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

2017-08-31 13:13谢淑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9期
关键词:人格化精神科职业倦怠

谢淑芳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聊城 252000

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

谢淑芳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聊城 252000

目的 分析调查影响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以及情绪智力的因素,并对其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改善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某精神科医院随机抽取精神科护士150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精神科护士的基本资料、情绪智力以及职业倦怠情况,并将所收集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与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和情绪智力相关的因素。结果 护士的情绪智力总体评分平均为(74.89±0.46)分,不同性别、婚姻状况、聘用方式、职称以及学历护士的情绪智力、职业倦怠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智力各维度及总分与个人成就感正相关,与去人格化、情感耗竭呈负相关(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倦怠情况较为严重,性别、职称、婚姻等都是影响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以及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精神科;情绪智力;影响因素;职业倦怠;相关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日益增大,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的精神疾病患者也日益增加[1]。与此不相适应的却是,精神科护士严重不足,这使得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加大并且职业倦怠等问题也更加突出,极大地了影响了精神科护理的工作质量[2]。有研究报道,情绪智力与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有关[3]。情绪智力理论由美国新罕布什尔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P.Salovey和 D.J.Mayer一起于1990年正式提出,并进行实证测量。1990—2000年,Mayer和Salovey等人,将情绪智力界定为能力。而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则认为情绪智力能够被观察到,当一个人在情境中,在适当的时候经常以有效的方式展示构成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觉察和社会技能的胜任力。另外,Bar-On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自己对情绪智力的定义,他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影响个人成功应对环境需求和压力的能力的非认知能力、胜任力和技能。”并且他还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为了解影响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以及职业倦怠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该文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随机抽取的150名护士展开了如下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某精神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的精神科护士中随机抽取150名,所有护士在精神科从事护理工作均在1年以上,均为在职护士,均无严重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对该次研究知情并愿意配合。排除实习与进修护士、轮流转科护士以及存在精神异常状况的护士。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情况,该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与问卷有效率均为100%,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基本资料、护士情绪智力量表以及职业倦怠量表3个方面的内容[4]。其中基本资料主要包括精神科护士的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聘用方式、月收入、技术职称等。

护士情绪智力评定采用WLEIS量表,主要包括自我情绪评价、情绪控制、他人情绪评价、情绪运用4个维度,共16个条目[5]。采用七级评分法,得分为1~7分,其中1分为极不同意,7分为极同意,护士得分越高,则说明其情绪智力水平越高[6]。

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采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MSS)进行评定,主要有个人成就感(PA)、情感耗竭(EE)以及去人格化(DP)3个维度,共 22个条目[7]。 根据各维度得分情况评定护士倦怠情况,个人成就感>39分评定为低度倦怠,低于34分为高度倦怠,34~39分为中度倦怠。情感耗竭维度得分低于19分为低度,高于26分为重度,中度为19~26分。去人格化维度低于6分为低度,高于9分为高度,介于6~9分之间为中度[7]。

1.3 统计方法

将该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s)和(%)分别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差异对比用t检验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科护士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对该组所选150名护士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得出,男性42名,占比28.0%;女性108名,所占比重为72.0%。护士年龄在25岁及以下的为55名,78名年龄在26~45岁之间,只有27名年龄在46岁及以上。从护士技术职称来看,护士71名,占比47.3%,护师49名,主管护师及以上30名,所占比重分别为32.7%和20.0%。

2.2 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评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所选护士的情绪智力进行评分发现,护士的情绪智力总体评分为(74.89±0.46)分,其中自我情绪评价维度评分平均为(17.12±0.59)分,情绪控制评分为(17.49±0.62)分,他人情绪评价为(18.63±0.55)分,情绪运用维度评分为(18.83±0.66)分。

2.2.1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对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的影响从下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男性与女性的情绪智力总分以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总分为(78.23±5.77)分,显著高于未婚护士的(71.59±4.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5,P<0.05)。已婚护士与未婚护士的各维度情绪智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对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的影响[(±s),分]

表1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对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的影响[(±s),分]

维度 性别 婚姻状况男(n=42) 女(n=108) 已婚(n=54) 未婚(n=96)情绪智力总分自我情绪评价情绪控制他人情绪评价情绪运用70.51±4.68 17.56±2.38 17.95±1.95 17.05±1.53 18.06±1.85 77.25±5.12 21.45±2.66 20.46±2.03 19.64±1.87 20.19±2.11 78.23±5.77 21.59±2.61 19.55±2.09 19.96±2.34 20.04±2.42 71.59±4.96 18.96±2.13 17.26±1.98 18.09±2.08 17.96±2.11

2.2.2 不同聘用方式对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的影响 通过对两种不同聘用方式护士的情绪智力评分进行分析发现,在编护士的情绪智力总分、情绪控制、情绪运用评分情况与非在编护士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编护士与非在编护士的自我情绪评价、他人情绪评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不同学历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评分[(±s),分]

表3 不同学历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评分[(±s),分]

维度情绪智力总分自我情绪评价情绪控制他人情绪评价情绪运用中专及以下(n=35)70.95±3.96 17.25±1.09 16.67±1.21 16.95±1.45 17.65±1.33大专(n=55) 本科及以上(n=60)74.26±4.31 18.96±1.23 18.49±1.43 18.42±1.19 18.59±1.51 78.15±5.22 20.89±1.52 20.08±1.61 19.98±0.89 20.77±1.42 F 16.951 5.382 6.963 9.854 8.652 P 0.000 0.015 0.003 0.000 0.000

表4 不同职称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评分[(±s),分]

表4 不同职称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评分[(±s),分]

项目情绪智力总分自我情绪评价情绪控制他人情绪评价情绪运用护士(n=71)73.11±4.36 17.25±2.03 17.36±1.95 17.29±1.84 17.46±1.59护师(n=49) 主管护师及以上(n=30)77.25±4.98 18.96±2.16 18.73±1.83 19.01±1.93 18.93±1.88 80.19±5.06 20.29±2.38 20.59±2.24 20.89±1.42 21.06±2.17 F 12.156 6.237 7.153 5.068 9.384 P 0.000 0.005 0.001 0.009 0.000

表2 不同聘用方式对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的影响[(±s),分]

表2 不同聘用方式对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的影响[(±s),分]

维度 在编(n=90) 非在编(n=60)t P情绪智力总分自我情绪评价情绪控制他人情绪评价情绪运用77.25±5.87 20.16±2.38 19.05±2.18 18.56±2.53 20.09±2.61 72.56±4.75 20.09±2.29 17.11±1.96 18.27±2.45 18.01±2.12 5.162 0.179 5.556 0.696 5.143 0.000 0.858 0.000 0.487 0.000

2.2.3 不同学历对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学历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评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可知,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的情绪智力状况显著优于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4 不同职称对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的影响 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护士的情绪智力情况与其他各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2.3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评分及影响因素

根据精神科护士各维度的职业倦怠评分情况对其职业倦怠严重程度进行评定发现,情感耗竭维度评定为轻度61例,中度55例,重度34例,轻度与中度所占比重较大。个人成就感维度评定为轻度与中度分别为25例和31例,重度所占比重为62.66%。去人格化维度中轻度占比48.0%,中度与重度分别占比40.0%和12.0%。见表5。

表5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度

2.3.1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通过表6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男护士与女护士的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以及情感耗竭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护士的去人格化评分为(5.42±2.96)分,未婚护士的去人格化评分为(8.33±3.4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护士的个人成就感与未婚护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评分[(±s),分]

表6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评分[(±s),分]

项目职业倦怠去人格化 情感耗竭 个人成就感性别男(n=42)女(n=108)婚姻状况已婚(n=54)未婚(n=96)8.42±3.16 5.22±2.95 22.35±4.96 18.52±3.59 27.15±4.86 31.96±5.27 5.42±2.96 8.33±3.43 18.61±5.03 21.76±5.85 31.76±5.88 30.65±5.46

2.3.2 不同聘用方式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在编人员与非在编人员的去人格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1,P<0.05)。在编人员的个人成就感以及情感耗竭评分与非在编人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7。

2.3.3 不同学历、职称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精神科不同学历护士的职业倦怠评分情况如下表8,通过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的个人成就感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情感耗竭与去人格化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护士、主管护师及以上以及护师职称护士的职业倦怠评分的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护士的个人成就感评分显著较高,且去人格化评分相对较低,情感耗竭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护士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通过对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评分与职业倦怠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情绪智力总分以及各维度评分与职业倦怠的去人格化、情感耗竭具有负相关关系,而与个人成就感具有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护士情绪智力水平的提高,护士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成就感也会增强,减少工作中的去人格化与情感耗竭。见表9。

表7 不同聘用方式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评分[(±s),分]

表7 不同聘用方式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评分[(±s),分]

聘用方式在编(n=90)非在编(n=60)t P去人格化5.45±3.59 7.68±4.56 3.341 0.000职业倦怠情感耗竭18.62±4.56 19.24±4.73 0.804 0.423个人成就感30.89±6.12 29.23±6.69 1.568 0.119

表8 不同学历、职称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评分比较[(±s),分]

表8 不同学历、职称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评分比较[(±s),分]

类别去人格化职业倦怠情感耗竭 个人成就感学历中专及以下(n=35)大专(n=55)本科及以上(n=60)职称护士(n=71)护师(n=49)主管护师及以上(n=30)7.25±1.96 6.33±2.15 5.12±1.25 7.96±2.52 6.58±2.33 5.02±2.12 20.46±3.98 19.55±3.69 17.83±2.59 20.12±3.96 18.66±3.42 19.22±3.56 24.69±5.96 27.34±6.12 32.75±5.83 27.56±5.44 30.79±5.87 34.26±6.22

表9 调查对象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随着精神科患者数量的增加,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所以对精神科的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现状进行了解,并分析总结其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是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关键[8]。

该研究中,通过对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由于精神科护理人员每天需要处理大量情绪问题,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的环境中,负性情绪无法及时得到疏通,很容易导致各种不良心理问题,所以还要进一步提高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评分。通过对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职称、聘用方式的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职业倦怠评分进行比较发现,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些是影响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精神科护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正相关,护士情绪智力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减少护士工作中的去人格化与情感耗竭,提高其工作成就感[9]。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职业倦怠情况较为严重,应进一步改善,性别、职称、婚姻状况等都是影响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情绪智力的重要因素,应注重护士的个体化发展,提升其工作成就感。

[1]张彦,陈玖,杨来启,等.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健康水平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2):206-207.

[2]李自琼,陈长蓉,陈春萍.护士情绪智力对职业倦怠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4):310-312.

[3]陈玉霞.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6):1183,1185.

[4]杨惠青,肖凤新,唐莉莉,等.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8):763-765.

[5]贺定翠,张新风,涂哲明,等.荆州地区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3):404-407.

[6]李君.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4,22(6中旬刊):12-13.

[7]李华芳,厉萍.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5):366-368.

[8]向莉,何彩霞,傅丽.习得性智谋水平与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状况的相关性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6):987-988.

[9]王颖昭,刘迎丽.精神科护士与综合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2):4,6.

Research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Emotion and Intelligence and Job Burnout of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nd Correlation

XIE Shu-fang
Liaoche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Liaocheng,Shandong Province,252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motion and intelligence and job burnout of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nd corre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ntal state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Methods 150 cases of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the basic data,emotion and intelligence and job burnout situations were surveyed by the questionnaires,and the data collected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the SPSS 20.0,and the related factors of job burnout and emotion and intelligence of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were screened out.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emotion and intelligence of nurse was(74.89±0.46)marks,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motion and intelligence scores and job burnout scores among different genders,marriage conditions,employment methods,titles and academic level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nd various dimensions of emotion and intelligence and total score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individual achievements,and 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depersonalization and emotion exhaustion (P<0.05).Conclusion The emotion and intelligence score of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is at a medium level,and it needs the further improvement,and the job burnout situation is severe,and the gender,professional title and marriage are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s of emotion and intelligence and job burnout.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Emotion and intelligence;Influence factors;Job burnout;Correlation

R7

A

1672-5654(2017)07(a)-0008-05

2017-04-11)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9.008

谢淑芳(1974-),女,山东聊城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精神科、神经内科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人格化精神科职业倦怠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以需求+胜任力为导向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
浅析纳兰词中自然意象的人格化构建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
论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