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2017-08-13 11:09张丽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有效运用新课程

张丽

摘 要:新课改实施背景下,要求高中阶段的教学需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为中心。而问题教学法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发展都极为有利,关键是还能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所以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有效运用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笔者以此为研究中心,提出了有效运用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法;有效运用

物理科目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理解难度较大,而问题教学方式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此教学难题。笔者通过对物理重难点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期盼心理,更好的学习物理科目,有助于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问题是思维与创新的前提,思维是由问题引发的,缺乏问题的思维是被动、无效的。学生发现问题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维的出发点,而分析与解决问题则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当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之时,便能勾起求知的欲望。现代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物理教学,重视的不是老师去提问,而是重视学生通过自主发现问题来学习,将问题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才能够循循渐进的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有千千万,起点却是一问,智者能巧问,愚者则只会笨拙的问。”由此可见,只有准确、适宜、恰当的课堂提问才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从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问题”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最重要的基础。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设计问题需坚持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设计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轻松的学习,所以,在设计问题之时,需依据教材内容,将其中蕴含的有价值的内容找出来,然后在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2.方向性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中设计问题之时,还需遵循方向性原则。即将问题设在学生易疑惑的地方,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勾起学生探究的想法。这样当问题解决之后,学生不仅会具有较大的成就感,还会逐渐喜欢上物理科目的学习。

3.难易适中性原则

难易适中性的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究、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条件。如果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会无法勾起学生的探究欲,反之如果设计的问题过难,又会让学生有知难而退的想法,很可能会让学生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有效运用策略

1.巧设发问环境

想要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需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发问环境,不仅能引发学生的提问动机,让学生积极的进入到物理教学活动中,还能让学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积极的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效掌握物理知识。因此,老师要重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问时机,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可以从两方面来做:其一,老师要注重课前备课环节,深入的研究教材内容,围绕教材重难点设计问题,同时,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重学生兴趣点的发掘,凸显问题的趣味性,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样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之时,教材内容的掌握才能更加简单。其二,老师要善于追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采取追求的方式,则比课前回顾、课后复习更为有效,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掌握教材核心的情况下,对相关问题进行追问,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物理知识点。

2.生活化设问

从教材中可以发现,物理中较多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设计问题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能将原本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学生常见的事物,通过生活化设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物理知识系统。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之时,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图片展示给学生:1.乘坐公交车之时,坐在哪个位置感觉颠簸程度最小,反之哪个位置颠簸性又最强呢?2.妈妈让司机爸爸系上安全带,为什么?这样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将生活化的问题设置融入到物理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的投入到物理学习中。

3.巧用多媒体设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被普遍的运用的各个科目的教学中。特别是物理科目,更适合将此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中,可以将原本难懂的知识、现象、公式等转化为直观、形象、更易理解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如果展示环节中再合理的融入问题,则可以让学生更乐于物理学习。比如在学习《离心现象极其应用》之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播放视频,同时抛出问题:在水平面上,如果用红绳系一个小珠子,让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此时红绳突然断了,小球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拉绳子的力度变大,小珠子又会如何?这样将视频与问题相结合起来,可以促使学生认真的观察视频,并从中得出结果并分析出思路。

4.探究性设问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老师如果想要发挥问题教学法的教学功效,则需格外重視问题探究设问环节,可以依据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留给学生合理的思索时间。比如:教師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小组竞赛、举一反三思等探究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明确教学中设计问题的原则,以正确的角度着手,给学生巧设发问环境,利用生活化设问、多媒体设问、探究性设问等多种方式,为学生的顺利学习奠定基础,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能力。

参考文献:

[1]蒋立城.问题教学法理论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5(11).

[2]滕绍波.课改后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有效运用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