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消费成长: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2017-08-28 17:00刘东皇杜宇玮谢忠秋
当代经济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新常态困境

刘东皇+杜宇玮+谢忠秋

摘 要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消费成长的现状特征主要表现为:消费规模稳步增长,但消费能力有待提升;消费结构持续攀升,但消费品供给体系有待完善;消费倾向有所提升,但消费潜力有待挖掘;消费方式趋向现代,但消费环境有待改善。新常态下推进消费成长面临的现实困境在于如何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攻克新“三座大山”。为此,相应的突破路径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多举措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夯实社会消费基础;多方向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生福利水平;多手段完善产品供给体系,引导国内消费增长;多层面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释放居民消费潜能。

关键词 新常态;消费;困境;路径;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8-0001-05

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推动消费成长是增强经济增长内生能力的关键。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 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76 70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9%)。可以说,当前中国依靠消费需求更多地拉动经济增长的宏观走势已经初步形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仍需推进消费成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动“十三五”期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经济新常态与消费成长

一国(地区)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动力源,从需求动力角度上看,改革开放后中国需求动力结构表现出“高出口、高投资和低消费”的特征(刘东皇[1],2012),出口和投资的增长支撑着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林毅夫和李勇军[2],2003),“旧常态”经济下消费这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弱化。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衰竭,所积累的问题凸显。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构经济增长动力等成为中央重要政策文件的重要内容,当前的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了“中高速、新动力、优结构、降风险”的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步入“中高速”的运行区间,传统的出口和投资动力衰减(见表1)。出口由2010年的107 023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43 912亿元,年均约增长7.68%;投资由2010年的193 604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95 022亿元,年均增长约11.11%。这段时期GDP的年均增速约为11.74%,出口年均增速慢于GDP年均增速4.06个百分点,投资年均增速慢于GDP年均增速0.63个百分点。由此,出口和投资占GDP的比重分别从2010年的26.6%和48.1%下降至2014年的22.46%和46.1%。新常态下中国出口和投资动力逐渐衰减,与此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消費由2010年的

194 11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28 311亿元,年均增长约14.04%,比GDP年均增速快2.3个百分点,消费占GDP的比重也从2010年的48.2%上升到2014年的51.2%,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

基于国际经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率一般都在70%以上。我国消费成长之路才开始,需要走较长的路。推进中国消费成长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内容,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中国消费成长,意味着消费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经济增长速度,消费在需求动力结构中的比重将持续攀升,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将更多地建立在(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基础上。推进消费成长也意味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将持续地得到较快的增长,至少不能慢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成果越来越被城乡居民所共享,随着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规模也将得到提升,消费结构逐步向更高层次推进。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我国经济治理思路的重大调整(沈坤荣[3],2016),其核心思想是从供给端入手,通过结构性优化增加有效供给,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创新之举(胡鞍钢等[4],2016),推进中国消费成长需要供给侧改革。诚然,推进消费成长的供给侧改革不能离开也离不开需求侧管理。供给侧改革着眼于长期视角通过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增强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和活力。需求侧管理则是着眼于短期视角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适度扩张总需求,使经济在一个合理区间下运行。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消费成长的思路需要从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力。

综合而言,经济新常态需要推进中国消费成长,新常态下推进中国消费成长离不开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我们必须明确消费成长的现状特征,厘清新常态下消费成长的现实困境,找准新常态下消费成长的突破路径,这些对于“十三五”期末及未来“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常态下消费成长的现状特征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消费成长的现状特征可以概括为:消费规模稳步增长,但消费能力有待提升;消费结构持续攀升,但消费品供给体系有待完善;消费倾向有所提升,但消费潜力有待挖掘;消费方式趋向现代,但消费环境有待改善。

(一)消费规模稳步增长,但消费能力有待提升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见图1),全国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4 491.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9 968.1元,约是2010年13 471元的1.48倍,年均递增10.3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 382.6元,是2010年4 381.8元的1.91倍,年均增长率约17.61%,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显著快于城镇居民。近年来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增长,但我国劳动报酬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新型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仍有待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的空间巨大。

(二)消费结构持续攀升,但消费品供给体系有待完善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城乡居民八大类消费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的消费性需求增长相对较快,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见图2)。2013年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0%,比2010年35.7 %下降了0.7个百分点。2013年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比2010年41.1%下降了3.4个百分点。从消费品的供给层面上看,当前我国消费品供给体系不健全,突出表现在保障性住房、教育文化产品、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等优质公共品、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性产品的供给不足,不能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

(三)消费倾向有所提升,但消费潜力有待挖掘

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稳定在70%左右,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有所提升(见图3)。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2010年为70.50%,2014年为69.23%;2014年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79.92%,比2010年的74.03%上升了近5.9个百分点。中国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截止至201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1%①),且老年人口的高峰值还未到来,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会逐年增加,但老年人消费市场建设滞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此外,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将对人口结构及家庭结构等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银发经济”和“二胎经济”成为了未来城乡居民消费成长的巨大潜力所在。

(四)消费方式趋向现代,但消费环境有待改善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网民达到6.8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0.1%。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消费方式趋于现代化:消费选择方式的网络化和消费支付方式的“非现金”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城乡居民消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016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2 367亿元,同比增长28.2%。但消费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社会诚信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以及法制监管的疏漏使得互联网上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价格欺诈现象时有发生,虚假广告大量存在,格式化条款使得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投诉也常常面临举证难、鉴定难和解决难的“三难”问题。

三、新常态下消费成长的现实困境

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中国消费成长需要厘清消费成长所存在的现实困境。概括而言,新常态下推进中国消费成长的现实困境主要在于如何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攻克新“三座大山”。

(一)如何扩宽居民增收渠道

扩宽居民增收渠道是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优化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有效途径。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增速的下滑及其所伴随的系列问题使得城乡居民增收渠道收窄、难度加大。第一,就业难度加大。就业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和结构性失业增加两大方面。经济增速的下滑意味着对劳动力需求量相对减少,导致新增就业岗位萎缩。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为:29.5%、29.9%、40.6%,三产成为了最主要的就业部门,但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仍然存在明显不足。随着转方式、去产能和调结构步伐加快,企业优胜劣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职工面临下岗失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日益显现。第二,创业成功率低下。经济新常态下,新市场、新产品和新业态将会不断发展,创业成为活跃经济、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的有力途径。然而,下滑的经济增速使得行业竞争趋向激烈,加上创业资金短缺和创业环境不优、成果转化平台不健全等原因,新常态下创业成功率比较低。此外,当前资本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过大投机性需求使得居民对股市和房地产投资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居民投资渠道趋窄。

(二)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中国产业急需轉型升级包括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等方面。通过“机器换人”和科技创新等途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关键,也是增加有效供给、克服消费成长供给侧约束的有效途径。第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中国尽管成为了世界制造中心,但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使得近年来国民到国外买电饭煲、马桶盖事件引人关注。据统计,2015年中国出境人次1.2亿,境外消费高达1.5万亿元人民币。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留住城乡居民“流动的钱包”的有效途径。第二,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的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下造成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当前中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快速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融合,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第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国际分工体系下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所占比重偏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201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0%和30%左右,这和发达经济体的70%左右相去甚远。放开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限制,以改革和开放思路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三)如何攻克新“三座大山”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性住房、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民生性”工程不断推进,但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仍然是中国城乡居民的沉重负担。新“三座大山”成为了城乡居民消费成长的重要障碍。城乡居民新“三座大山”的形成与市场化进程中政府的公共品供给不足是分不开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等这些重要民生领域的公共品供给不足导致了新“三座大山”的形成(顾惠忠[5],2006)。由此,无论是中国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存在较强的预防性动机,且近年来预防性动机强度逐渐攀升(杜宇玮和刘东皇[6],2011),城乡居民即使有钱也不敢消费。通过推动财政支出转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提高民生福利水平是降低城乡居民预防性动机强度的有效途径。

四、新常态下消费成长的突破路径

推进中国消费成长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过程。经济新常态下,既要着眼于短期的需求侧管理更要着眼于长期的供给侧改革,应以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双轮驱动推进中国消费成长。相应的突破路径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多举措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夯实社会消费基础;多方向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生福利水平;多手段完善产品供给体系,引导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多层面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能。

(一)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

消费能力是消费需求产生的前提,按照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要求,通过扩大就业、推动创业、建立合理的分配秩序和分配政策,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解决居民“钱不够花”的问题。

一是促进就业确保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通过完善就业政策服务体系、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创建职业教育强国和提升劳动者的实用技能等措施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率。

二是推动创业确保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通过完善创新创业的扶持体系、推进新型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广互联网+模式、推动个体私营经济业态创新等途径推动居民自主创业。

三是扩宽渠道确保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针对农村居民,要深化农村土地确权改革,对宅基地行使用益物权,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使土地等要素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针对城镇居民,要抑制商品房市场过度的投机性需求和房价过快上涨趋势,打击非法集资行为,鼓励支持金融机构不断开发收益稳定、风险适度的理财产品,鼓励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等扩宽增收渠道。

(二)多举措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夯实社会消费基础

中等收入群体素质高,消费倾向较大,是扩大内需和释放消费红利的主力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推进消费成长的有效途径。与不少发达国家相比,当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占全国成年人口中11%的比例明显偏低,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必须”要求,多举措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夯实社会消费基础,解决居民“钱不愿花”的问题。

一是鼓励支持创新创业。要继续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加快发展“众创空间”,大力引进创新创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金融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坚持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开放发展,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做好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各层次教育质量。

三是健全现代产权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融入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和流转顺畅的要求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为不断成长的中等收入群体提供法制保障。

(三)多方向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生福利水平

从解决重要民生领域供给瓶颈的角度出发,扩大重要民生服务投资,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生福利水平, 解决居民“钱不敢花” 的问题。

一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除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外,应拓宽融资渠道,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充足,使“低保群众住得到廉租房、低收入群众住得到经济适用房、新就业人员租得到房”。

二是加大教育和健康公共服务品的供给力度。通过加大投入、能力建设、制度保障等措施,大力增加居民所需的教育和健康公共服务品供给。

三是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养老服务“六大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四)多手段完善产品供给体系,引导国内消费需求增长

针对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和高端化的需求,应着力完善产品供给体系,促使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内向化”,解决居民“钱怎么花”的问题。

一是扩大消费供给领域。从基本的吃、穿、住、行、用,逐渐向信息消费、健康消费、文化消费、旅游消费、绿色消费、养老消费、幼儿消费等新的消费领域扩展。

二是提升消費供给层次。通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等措施,大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生产出更多的中国的中高端产品,以品牌和质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本土中高端产品。

三是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在完善优化传统服务业的同时,放开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限制,重点培育发展信息、环保、健康养老、旅游、时尚、金融等新兴行业,积极开拓现代服务产品,扩大服务消费领域。

(五)多层面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能

消费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推进消费成长的重要内容,可以从硬件、软件等多层面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能,解决居民“钱不便花 ”的问题。

一是推动商业集群平台建设。加快补齐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特别是在多式联运、设施衔接和信息化提升等方面下功夫,构建起大小不一、各有特色的多层次的商业集群平台。

二是推动互联网放心消费平台建设。通过设立“黑名单”等机制净化网上交易环境,建设315互联网消费维权平台,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推动放心消费。

三是推动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继续加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鼓励支持商业银行积极拓展消费金融供给渠道、丰富消费金融产品,放宽消费金融领域的市场准入,支持消费金融企业发展,发挥互联网金融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东皇. 居民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M].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 林毅夫,李勇军. 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需求导向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3(4):779-793.

[3] 沈坤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治理思路的重大调整[J].南京社会科学,2016(2) :1-3.

[4] 胡鞍钢,周绍杰,任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2) :45.

[5] 顾惠忠. 启动消费需推翻“三座大山”[N].证券时报,2006-01-18.

[6] 杜宇玮,刘东皇. 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时序变化及影响因素差异——基于1979-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11(1):80-90.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新常态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