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08-25 16:20张会平郭昕昊郭宁
现代情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影响因素

张会平+郭昕昊+郭宁

[摘要]在突发事件中,“满天飞”的网络谣言会引发“次生灾害”,严重影响政府的应急处置;大多数网民主动识别谣言,才能阻断谣言扩散的网络通道。本文运用计划行为理论、风险感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威慑理论,构建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网络渠道收集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网民的态度、社会资本,惩罚的确定性、严厉性和敏捷性显著正向影响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网民的社会资本显著负向其感知风险,网民的感知风险显著正向影响其态度。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谣言识别;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网络空间治理

网络已经深度融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然而,传播快、受众广的互联网也为编造、散布谣言提供了新的滋生土壤。在突发事件中,“满天飞”的网络谣言会引发“次生灾害”,严重影响政府的应急处置。例如,2014年关于“H7N9”的谣言、2015年关于“8·12”天津火灾爆炸事故的谣言、2016年关于“雾霾”的谣言,无不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国家通过修正法律、出台政策、加强监管等手段,从多层面、多方位进一步完善了网络谣言的治理体系,但是网络谣言传播行为依然十分普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新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60.3%的网民在转发新闻前不会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仅有25.7%的网民在转发新闻前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只有大多数网民具备了主动识别信息真伪的意识,网络谣言传播才可能得到有效抑制。

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问题,学者们运用仿真分析、案例分析、结构方程分析等多种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其特点、途径、机理、干预策略和治理对策。例如,陈晓剑等认为在突发事件的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谣言和真实信息交织在一起,增加权威信息在主流媒体上的发布时间和频次,能够减少网络谣言传播;翁士洪和顾佩丽以H7N9禽流感事件为例,研究了突发事件中微博谣言的产生机制,发现用户心理、信息性质、对事件关注程度、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是引发谣言的主要因素;朱晓霞等认为由于公众缺乏辨识能力对相关内容随声附和促使了公共危机伪信息的形成,并通过构建基于无标度网络的公共危机伪信息扩散网络,提出了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部门应采取的干预策略。

同时,已经有学者关注网民在抑制网络谣言传播中的作用。例如,翟玥等指出大规模的公众参与能使不实信息在传播初期得到有效抑制,并实证研究了突发事件中公众参与应对社会化媒体不实信息的意愿的影响因素。遗憾的是,目前还缺少关于突发事件中网民主动识别信息真伪行为的研究,笔者将这种行为界定为“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具体定义如下:突发事件中,网民从网络中获取信息时,会有意识辨别其真伪,当怀疑其可能是网络谣言时,会通过多种渠道验证其真实性的行为。这一行为具有主动性特点,是网民综合考虑自身利益、责任、道德等因素之后,做出的自觉选择;这一行为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加大对网络谣言传播的处罚力度,很可能会促使更多网民主动识别网络谣言。本文通过研究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找到促使网民主动识别信息真伪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能够让网络谣言治理工具更为有效,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主要采用态度、主观行为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因素解释人类的行为。其中,态度(Attitude,AT)是个人在进行某项行为时对该行为执行与否的信念,从而诱发对某项行为的意图。在绝大多数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研究中,态度是解释行为意向(BehavioralIntention,BI)的最重要因素,路径系数常常是最大的。另一方面,其他因素也主要是通过影响态度进而间接影响行为意向的。因此,本文选择态度作为解释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的第一个变量。张娜和赵雨指出个人态度是控制自身传播谣言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翟玥等关于公众参与应对社会化媒体不实信息的意愿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态度是解释行为意愿的最重要变量。实际上,态度是一种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礎的惯性心理,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的相关知识了解越深刻、过往的正面经验越丰富,形成的行为态度就会越积极,网民在突发事件中识别网络谣言的行为意向就会越强烈。由此假设:

H1:在突发事件中,网民的态度正向影响其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

1.2风险感知理论

风险通常被定义为:某一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或频率以及发生后果严重性的函数。个人主观上判断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造成的后果越严重,感知风险(Perceivedrisk,PR)就会越大。范春梅等关于食品安全事件中公众感知风险的研究发现,公众感知风险的变化会对其应对行为产生影响,感知风险越大,应对行为越积极。作为一种突发事件应对行为,验证网络信息真实性也很可能受感知风险的影响。另一方面,网民如果觉得其信息行为存在风险,也会主动地控制信息的传播,避免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王洪伟等关于用户通过点评网站获取评论信息的研究发现,用户的风险感知负向影响其使用意愿。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是为了抑制网络谣言传播,很可能受感知风险的正向影响。由此假设:

H2:在突发事件中,网民的感知风险正向影响其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

个体对风险的感知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和概率评估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其对相关事件的态度是有关联的。Erevelles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发现,感知风险是影响用户购买态度的重要因素;刘冰关于邻避设施选址的研究也发现,风险感知对塑造公众态度起反向作用。突发事件中,网民感知到的风险越大,对主动识别谣言的态度很可能会越积极。由此假设:

H3:在突发事件中,网民的感知风险正向影响其对网络谣言识别行为的态度。

1.3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SC)是指一个人或者社会单元所拥有的,来源于关系网络的各种资源总和。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的社会资本越丰富,其网络信息行为就很可能越积极。王伟军等关于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研究发现,用户的社会资本会正向影响其交流与共享行为;赵大丽等关于微信朋友圈知识共享的研究也发现,用户的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认知资本都会对其知识共享的意愿产生正向作用。网络谣言识别行为包含一系列搜索、分析、分享、交流等网络信息行为,也很可能受网民社会资本的正向影响。由此假设:

H4:在突发事件中,网民的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其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

网民在网络空间中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其获取权威信息的来源就可能越多,受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干扰也会越少,感知到的风险也很可能越少。陈冬宇等关于出款人借款意愿的研究发现,感知社会资本会负向影响感知风险。另一方面,社会资源还有助于形成信任和忠诚,进而降低用户的感知风险。陈馥怡等关于公益机构微博粉丝忠诚度的研究就发现,用户的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其忠诚度。由此假设:

H5:在突发事件中,网民的社会资本负向影响其感知风险。

1.4威慑理论

威慑理论(Deterrence Theory)源于犯罪行为研究领域,后来也常用于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威慑理论常用确定性(Certainty,CER)、严厉性(Severity,SEV)和敏捷性(Celerity,CEL)三个因素解释人的行为。确定性是从处罚的概率方面来衡量;严厉性是从处罚的严重程度方面来衡量;敏捷性是从处罚的实施速度方面来衡量。惩罚的确定性、严重性、敏捷性都会对公众的犯罪行为或者违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林润辉等关于信息安全策略遵守的研究发现,惩罚的确定性、严重性、敏捷性正向影响用户的遵守行为。伴随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对散布谣言行为惩罚的明确,以及大量典型网络谣言事件的曝光,法律的威慑作用正在逐步呈现出来,网民对传播谣言可能造成后果的认识也在不断清晰。当网民怀疑获取的信息可能是谣言时,如果对相关法律比较了解、担心由于违法而被抓、并且顾忌由于被抓而承担严重后果时,他就很可能在传播相关信息前,对其真实性进行验证。由此假设

H6:在突发事件中,惩罚的确定性正向影响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

H7:在突发事件中,惩罚的严厉性正向影响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

H8:在突发事件中,惩罚的敏捷性正向影响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

基于上述研究假设,形成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设计

2.1变量测度与问卷设计

7个潜变量的量表设计充分借鉴了已有文献,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为了让被调查者更准确理解调查问题,在问卷正文之前加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一则网络谣言——成都市民因雾霾聚集天府广场的回应。同时进行了预调查,基于回收的45份调查问卷,邀请3位专家提出修改建议,最终测量见表1。

2.2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通过网络渠道发放33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307份,剔除不合理的问卷后,共得到262份有效问卷。样本的人口结构特征见表2,其中男性占51.6%,63.1%的用户年龄在20至29岁之间,本科(专科)及以上的占比89.7%,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比68.5%。

3实证分析

3.1信度与效度分析

运用SPSS 22计算各变量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a,结果显示7个变量的a值都在0.7以上,采用的变量均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见表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868,Bartlett球形检验的x2值为3319.161,达到0.05的显著水平,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正交旋转,测量指标在对应因子上的负载值均大于0.6,在其他因子上的交叉负载均小于0.3,抽取到的6个因子解释了66.788%的方差,表明各指标有效反映了对应因子。运用AMOS 21对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各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AVE值均大于0.5,表明它们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CR值均大于0.8,表明测量指标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见表3。同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相应的AVE平方根,表明各因子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见表4。

3.2结构方程分析

运用AMOS21对模型进行检验,适配度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绝大多数的统计检验指标值在理想标准值范围之内,其他也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表明模型的拟合度比较理想。

从路径系数和显著性检验结果看,8个研究假设除H2外,其他7个均通过检验,如图2所示。网民的态度、社会资本,惩罚的确定性、严厉性和敏捷性均显著正向影响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网民的社会资本显著负向其感知风险,网民的感知风险显著正向影响其态度;网民的感知风险并不显著正向其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

3.3结果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不仅会受网民自身态度、感知风险、社会资本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具体而言:

1)个人层面而言,网民态度是解释其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的重要变量,路径系数达到0.428。作为一种惯性心理,网民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应对形成的知识积累和过往经验,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其在突发事件中主动识别网络谣言的行为意向。

2)网民感知风险的多少并不显著正向影响其网络谣言识别意向,但是显著正向影响其行为态度。作为一种主观心理活动,风险感知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是短期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慢慢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会让风险感知的作用逐渐显示出来。

3)网络空间确实具有“自净化”功能,但是需要网民具有一定网络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正向影响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的路径系数达到0.403,负向影响感知风险的路径系数更是高达-0.630。网络社会资本越丰富,消除信息不对称和识别信息真伪性的渠道就越多。

4)从外部制度环境看,加大惩罚力度确实会形成很强的威慑作用。惩罚的确定性、严厉性和敏捷性对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路径系数最大的是严厉性,高达0.632。这就表明,当网民认识到如果传播网络谣言受到惩罚会对其造成严重后果,在发现信息可能不真实时,他就会有强烈的意向去验证信息的真实性,而不是盲目地转发或评论相关信息,避免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帮凶”。

4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针对网络谣言治理,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4.1充分运用网络空间的自净化机制

突发事件中,如果权威信息充分并且发布及时,网民就能通过多种渠道验证信息的真实性,让网络谣言没有“藏身之地”。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不仅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还应帮助网民建立识别网络谣言的通道。一是建立线上发布的多种渠道,包括政府网站、权威媒体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二是进一步融合线上和线下渠道,例如及时在高级别的广播电视节目中发布权威信息、披露相关网络谣言。

4.2进一步发挥惩罚制度的威慑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惩罚的确定性和敏捷性对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的正向作用并不是特别大,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网民对惩罚力度的认识不仅来自于法律条款,更加来自对惩罚后果的所见所闻。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是身边的亲友或者同事)由于散布谣言受到严厉惩罚时,就会越来越遵守相应的法律制度。

4.3大力培养网民主动识别谣言的意识

抑制网络谣言传播的根本在于让大多数网民具有主动识别网络的意识。培养网民主动识别谣言的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學校层面,加强网络谣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包括网络谣言的特点和危害、识别网络谣言的方法和手段等内容;二是在社会层面,及时通过媒体披露网络谣言并且给予正确点评,形成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三是在突发事件中,成立专门工作团队,帮助指导网民主动揭露谣言。

5结束语

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传播严重影响政府的应急处理;抑制网络谣言传播的关键在于网民主动识别网络谣言,阻断谣言迅速扩散的网络通道。本文运用计划行为理论、风险感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威慑理论,建立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不仅会受网民自身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尽管本文找到了促使网民主动识别信息真伪的主要原因,但是对相关影响因素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充分。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影响因素
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