仍保留这种古老的饮茶方法。

两个民族相融合

佤族是一个在祖国西南边疆分布较广的民族之一,除阿佤山中心区的沧源和西盟两个自治县外,在德宏州梁河、保山市的腾冲、普洱市的澜沧、孟连和临沧市的永德、镇康、凤庆、耿马、双江等县,都有佤族分布。

永历帝朱由榔逃往缅甸时,在偏僻荒凉的阿瓦山寨住了一宿,淳朴善良的佤族子民热情款待了这位不速贵客,临别前“皇帝”将已经被逃亡沿途的荆棘撕划得纷纷扬扬的龙袍撕碎,一户一块赐予子民。从那以后,大寨村的佤族男女老少就喜欢黄色,“黄衣阿佤”的美称就这样叫开了,这是口传民间的野史,大可不必往心里去。

关于大寨村黄衣阿佤的来历,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乡大寨村张从新夫妇,一边泡铁板烤茶,一边告诉我们:“我们是中国佤民族唯一穿黄衣服的佤族群,我们的祖先一部分是军烈迁徙到此的佤族支系,一部分是清朝乾隆年间随宫里雁前来悉银厂护矿、从缅甸佤城波龙山一带迁来的‘桂王遗种’”。

采摘大树茶

本分老实的张从新,如今是勐简乡兽医站临时工兽医技术员。1982年初中毕业当勐简乡财政所助征员,两年后,被推荐保送到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学兽医,吃周转粮,经济上政府补助。1986年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在勐简乡兽医站工作了两个月,后因为与站长性格脾气不合,一怒之下离职回家。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如获至宝,说:“从新,你回来就好,这几年牲畜病多,猪啊鸡啊死了不少,牛也死了很多。你来搞村兽医员。”那时候,村前寨后大路边到处是死猪死鸡和死牛烂马,臭气熏天,路都过不通。大寨的黄衣阿佤,供孩子上学靠卖猪卖鸡,购买油盐酱醋烟酒靠卖猪卖鸡,社会应酬送礼靠卖猪卖鸡。猪鸡牲口不顺,村民们的日子就难熬,张从新就背着药箱风里来雨里去,全村11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家家户户的畜圈都有他的脚印。猪屎牛粪粘两腿,早出晚归忙不停,一干就是27年。2013年隆冬,张从新进勐简乡兽医站当临时工兽医技术员。

勐简乡大寨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县城北部,距离勐简乡政府17公里,距离耿马县城85公里,距离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孟定镇约35公里,距离缅甸北部重镇户板、滚弄分别为15公里和24公里,到缅北重要商品集散地腊戍196公里,到缅甸首都仰光1197公里。

张从新老哥说,据老辈人讲,大寨黄衣阿佤是与“班莫”佤族(“根据地”或“原始村寨”之意)一起迁徙来的,即由佤族中心地北上迁徙。有一次大家一起北上打战,打完战大家又原途返回。途中在名叫“门歇”的地方休整时,部分弟兄要清洗战刀,先走的弟兄对他们说会留下路标,以拴草、砍芭蕉树或刻树皮等作为标记。而随后跟来的佤族弟兄(也就是后来的大寨佤族先辈)看见前人所砍的芭蕉树已长出来一大节,以为前边的人已走得很远,无法追上,也无法和他们联系,就停留在一个叫“耕细噢”的地方,开疆垦荒、扎营定居。长辈们说,那个“耕细噢”地名就是后来的“干塘子”,也就是现在的“永定”即“大寨”的所在地。大寨名不虚传,曾居住过上千户人家。

定居在“耕细噢”的佤族同胞,英勇善战,曾被其他民族誉为“不怕死的佤家尖刀”。随着“耕细噢”势力的强大,大寨佤族影响力逐渐扩张到镇康的军赛、木场和永德的崇岗、大山等地,故有“汉、傣官家佤家兵”的说法。意即:不论是汉族还是傣族,虽然得事做官有钱,但他们需要招兵买马特别需要佤族兵来武装和保护自己。因为佤族先天擅长串山打猎,具有野外伏击或猎杀各种动物的潜在本领,顽强杀敌的斗志和毅力是其他民族无与伦比的。有史以来,大寨村各民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互依存、相互尊重信任、彼此“世代相互支援”的友好情谊。

早年间,大寨是总管,大寨的历史比耿马县城长。古代叫“犀牛大寨”,俗称“千家寨”,寨子和缅寺建在色树林的山顶背面,十分气派。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使得大寨成为一块风水宝地,同时也因其险要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大寨佤族所属的勐简乡,北与镇康县军赛镇隔南汀河相望,南与耿宣镇相邻,东接勐撒镇,西为孟定镇。大寨佤族生活在汉傣包围圈中,加之历史上大寨佤族与傣族之间政治上的宗亲关系密切,历来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因此,黄衣阿佤的文化渗透着诸多傣文化的因子,同时受“桂王遗种”的影响,还呈现出汉文化的特性。显而易见,佤族文化、汉族文化、傣族文化汇合与碰撞,推动佤族文化向前发展,形成黄衣阿佤的独特文化。

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前往考察探究,尤其是与劳动生产息息相关的传奇式爱情和婚俗,绝世无双,被国内外媒体广为流传。

穿越深邃悠远的历史时空,刀耕火种、只种粮食自给自足的原始农耕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橡胶、甘蔗、茶叶、香蕉、木薯等经济作物和劳务输出。全村有一千多人在外打工,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一位在北京打工的小伙子,还娶俄罗斯姑娘做媳妇。男女老少穿着时尚,本民族服饰不断创新发展,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第九届“青苗节”勐简大寨分会场,《天上的太阳红彤彤》《美丽的雪上姑娘》《走进新时代》《太阳出来照四方》与《阿瓦人民唱新歌》《为什么坝区绿油油》《五谷丰登》《佤山酒歌》交相呼应,优美的舞姿合着动听的旋律,橙鲜的舞台飘动着洁白的哈达,狂野豪放不失柔情似水,黄衣阿佤在传承文化瑰宝中融入时代潮流。

猜你喜欢
大寨佤族男方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男方拒不配合,婴儿出生证明能办理吗?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自制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过去的苹果
女方有第三者,离婚时男方能否要求女方过错赔偿?
小孩非亲生,女方出走后男方可否把小孩送福利院?
大寨精神新启示
郭凤莲:我是大寨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