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集体备课可行性分析

2017-08-15 10:44王钰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案集体英语

王钰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一个有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老师都忘了记笔记,听得入了迷。课后,人们问那位历史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这位历史教师回答:“这堂课我准备了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只花了15分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好的老师随时随地都要留心备课素材,为备好课做准备。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必然也无效。所以备好课比教学的其他环节更重要,要大力实施有效备课。

一直以来,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学校常规管理方面对教师的集体备课都有明确的要求,另外还有一些专家在相关论著中也提到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给了我们很多启发。面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网络环境来解决小学英语学科传统的集体备课中的时间不够、效率不高等问题呢?于是我们以“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英语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内容开展研究,我们设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我校英语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上网,就可以和其他教师交流教学思想、教学设计。

二、研究目标及理论基础

1.研究目标

(1)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集体备课要求和制度及有效模式,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管理。

(2)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出网络环境下有效集体备课的新模式。

(3)通过网上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更好地建设并利用好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2.基础理论和依据

1998年出版的《名校规章制度典范》规定:教师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勇于发表意见,虚心听取意见;浙江义乌市实验小学校长金孜红认为:学校应实行“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的集体备课制;邢台学院的朱丽梅认为:“开展集体备课,可以让多位老师就某一教学内容共同讨论,设计优化其教学程序,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以便能科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最大程度地掌握这一教学内容,从而达到灵活运用。”何克杭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出:通过有效整合的数字化环境,可以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

三、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与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培训教师。学校定期举办理论讲座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让我校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从而积极参与研究。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该研究运用校园网撰写教学设计等,教师可自行录入或从网络及相关资源库中下载等。英语组教师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分单元落实备课任务,主备老师上传教案后,其他老师自由灵活利用时间,开展网上讨论。通过实施,英语组教师确实感受到网上集体备课的好处,每个主备老师只要集中精力精心完成自己的备课任务,就可得到了集体智慧,克服了片面性,加强了备课组的团结和协调。同时,教师从应付备查的抄写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学生,研究教与学的实效。由于小学英语教师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他们需要“共享和合作”。集体备课这种“低负担、高效益”的合作方式更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三阶段制定相关制度,开展英语组集体备课。

(1)确定集体备课的时间、范围、成员和组织形式;

(2)明确集体备课具体要求;

(3)加强研究活动过程管理,做好工作记录。

第四阶段继续开展研究,反思总结。对方案进行调查、修改、补充、完善和反思,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写好研究报告。

四、研究成果

(1)初步形成我校英语教研组网络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即:备课组教师分单元实行个人备课——主备教师依据其他教师提供的资源和提出的意见进行二次备课形成共案——授课教师依据学情进行本班化处理形成的个案——教学实践——课后反思、总结提高——发布、共享。

(2)同传统的英语备课方式相比网络集体备课优势:

小学英语网络集体备课是传统集体备课方式的一种创新,它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避免了语言霸权现象,扩大了教研工作的辐射面,调动了参与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集体备课的效率。同时,也促进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校本教研的开展。

①开阔教师眼界,拓展教学思路;②营造研究氛围,提高业务能力;③制定教学方案,服务于教学;④减轻教师负担,增加工作热情;⑤网络反思开放,易于课后改进。

五、结果分析与讨论

1.主要结论

①初步形成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②节省了教师的时间;③实现了资源共享;④实现了优势互补;⑤实现了共同提高。

2.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目标

(1)通过网络集体备课形成了统一教案,但我校英语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特点对教案进行再加工,还有些教师并不按照统一教案去实施教学,没有真正将集体智慧的成果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使集体备课继续流于形式,不见实效。

(2)形成的教案往往成了教师教学的“标准答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都完全一致,从而使教学成了一种模式,扼杀了教师的个性、才智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郑福田.北京師范大学第二附中教学常规暂行条例《名校规章制度典范》,1998(4):353.

[2]金孜红.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载《教学与管理》,2003(35).

猜你喜欢
教案集体英语
我为集体献一计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警犬集体过生日
读英语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半张纸》教案
酷酷英语林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