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教育作用的探究

2017-08-13 10:08阿不都萨拉木托胡提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情感培养情感教育语文教学

阿不都萨拉木 托胡提

摘 要:语文是中等职校一门专业基础学科,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等。如今,中等职业学校更重视学生职业技术教育,而忽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变得可有可无,与社会大环境完全不符合。针对中等职校学生的道德文明建设,展开语文教学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教育作用进行探讨。中等职校情感教育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1],所以必须促使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教师帮助其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在学生中建立榜样意识,从而提升其道德品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情感培养

一、中等职业学校现阶段的情感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前中等职教中,教学体系十分不完善,道德文明课程往往非常少,学校基本不开设。中国传统礼仪、道德、文明与传统儒家文学密切相连,学生情感教育需要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传播文化知识,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修养。为此学生必须接受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定义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关注期间学生情绪、态度、情绪、信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总之,情感教育是充分尊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文化修养,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对周围产生正能量。逐步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成就个人人生梦想,使自己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中有觉悟、有文化的建设者。

(二)情感教育缺失

在中等职校中,职业学校教育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职业素质过关的技术人员,但目前在教学评估或学期总结中,却只用最直观的技术层面学习情况来检验教学效果,用这一结果作为参照,对于道德素质往往没有考核,学校很难形成一套整体完善的教学评估方案。正因如此,中等职校中的情感教育被衬托的非常薄弱,教师、校领导始终对其有所忽略,甚至在很多学校引起严重后果。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对《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中提到: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心理问题的是其已经扭曲了的人生观、价值观,明显是一个道德沦丧、社会情感缺失的典型案例。情感教育缺失是导致青年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教师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教育,那么许多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做好语文教学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学生就会感觉到周围人与事物的美好,同时变得富有社会责任感,自然不会做傻事。

(三)情感教学意义

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与个人修养需要中职院校每位教师的努力,因为其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都需要接受情感教育,其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调节其认知过程,促成这些学生健康且全面地发展,正因如此,加强情感教育意义重大。每当报刊杂志上出现一幕幕使我们心寒的事,我们就深深的感觉到情感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中等职校学生们,如药家鑫冷酷无情、李刚儿子嚣张撞人,能够看出,即使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同样是缺乏基本社会法律知识的,甚至沦丧了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这就是情感教学在整个教学体制中的作用。情感教育的意义是长远的,对于学生的意义往往是终身的,学生不仅自己终身受益,也会影响自己周围的人。

二、语文教育与情感教育

(一)语文教育基本内容

从古至今,人文教学一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它是我们真正的瑰宝。儒家思想,给我们奠定了社会道德教育的基础,这也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珍贵的内容却被学校教育忽视掉了。回想古代,擔任语文教学的往往是哪些文人墨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文学的痴迷。另外,古代凡是有成就者一般都是文学造诣非常高的人,这种人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而且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归结为:语文教育主要由文学认知教育、培养学生情感道德两部分组成。现在要想学好语文这门课不是简单的积淀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传统思想教育,是对传统道德理念的学习与理解。语文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无论是古代文化知识,还是现代诗词,都结合了文人墨客的心血,使得学生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思想更为开明,更注重自身内在修养品行的提升。

(二)为人师表

从古至今,言传都不如身教,教师既要言传也要身教,这对于学生情感教育至关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学生将教师当作可以模仿的对象。这种互相间的影响,有时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非常作用。古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自身素养如何提升也是一项重点内容。在中职学校中,学生年龄都不大,一般平均年龄16.5岁左右,是一个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往往盲目崇拜个人英雄主义,教师必须正面积极引导,否则学生很容易出现一个过激行为。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表率。鲁迅先生说“满嘴仁义道德做着猪狗不如的事情”,这样的教师是不能教出好学生的,有修养的教师师才可以教出好学生。

为人师表其实也是对教师的一种道德品质的考验,有时行教高于言教,特别是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在学生心里,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学生会在潜意识里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这份尊重恰恰源自从古至今传下来的中华5000年文明,所以教师必须提升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三)增加师生交流促进学生情感培养

如今中职教育很多情况都是学生在被动的接受着教师知识的灌输,实施语文教学还是存在很大难度的,而且学生一般文章理解水平还不是很高,找到这中间的平衡点非常重要。这也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不能向面对一个高知识水平的人讲课一样进行,因为那样学生根本无法听懂。这就是说,教师水平再高却不一定适合中职学生,所以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方式还有教学用语,必须使得自己的语言通俗易懂。教师应多创造一些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增进教师、学生间情感,进而对学生情感观念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师生情感是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建立的一种难得的情感,这不仅需要教师平时的努力,更需要学生对学生的体谅,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思想较为成熟,更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某些问题,而学生思想有时存在一定偏差,是需要教师及时矫正的,所以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交流促进学生情感培养。

(四)通过情景模式的构建引发学生的感情

文学作品往往容易使人产生共鸣感,因为其是一种容易让人深有感触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多创设一些情景联想,帮助学生去理解学生文学作品,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情感观念,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意义重大。如何创设积极向上的情景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理应不断加深教学方法改革,多借鉴成功经验,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找到话题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情景模式教学是一种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方式,在教学情景中,学生很容易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情绪,再加上教师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学生特别容易建立良好的情感意识,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语文教学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情感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学习传统文学作品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语文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文学作品认知提高基础上,更加侧重古典文学传输思想,促进学生构建道德理念,从而达到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志红.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10):33.

[2]覃东雷.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1,(8):23.

[3]胡伟.滋润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浅談情感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J].课外阅读,2011(11):108-158.

[4]王安逸.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5]李红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情感培养情感教育语文教学
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情感培养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儿童爱心情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