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2017-08-13 11:09冯小琴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探析生活化小学数学

冯小琴

摘 要: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改革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化的课堂中增加适应性,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基本途径,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模式和相关关系,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探析

一、基本途径分析

(一)从课堂环境入手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课堂环境比较单一,而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师生生活于其中,将课堂化作一个集体,用生活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外部条件,这种环境分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在生活化的小学课堂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的心灵上得到极大的安全感和认同感,有温馨的心理感受,从而对学生的行为和学习方法进行诱导:①将课堂的空间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全员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②将室内的色彩进行调整,重视软装饰的使用,可以尽量选择冷色调,在安静适应的环境中让学生能够平心静气的“生活”于其中;③在完成教学后,将教学成果物化,将心得体会在课堂中进行分享,激起学生的热情;④班级的额定人数不能过多,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如果校方有条件,可以开辟单独的休息区,为学生提供生活必须设施,例如图书,饮水机和音响等。

(二)从课堂内容入手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最大的一条就来自于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进行安排。基于此,我们就可以根据以上进行课堂内容上的改革,设计并实行新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设计一些符合儿童口味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①考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范围;②结合新课标内容,将学习目标融合进去;③将课堂内容设计的丰富多彩,与生活的多样性相结合。

(三)从学习方式入手

在传统的教学系统中,教学和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隔阂,但是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打破这种隔阂,倡导在生活中进行教学设计,体验数学的魅力和趣味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数学的思维方式,按规定的时期写好数学日记,将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事务用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让学生将生活中的习惯和数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生活,在生活中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养成生活化的方式。要做到以上思维方式,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指导,从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归纳方面进行改进,渐渐的形成自身的思维方式,经历一个再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将数学融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四)建立评价体系

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上,而不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上,让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从价值观和学习态度上有一个正视的过程。这种评价方式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多元化。在教学上,对待不同的学生要讲究不同的方式方法,在教学评价上也是一样,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尊重学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允许每一个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

2.要尊重学习过程。在新课标的推动下,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而是知识的探究者,在教师进行指导的前提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知识的发现和学习,所以,在进行课堂知识传授的时候,多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让学习的过程也计入考核中。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进行知识的学习,并获得应有的评价。

3.情境性。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学生在传统的评价机制下,只能是机械的记住知识,而在生活化的数学教育中,将情境实现与课堂,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教育,所以,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应该在相应的情境下进行评价。

4.多样性。在评价的方式上,不应该只有笔试这一项,教学方法的改革必定伴隨着考核方式的改革,在今后的测试中,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例如,在进行应用题的测试过程中,可以加入学生对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的考核,让学生将生活和数学相结合。

二、一般模式和关系

(一)一般模式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中,课堂模式和普通的课堂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别,基本上都是讲典型的数学案例进行分析,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数学研究。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精炼,运用适合的数学模型进行问题的解答;联系生活实际问题,解答数学问题;在数学中回归生活,通过实践理解问题。久而久之,逐步的将小学生带入数学知识日常化的过程中,达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育方式。

(二)关系

小学生智力处于引导發育的阶段,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数学的学习,就是可以让小学生以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认识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体现自己的生活价值观,从而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数学知识,数学思考,数学方式和数学态度来确定了数学中的语言,意识,能力和情感这四个方面。

1.数学语言。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显示,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的教育,比普通方式教育的学生对效率上的理解要丰富的多,可以说是数学的语言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2.问题意识。在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试验班级,学生们在数学的学习中遇到难点时会主动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在一些生活问题上,会主动联系数学方式进行解决。这种问题意识明显优于普通班级。

3.数学情感。在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班级,我们做了这样的调查,问题是:下节课你最想知道的内容是什么?实验班的学生大多选择问题是新学习的知识是怎样产生的,而非与上节课的有什么不同,这就表现出了实验班的学生在数学情感上比较丰富,喜欢举一反三。

4.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生活化教学实验班的学生往往会结合课上所学的内容进行推演,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解答,必要时会向教师求助而非放弃回答。

参考文献:

[1]罗晓林.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6(74):83.

[2]马红梅.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5(84):64.

[3]邹启凤.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J].读写算(教研版),2015,5(17):212.

猜你喜欢
探析生活化小学数学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