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培:让干群凝心聚力的“吸铁石”

2017-08-11 23:37张璐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7期
关键词:吸铁石沟村猪仔

文/张璐

石明培:让干群凝心聚力的“吸铁石”

文/张璐

【我的民情日记】

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再次来到村民胡昌建家,发现800余头小猪仔被饲养得很好。这意味着历经8个多月生猪寄养扶贫项目终于落地,实现了项目业主、村集体、贫困户三赢。聊天时,胡昌建向我保证年底定能兑现4万元生猪寄养扶贫资金,我心中十分高兴。相信石盘沟村的明天会更美好!

2017年7月2日,石明培一大早便来到村民胡昌建家,等着温氏集团将生猪拉进村给村民寄养。上午9点,满载生猪的货车终于进村了,看着810头小猪仔投放进一排排崭新的圈舍,胡昌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石明培也是内心激动——解决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最让他头痛的问题,而现在村里终于有了上规模的养殖项目,不仅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农户”的生猪寄养模式,还成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促农增收的新路子、新模式。

石明培是遂宁市大英县人社局2015年7月选派到玉峰镇石盘村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石明培带领村内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摸清全村基本情况。为保和谐稳定,他入农户察民情、化矛盾解民忧;为村子发展,他多方奔走“化缘”,拉项目搞建设……他就像一块吸铁石,将干部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

建强班子筑牢村基层堡垒

“基础设施差”是石明培到村后的“第一印象”——没有文化室、卫生室,村办公室狭小、简陋,缺乏电脑、打印机和网络等设备。

上任后,石明培便把改善村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当务之急。有人对此不理解,认为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修活动室是自加负担。对此,石明培一面向联系帮扶县级领导、人社局领导、卫计局领导汇报情况,申请资金;一面努力做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只有阵地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才会强。经过多方争取和努力,资金的问题有了着落,思想的问题也解决了。

2015年10月,新的村级活动阵地破土动工。仅用了5个月时间,办公室、卫生室、文化室、农家书屋、广播室、老年活动中心、会议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等一一完工,还配备了电脑、健身器械、娱乐设备设施,实现网络、移动基站、自来水全覆盖。

“村组织的作用发挥好了,才能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扶贫攻坚工作,村两委班子战斗在第一线,班子的能力建设最为关键,针对村两委班子合力不强的问题,石明培有着深度的思考和成熟的思路。

作为“第一书记”,石明培时刻不忘起好表率带头作用。他走遍了石盘沟村的家家户户,询民情、访民意、问民需,并充分利用讲党课、农民夜校培训等时机,从交心谈心入手,从工作磨合着力,以建章立制固本,有效激发了村“两委”的内生动力。

石明培清楚,扶贫工作的持续,还需土生土长的村干部成长起来。他这个“第一书记”应当为石盘沟村带出一个富有战斗力的班子,“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换届选举,配齐了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监事委员会班子成员,并将2名返乡创业优秀人才吸纳到村干部队伍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太需要这样的致富能人带头示范了。”目前,村三委班子的整体战斗力显著提升。

班子筑牢了,硬件设施齐全了,石明培又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学、农家书屋、农民夜校等优势,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法律讲堂、科技普及、就业培训、社会保障、村规民约、农村综合整治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参与积极性和自觉性。“只有村民思想转变了,素质提升了,脱贫发展路才能走得更顺。”石明培说。

看到群众生猪养殖场效益良好,石明培(左一)笑逐颜开

让村民“抱团” 走产业发展新路

按照石盘沟村三年帮扶计划, 2016年脱贫28户79人,2017年脱贫20户54人,2018年脱贫9户21人。但石盘沟村早年并没有规模化产业,家家户户自给自足,种植的都是传统农产业,靠天吃饭、产值低、附加值低,照此发展下去,脱贫之路艰难。石明培深知必须团结村民另谋路子,走产业发展之路,脱贫才有“造血”功能。

如何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找到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石明培想到,虽然基本上每家农户都有养猪,但多是自产自销,做大做强很困难,且收入不高,何不召集大家“抱团”发展,共同养殖?一旦规模化,产出高,还能分红。

石明培了解到,村民胡昌建早年经营过小型养猪场,养殖经验丰富。于是,石明培建议对方做“业主”,修一个大型猪圈,发展成为脱贫示范项目。在一番举例子、算细账后,胡昌建动心了,不仅如此,他还把在外务工的两个儿子叫回来一起干。2015年,胡昌建开始着手修建养猪场,次年第一个养猪场投入使用,养了200多头小猪仔,迈出了规模化养殖的第一步。随后,石明培多方奔走,拉来了温氏集团生猪寄养扶贫项目,帮忙筹资15万元,又一次修建大规模的现代化猪圈,也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这批小猪仔我们只需养190天左右,到期后公司会进行回收销售,不愁找不到市场。”据胡昌建介绍,他作为扶贫项目“业主”,每年向村委交纳4万元寄养扶贫资金作为村集体经济,用于脱贫攻坚。加之这批猪仔正好能在年底卖出去,按照市场价格推算,除去饲料、疫苗、人工等费用,每头大概能有200元左右的利润,收入还是相当可观。

经过胡昌建的牵线搭桥,还有很多村民先后修建养猪场。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于壮大集体经济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目前,全村有养猪专合社2个,养猪家庭农场1个,养猪大户4户,生猪养殖形成规模化发展。“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只有依靠‘短平快’的产业才能让贫困村、贫困户短期内实现脱贫致富。”石明培说。

除生猪养殖之外,村上还推行鼓励养殖鸡鸭,按数量给予饲养补贴。从2015年10月开始,石盘沟村对贫困户产业发展实行激励机制,出栏肥猪每头奖100元,家禽养殖10只以上每只奖5元,种地每亩每季奖励25—30元。4组村民徐厚光就尝到了甜头。“我去年养了300多只鸡、鸭和鹅,每只有5元的奖励。准备拿这些钱再买些鸡、鸭、鹅!”徐厚光拿着县人社局补贴的1500元养殖鼓励金笑着说。

最近,石明培又给村上带来了好消息,通过向县上申请落实,计划在今年9月投资55万元发展100亩血橙产业,同时发展50亩油牡丹产业,将有效解决撂荒地、缺劳力、无长效产业等问题。

“穷窝”变成“小洋房”

与石盘沟村办公室相隔不到50米的地方,是村民吴时珍的新房选址地。今年6月29日,这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机器轰鸣,运输车在施工地里来回穿梭,建筑工人汗流浃背地施工。吴时珍眼看自己未来的新房渐渐成形,脸上满堆了笑容:“现在就盼着早日完工,能赶快住进去。”

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作为石盘沟村异地扶贫搬迁新居聚居点,已经建立起一排排漂亮整洁的新房。

“2016年规划了3个聚居点,总投资230万元,贫困村民个人只缴纳2000元,户均不超过1万元即可入住。现在已有20户贫困户54人入住新居,还有7户贫困户的住房正在修建当中。”石明培说,以前村民居住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因此异地扶贫搬迁成了精准扶贫的重头戏之一。看着聚居点一天一个样,石明培也感到很自豪,觉得很有成就感。

转眼,3年帮扶计划已经过半。石明培说,今年计划脱贫的20户贫困户中,有外出务工的,有发展养殖业的,也有公益性岗位安置和政策兜底扶持的,保证了每户贫困户精准帮扶到位。

看着村子一天天的变化,石明培提振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在往后扶贫驻村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做一块‘吸铁石’,让大伙儿凝心聚力,为了脱贫致富的共同目标而不断奋进!”

(图片由石明培本人提供)

猜你喜欢
吸铁石沟村猪仔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旺了产业 富了乡亲 美了乡村
村里的集体产业应该由谁来“操盘”?——佛坪县银厂沟村尝试“连锁加盟”
陕西省宝塔区南市街道市场沟村 #疫情防控,我们在努力#
好玩的吸铁石
如何提高猪仔成活率
会破案的吸铁石
别了,半沟子
亮菌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我最喜欢吸铁石
吸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