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新动能

2017-08-16 19:24王运宝姚成二
决策 2017年6期
关键词:长丰县长丰县域

王运宝 姚成二

2017年5月,一份《长丰县由贫困县跃入百强县发展路径探源》的调研报告,放在了合肥市主要领导的工作案头。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做出批示:经过多年奋斗,长丰全县上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励精图治、顽强拼搏,摘掉了“贫困县”帽子,闯进了“百强县”阵营,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

今天的发展,是昨天奋斗的沉淀。从国家级贫困县到跃居全国百强县,是长丰崛起走过的“长丰路径”;圆梦百强之后的转型升级,则标志着长丰正在跨入优化发展的4.0时代。

站在百强新起点上的长丰,将怎样更进一步,在创新、转型、升级中闯出新路?《决策》记者深入长丰,从现阶段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中,探究长丰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让我们从县域经济的最好表达—经济指标的数字曲线切入分析。

“第一引擎”

“长丰要始终清醒把握所处的发展阶段,更加突出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把加快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引擎”,长丰县委书记许华对《决策》分析说,“坚持壮大工业经济,培育持久动能,才能让长丰经济的列车跑得更加稳健有力。”

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是第一支撑力。工业立县,是长丰总结多方面经验后的战略抉择。长丰决策者认识到,要想富民强县必须发展工业。这也是长丰县域经济保持发展持续力的第一战略。

站在今天的时间门槛上梳理发现,长丰县的主要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在加速度前行的快车道上。尤其是进入“十二五”以来,长丰更是跨入发展的高峰期。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长丰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均突破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50亿元。此后5年,长丰一直保持向上的强劲增长,在2013年,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2016年突破400亿元。

对于一个后发型县域来说,投资强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指标,“十二五”以来,长丰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都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上,从2011年开始,每两年跨越一个百亿台阶,到2016年达到470亿元;在工业投资上,从2013年到2016年,连续4年保持在200亿元以上的高位运行,从而带动长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跨越式增长。

统计显示,从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开始,持续每年以100亿元的幅度在递增,到2016年,达到897亿元。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即将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方面实现“千亿长丰”。这将为长丰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注入新型工业化的强大支撑力。

在工业强县的进程中,鸿路钢构、伊利乳业、万力轮胎、万和集团、荣事达电子电器等,一批知名企业枝繁叶茂,带动产业链从拉长到增粗裂变,进而带来产业聚集效应,也彻底盘活了长丰工业的大棋局。

统计显示,2005年—2016年,长丰的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财政收入等县域经济主要指标,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长丰县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10倍、20倍。长丰完成了县域经济的脱胎换骨,跻身全国百强县,进入县域发展3.0时代。

长丰县委书记许华对《决策》分析说:“进入全国百强县后,工业仍然排在长丰发展战略的第一位,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推动传统产业全面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带动县域经济的火车头。”

内与外的融合力

广东万和投資项目,是双凤开发区“抢”来的。

当时,双凤开发区捕捉到了一条重要信息:广东万和集团有外出投资的意向。第二天,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和招商人员立即飞往广州接洽。在双凤之前,万和已经考察了多个城市,双凤介入后,万和调整了投资脚步。

在此后半年的对接中,仅投资协议就反复修改了12稿。最终,广东万和集团投资10亿元,新能源热水产品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双凤。双凤开发区招商人员感叹道:这个项目是“抢招来的!”

对于长丰招商来说,这样的“抢招”项目并不少见。招商引资是长丰发展的第一要事,长丰县招商局负责人对《决策》介绍说:“全县各专业招商组及其成员单位和乡镇、开发区所有工作人员,每年至少提供招商信息1条,副职领导至少提供2条,主要领导至少提供3条。”这从方法机制上解决了“靠谁招”的问题。仅2016年,全县累计收集招商信息达7050条,其中有明确投资意向的招商信息5590条,规划投资额5亿元以上的项目信息173个。

进入经济新常态后,招商引资更加需要明确重点方向,更加注重招商方式转变,为此,长丰创新出“信息全员化、谈判专业化、落地包保化、服务精准化”的招商模式。正是对招商引资的紧抓不懈,中国南山集团宝湾国际物流中心、京东安徽区域总部、伊利乳业、万博电气等大项目先后落户,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招商引资的“叹号”。

招商只是第一步,项目要真正落地见效,平台载体至关重要。长丰借力发力,埋头苦干两件事。

第一件是突出“融”,坚持与“市”俱进。“城间县”是长丰的区位优势,推动靠近省会的南部地区率先发展,主动融入、等高对接合肥主城区,是长丰发展坚定不移的战略方向。长丰南部的双凤开发区、双墩镇、岗集镇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200多亿元。合肥北城已经集聚起30万人口,成为长丰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这是长丰下一步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的坚强基础。

但长丰不能只有一个增长极,着眼于县域经济的整体提升,长丰又顺势提出“双城双轴”战略:以合肥北城、长丰县城为南北两个增长极,以合淮路、合水路为双轴,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

第二件是强调做“优”,硬件软件双优化。在硬件环境上,2017年,作为双凤开发区建设年,全面拉开32条道路建设,概算投资13.75亿元。在发展规划上,立足千亿大双凤,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为打造最优软环境,长丰提出了“改革、服务、招商、引资”八字方针,把改革、服务放在招商引资之前。针对长丰南北狭长的地理特点,设立南北两个政务服务窗口,实现服务项目应进全进、清单化管理。同时,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改革后,审批服务项目承诺时限平均比法定时限减少50%以上,承诺时限减少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达65%以上。

改变效果立竿见影。2015年,投资55亿元的万力轮胎从洽谈签约到正式投产仅用10个多月;2016年,投资5亿元的乐卡五金项目签约40天即开工建设,不断刷新项目建设的“长丰新速度”。

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长丰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591.23亿元。在招商引资进程中,集聚起高端外资、优质民资、央企国资,全县70%的生产总值、80%的税收、80%的就业,来自招商引资企业。

这是长丰招商引资借用外力与改革创新激活内力的巧妙融合,在“内与外”的辩证法中,长丰积聚起跨入全国百强的核心力量。跨入百强后,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长丰又将演绎另一对辩证法,即低与高、有与优。

从有到优的辩证法

作为全国最大的钢结构及配套产品生产厂家,鸿路集团一直在向智能化产业链升级,“安徽省首个装配式钢结构保障房项目工程,采用鸿路集团装配式高层钢构住宅成套技术,实现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是真正的绿色循环低碳建筑。”鸿路钢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决策》,“鸿路集团正积极拓展智能停车、一站式钢结构及其配套产品等新业态。”

与鸿路集团一样,万力轮胎、荣事达等企业也纷纷按下“快进键”,在“低与高”的辩证法中,实现转型升级,向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延伸。

2016年11月,万力轮胎智能工厂在长丰投产,合肥迎来了首条完全意义上的工业4.0轮胎生产线,这也是国内首个全领域智能化、全流程自动化的轮胎智能工厂。在双凤开发区,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获得李克强总理的充分肯定,其“双创”模式及经验在全国推广。

这些知名企业转型发展的脉络,正是长丰传统产业“提升工程”的路线图。“十二五”以来,长丰运用高新技术,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提升优势产业的厚度。长丰县经信委负责人介绍说:“鸿路、万力、荣事达等一批知名大企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和生力军,吹响了长丰工业转型升级的‘集结号。”

如果说大企业“提升工程”是支撑长丰县域经济的核心力量,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则是点燃未来的新增长点。长丰县政府县长黄韡说:“在聚焦政策、聚集要素、聚合资源下,打造优质载体,搭建公共平台,培育新型显示、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全县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形成长丰未来发展新的优势产业。”

多措合力作用下,改变正悄然发生。软件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生物医疗产业园、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接踵而至。截至2016年,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7家;2017年第一季度,长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

结构优化的新“三级跳”

经过4年多建设,总投资突破100亿元的合肥宝湾国际物流中心,已经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不仅刷新了双凤开发区单个项目投资超百亿的记录,还填补了合肥市5A级物流企业的空白,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现代物流园,也将成为合肥建设现代物流产业体系的核心承载体。项目全面运营后,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上,年均税收10亿元以上。

2016年,京东商城安徽区域总部落户长丰,规划建设高度自动化的京东亚洲一号物流中心基地,为安徽电子商务运营提供有力支撑。这些产业项目的进驻,一方面可以优化长丰的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将带来产业链的上下游入驻,衍生出新的产业。

从农业占比超过50%,到工业比重突破60%,再到未来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比例提升,长丰正一步步实现县域经济结构优化的新“三级跳”。在这个持续向好的进程中,农业现代化同样走出新路,最具知名度的是长丰草莓。

2016年,长丰草莓种植面积达21万亩,产值达45亿元。品牌影响力更是逐年扩大,名列全国优质农产品十大知名品牌,被誉为“中国草莓之都”。在2016年第二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长丰草莓品牌价值被认定为31.53亿元,荣登安徽地理标志商标品牌价值之首,小草莓成为长丰的大名片。

“长丰坚持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农业,而是跳出农业抓农业,走出农村抓农村,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工业的发展反哺农业。”长丰县委書记许华对《决策》分析说,“通过以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增收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农业发展观念转变的问题,变过去跑田埂、跑田头为跑市场、跑高校院所。”

猜你喜欢
长丰县长丰县域
雪山上的白凤凰
雪山上的白凤凰
长丰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查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长丰县棉花缺硼症状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