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论构建

2017-08-26 19:53马家喜
经济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政策建议产学研高校

摘 要: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性课题之一,对其研究具有意义。文章在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外部环境、协同创新资源、协同创新动力、协同创新能力、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行为是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从资源互补及能力匹配原则、动力匹配原则、组织协同原则、行为匹配原则四个方面,提炼了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并从理论上构建了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归纳了在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应发挥的功能,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协同创新体系 高校—企业 产学研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6-011-03

在协同创新战略背景下,为真正发挥高校与企业在国家及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切实推进高校—企业之间的联动,不仅要从机理上对高校—企业协同创新过程进行阐释,进而提出针对性政策措施;更重要的是以全面创新管理以及开放式创新管理思想为指引,从战略高度全面构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因此,从国家综合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角度出发,关于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在长期改革开放过程中,各行各业,特别是高校、企业使用、吸收以及转化国外先进科学与技术对于提升本土高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总体体量的增加以及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一些国家出于贸易保护,对于中国科学的交流与互动,以及技术许可等越来越有所警惕。在此大的背景下,如何充分挖掘现有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个功能主体的资源与能力,特别是加强高校—企业之间的创新联动,实现经济的内生驱动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

尽管如此,高校—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协同创新过程及结果两个方面:首先,在结果方面,如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成功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校偏离教学与科研主业,过于商业化(commercialiasation)、企业竞争力没能得到显著提升等;其次,在操作过程方面,资源投入不足,动力不够、协同创新能力不济等。不仅如此,在协同过程中,偏短期合作关系、长期合作的偏少;非正式合作的偏多,正式合作的偏少;协同内容过窄,过于重视技术研发,轻人才培养、实验设备、仪器共享以及价值信息获取等。

基于整合性、系统性以及开放性的战略思维,本文认为,我国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障碍主要体现在环境不适、动力缺乏、能力不够、行为失当以及协同不可持续等五个方面。因此,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必须在环境优化、动力提升、能力培养、行为改进以及协同可持续等五个方面着手,全面构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

二、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论渊源

1.创新理论演化与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如图1所示,自Schumpeter(1934){1}提出创新概念并开创创新研究方向后,主流经济或管理学家,为创新领域研究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研究视角与工具,并呈现出时间的梯度分布。如Rosenberg(1976){2}:将系统观引入创新领域→Nelson(1982){3}:在创新领域引入动态演化机制→Dasgupta(1998){4}:为大学科学与企业研发各具特色的规范、习惯提供了制度解释→Chesbrough(2003){5}:提出开放式创新→许庆瑞(2006){6}:全面创新管理→Etzkowita(2008){7}:大学—政府—企业三重螺旋。

从上述脉络可以看出,在构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建设体系时,需要充分汲取系统观、动态演化观以及开放式科学的元素,充分考虑到高校作为知识创造与传播主体,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突破技术管理的壁垒,将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扩大到包括市场、组织、文化、战略及制度等在内的全面创新范式,实现“高校—企业技术管理体系构建”向“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管理体系构建”的转变。

2.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架构。现有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研究好比“盲人摸象”,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但所研究的内容整体来说呈现出碎片化,因此,需要从整合的视角,构建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许庆瑞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树状模型,认为资源禀赋、创新动力源、创新能力、创新行为以及创新绩效是构成该模型的基本元素;刘克寅则认为高校—企业协同须从匹配机制着手;两者的研究对于构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具有借鉴作用。

关于高校—企業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五个层次的问题需要重点讨论:第一,有没有合适的环境为高校、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提供强力支持;第二,高校、企业是否有强烈动机去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第三,高校、企业是否有能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第四,高校—企业协同创新能否有组织的开展协同创新;第五,高校、企业的协同创新行为是否得当并且可持续。只有环境优良、动机纯正、能力完备、组织得当,行为有效,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才能为协同创新的双方带来创新收益。

三、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基于指标体系的构建

1.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关键要素。如图2所示,协同创新的外部环境、协同资源、协同动力、协同能力、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以及协同创新行为等六类要素,构成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本要素,高校与企业在上述六类要素之间的深度匹配直接决定了产学合作的绩效;其关键要素具体如表1所示。

2.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匹配原则。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发挥两大创新主体资源和能力优势,加速技术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为高效、有序推进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应重视协同创新的匹配优化工作。基于协同匹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如下匹配原则:

(1)资源互补及能力匹配原则。整体来说,我国的现行科技体制特点决定了高校与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分工,从而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与企业在资源、能力上的异质性分布。整体来说,高校在基础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仪器设备、知识及技术信息、研究方法和经验具有能力优势,相对来说,在资金供给和实践信息的提供方面具有弱势,而企业则在技术的商业化与市场推广、创新资金储备、生产试验设备和场所方面具有能力优势,在基础性原理知识和技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存在缺陷。因此,高校/企业在选择协同创新对象时,一方面,重点应培养自身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应高度关注协同对象拥有的资源及核心能力与自身的互补性。由于陕西工研院与陕汽集团共同完成的汽车总线项目的案例也表明,资源与能力投入协同是协同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8}。

(2)动力匹配原则。创新动力学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有四个,概括为市场需求的拉动、政府政策的推动、高层管理者的推动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动等。具体到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由于协同双方分属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与行为动机,如表2所示,高校与企业在协同创新动机上具有异质性。但利益相关者理论则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高校形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只有制定一个同时满足协同双方的协同创新战略,才能有效实现协同创新。因此,动力匹配原则,不仅可以兼顾协同双方利益的战略考虑,同时也是约束双方后续协同行为的根本保证。因此,高校及企业在协同项目的选择与设计、协同对象的选择上,应重点分析双方的利基。

(3)组织协同原则。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中的组织协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协同项目外的组织协同;其次,是协同项目内的组织协同。协同项目外的组织协同,主要是高校/企业突破具体的协同创新项目,在两大主体外共同参与研发联合体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网络化组织(在科学、技术、市场及人才等各个领域进行交流、加强互信与相互了解)以及积极发挥第三方中介的桥梁组织作用。协同项目内的组织协同,主要包括在高校/企业内部成立功能完善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协同项目管理、沟通及协调工作)以及对具体协同项目的有效组织,其中具体协同项目的有效组织——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有多种,可以分为正式模式与非正式模式两类,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的概念,分类及优缺点,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的选择及理论基础,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的实施等。各类创新组织模式在契约正式化程度、默会知识转移、个人交流、持续期限、组织影响、控制结构、灵活性、投入强度呈现出根本的异质性。如前所述,其有效选择充分体现了高校/企业在自身属性、双边关系、产业属性及技术属性等诸多领域的要求;其选择过程及结果,反映了基于高校—企业联合决策的根本,充分体现了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协同原则。

(4)行为匹配原则。协同行为是组织的一种本质行为,在协同环境中,组织通过共享资源和服务及组织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协同。通过阅读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文献,结合协同创新的实践可以发现,如表2所示,利益协同机制、风险协同机制、关系协同机制以及创新协同机制是高校—企业协同创新行为中的关键要素。

从利益分配的视角,基于利益主体的努力程度和合作程度,构建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是利益协同机制匹配的核心内容。协同项目的选择、协同对象的选择、协同过程的组织以及协同创新绩效的获取都充斥着风险;上述内容的评估、监测、应对以及在两大主体间的合理分担是风险协同机制匹配的核心与关键。

关系管理对于组织的有效运作来说具有根本重要的意义。实证研究表明,关系管理能力的强弱是保证协同成功、高效运作的基本保证,其中冲突管理、信任建立、情感关怀等是构成高校—企业关系协同机制的核心维度。

创新协同机制从内容上看包括创新目标的制订、修订及共享;从协同环节上看,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高校/企业部门内不同人员、不同研发团队的协同;其次,是高校/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协同;再次,是高校—企业之间的有序协同。因此,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内部网、外部网以及非正式组织等各类沟通机制的存在非常必要。

3.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指标体系构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指标体系建设如表3所示,此体系可用于测度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效果。

四、政策建议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

首先,是政府层面。政府从宏观层面应着重发挥三个方面的功能:

1.政府应优化协同创新环境。理论研究表明,开放、民主的创新环境是促进技术创新效率与效果的核心影响因子之一。政府应通过财政、税务、法律等多重手段,努力在协同创新要素供给、高质量公共服务提供以及协同创新环境塑造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塑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这方面的核心关键之一,是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的制度体系,努力提升科技工作人员的自尊心和收入水平。

2.在关乎国计民生、面向社会重大需求领域,牵头组建一批可实现科技重点突破的协同创新平台。目前,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在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建一批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平台,实现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的有效突破。

3.加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成效的评估与应用工作。在各个省份、各个重点区域,将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作为制度性惯例,融入各级政府实证实绩的评估考核中,以评促建、以建备评,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其次,是微观层面,高校/企业应着重发挥两个方面的功能:

1.高校/企业应成立专属办公室,具体负责协同创新事务。为促进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组织安排,要建立专业的合作促进部门与制度。在美国,为搜集、评估、推荐高校的技术成果与创新项目,高校通常建有技术转让办公室,目的在加强高校科技成果的应用及转化。在我国,为加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界面管理,解决协同创新过程中协调、沟通及管理问题,高校/企业应成立专属办公室,努力提升协同创新建设的水平。

2.高校/企业应定期评估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绩效。为提升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成功率,高校/企业应从资源/能力匹配度、动力匹配度、协同组织匹配度、协同行为匹配度等维度,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协同项目选择、协同伙伴选择、协同创新过程的优化等提供决策参考。

注释:

{1}Schumpter J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2}Rosenberg N.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3}Nelson RR, Winter SG.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4}Dasgupta P, David P A. Patents, priority and imitation or the economics of races and waiting games[J].The Economic Journal,1998,98(389):66-80.

{5}Chesbrough 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or technology[J]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Cambridge, MA, 2003.

{6}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Etzkowita H. The triple helix: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action[J].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8}原長弘等.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企业竞争力提升[J].科研管理,2015,36(12):1-8.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浙江温州 325035)

[作者简介:马家喜(1981—),男,汉族,安徽含山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及管理。]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政策建议产学研高校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