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2017-08-13 10:39高华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电子支付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高华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支付被人们广泛应用。进而在当前的高校内开设了电子支付这门学科的教学,并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主要就电子支付教学方法、电子支付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创新方法这几方面内容进行相关论述。

关键词:电子支付;教学模式;教学创新

近些年,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而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当前各高校内都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作为电子商务教学中的核心课程《电子支付》,其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互联网技术更新较快,致使互联网支付系统快速发展。所以,高校在电子支付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提升教学效果,为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校内电子支付教学方法探析

(一)传统电子支付教学方法

传统电子支付教学方法下,教师为教学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中被动的接受知识。进而以讲解、演示等方式将电子支付知识教授给学生,其中理论讲解占据主要地位。

(二)模块式的电子支付教学方法

而模块式的电子商务教学方法,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来开展教学。不仅如此,教学的方法也不在以理论为主,而是强调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培养,即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一手抓,为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提供有利的支持。

(三)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

模块式教学方法下是围绕教学模块的核心就知识的要点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点,明确当前学习任务后进行学习。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学生将更为准确的了解教学重点,对于知识的学习更为有利。

强调师生结合教学,课堂上不再以教师为主体来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灌输。师生围绕共同的教学模块来学习知识,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该教学方法能够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激发,对于能力的培养更为有利。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有效提高,主要是因为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下偏重于理论教学而言。模块式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手抓,进而全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升其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当前高校电子支付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金融知识匮乏

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其自身具有学科交叉特性。因而学习这门学科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例如,银行业务结算、货币等基础知识。而事实上,高校学生以学习为主,生活中应用该方面知识的机会不多,相应的知识的接触较少。而高校又未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课程,所以当前学生自身的金融知识掌握度较差。相应的在学习到一些有关金融网络支付、信息传递等方面知识时出现了理解困难情况。

(二)教学内容滞后于发展

由于电子支付是基于网络而开展的一门学科,所以互联网的发展对于该学科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正是因此,在当前存在教学内容滞后于实际发展情况。这为高校内电子支付学科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性。

(三)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

由于电子支付是一门偏重于实践的学科,所以传统的教學方法下知识是无法有效的被传授给学生的。换而言之,教学无法顺利的开展,教学缺乏实践性。

(四)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当前高校电子支付教学内容虽然将IT与金融知识囊括于内,但是与实际岗位的联系度并不高。致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无法有效的应用到工作岗位中,即岗位适应性较差。

三、高校电子支付课程教学创新方法

(一)进行电子支付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下与电子支付内容存在矛盾点,所以,当前高校教师在进行电子支付课程讲解时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善。可将模块式教学方法引入到教学中来,而后分别围绕四个模块来进行教学。这四个模块为理论要点下的模块教学、考证系统下的模块教学、亿万模拟软件下的模块操作性教学及实际应用下的模块某块教学。进而来全面的对学生进行电子支付理论与实践教学,全面的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成为社会所需的电子商务人才,让其能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真正的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由于电子商务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而当前高校内学生金融知识匮乏。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适当的为学生进行金融知识的普及,以为其相关知识的理解奠定下良好的基础。而为了使教学内容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尽量引用社会当下的案例,如银行卡欺诈案例。进而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多维度的思考、解决问题,以为其传授符合时代发展的、先进的知识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制定教学考评体系

由于电子支付本身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可一味的以模拟的方式授课。而是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知识的传授才更贴切于实际,学生的知识掌握性才更好。

于此同时,高校应建立教学质量考评机制。促使教师积极的参与到听课、评课中去,进而于这一过程中来吸收他人教学精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以此为基础来完善、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为提升电子支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知识的理解、掌握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结语

作为电子商务学科下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保证《电子支付》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教师要发散思维,结合当前金融网络信息的发展,对原有教学方法進行改进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可将模块式教学方法引入其中,进一步的提升电子支付学科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自主的来进行该学科的学习,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奠定下良好的基础。以帮助其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融入到未来的工作实践中,为其未来的工作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志胜,李彬.浅析电子支付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5).

[2]杨妮.基于网络的数字电子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分析[J].电子制作,2013(15).

[3]孙玉,史后波,陈香.《电子支付与结算》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5).

猜你喜欢
电子支付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普惠金融体系下我国电子支付发展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浅谈基于RFID的移动电子支付安全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