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未来能源的“桥梁”—从世界石油大会聚焦点看2017年能源热点行情

2017-09-01 00:21莫北
中国石油企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减产页岩油价

□ 文/本刊记者 莫北

通向未来能源的“桥梁”—从世界石油大会聚焦点看2017年能源热点行情

□ 文/本刊记者 莫北

7月9日—13日,第22届世界石油大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来自50多个国家的能源部长、500多家企业领导,以及5000多名行业代表,参加了本次世界石油大会。

这些被媒体称谓为行业的“领袖”云聚伊斯坦布尔,用了5天的时间,围绕“架起通向能源未来的桥梁”主题,就如何应对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如何响应巴黎气候协议、如何在低油价和低景气周期下保持竞争力、如何降低非常规资源开发成本,以及革命性技术和未来能源前景等问题展开深入商讨。

聚焦大多数代表关注点,我们看到大多都是2017年正在演变的热点能源行情。

本轮油价周期形势尤为严峻

时光荏苒,上半年飘然而过。2017这半年原油行情可谓是十分诡异,一方面是限产,一方面是价格仍在下滑。

国际能源署6月月报显示,OPEC参与石油减产行动的11个成员国6月份减产遵从率为97%,而5月份高于100%。OPEC整体在2017年6月份出现了约40万桶/日的产量增量,其中增幅最大的两个国家就是拥有减产豁免的利比亚和尼日利亚,产量相比2017年5月份增加超过20万桶/日。而作为减产核心、并且曾经执行减产情况十分良好的沙特6月份的原油产量达每天1007万桶,与欧佩克14个成员国和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的减产协议的产量配额相比高出约1.2万桶/天。这也是沙特官方产量数字第一次超过去年11月和12月达成的日产量1005.8万桶的限额。

虽然沙特6月份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沙特进入夏季原油发电需求的高峰,需要增加产量配合抽取库存共同缓解峰季的原油需求压力。但是,美国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在刚刚过去的6月,分别刷新去年9月以来低点至42.05美元/桶和去年12月以来的低点至44.35美元/桶。相较去年收盘价(分别为53.89美元/桶和56.75美元/桶),两大原油期货价格在此期间的最大跌幅均超过了20%。

这也印证了市场人士分析人士的判断:OPEC正在丧失价格调控能力。

2017年上半年是OPEC执行减产的第一阶段。OPEC秘书长巴尔金多在第22届世界石油大会上表示,本轮油价周期形势尤为严峻,因而这一轮减产被寄予厚望,面临很多挑战,但在数量、规模、执行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最重要的是解决原油库存高企的问题。

原油库存高企确实是推动油价下跌的另一因素。在OPEC减产的状况下,得到了廉价信贷资金支持的美国页岩油产业正在趁机开足马力全速争夺市场份额,预计美国本土产油量超过1000万桶/日将只是时间问题。IHS Markit公司副主席丹尼尔·耶金博士在世界石油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认为:“未来市场会迎来再平衡,取决于两个指标:一是美国页岩油气产量放缓速度,二是原油库存下降程度。”

库存方面,尽管OPEC减产从2017年1月开始执行,但OECD原油去库存化从2月才开始体现,主要因为出口运输周期为1—1.5个月。2017 年1月,OECD石油库存环比增加7900万桶;2月,OECD库存小幅下降800万桶。但静态库存水平仍然明显高于近5年同期平均水平。随着二三季度全球原油消费转入旺季,预计后续去库存速度会加快。

分析人士认为,估计在比较乐观的假设下(OPEC减产维持2017年上半年水平,非OPEC2017年产量同比+60万桶/天,需求增加130万桶/天),OECD原油库存约需要5到6个月回到5年平均水平。如果考虑中国可能增加原油储备,则去库存进度可能再快一点。

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的需求仍然相对强劲,在2017年一季度,中国大陆需求较上年同期增长42.5万桶/天,这为中国大陆 2017年全年40万桶/天的总体需求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运输和石化行业仍然是主要的驱动因素,受汽车的快速销售、相对强劲的经济活动和石化行业持续扩张的支持。2017年,中国大陆约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1/3。

从历史上看,库存动态与价格动态之间呈负相关性。这意味着当库存下跌时,油价往往会上涨。OPEC与非OPEC产油国今年5月25日曾同意将每日180万桶的减产协议延长至2018年一季度末,寄望将全球原油库存削减至5年均值。

全球油气行业投资有望止跌

7月12日,在第22届世界石油大会伊斯坦布尔会议中心主会厅,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与OPEC秘书长巴尔金多,各自代表国际能源署与OPEC进行了对话。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今年全球油气行业投资有望止跌。

法提赫·比罗尔认为,低油价导致油气行业投资近两年来连续下滑,未来石油供应的稳定已成为一大隐忧。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的响应。在第22届世界石油大会上他表示,油价自2014年中旬暴跌至今,已经打压了近1万亿美元的油气领域投资。预计全球长期的油市将陷入供给短缺,进而重新抬升油价。

国际能源署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石油企业削减开支,2016年全球新发现石油储量降至纪录低位,获批的常规石油项目数量也刷新70多年来最低纪录。

国际能源署在世界石油大会举行期间发布年度报告说,2016年全球能源投资下降12%,这是全球能源投资连续第二年下滑,主要原因在于石油和天然气上游投资持续减少。

国际能源署在最新五年石油市场预测报告中称,“我们已对全球范围内的项目进行调查,并评估其完成的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需求未来5年将持续增长,除非新项目很快获得批准,否则,到2019年石油日均需求将由2016年的9660万桶升破1亿桶大关,到2022年达到约1.04亿桶。同时,预计到2022年,对OPEC的原油需求量将从2016年的3220万桶/日升至3580万桶/日。虽然全球产量或在此期间增加195万桶/日,但这表明届时可用的备用产能将低于200万桶/日。”

世界石油理事会主席约瑟夫·托特也表示:“能源行业要秉承为全人类提供可靠、廉价能源资源的宗旨。油气依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的能源需求主体,需要加大投资、推进技术进步以及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计划在今后10年投入3000亿美元开展大规模勘探,以保持石油产能。壳牌石油公司则将在2020年前每年投入10亿美元支持新能源部门。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潘彦磊认为,能源行业面临经济波动、地缘政治不稳定和气候变化三重挑战,需要加大投入以满足今后数十年的能源需求。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最新《2017年全球能源投资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的页岩油投资将增长53%,并带动全球原油产业上游业务总投资增长6%。俄罗斯和中东的原油上游项目投资在今年也会实现增长。

法提赫·比罗尔在世界石油大会上说:“我们的分析显示,精明的投资决策对维持能源安全、实现环保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他表示,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再次把重点放在短周期项目上,决策者应扭转当前低迷的投资态势,确保能源长期充足供应。

页岩油气对石油工业的冲击

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的短暂复苏为美页岩油生产商提供了套保的机会,充裕的现金流则支持其在上游开采的不断支出,数据显示美国钻井平台与原油产量持续增长。

“美国的页岩油就像一个不倒翁,会随价格波动灵活调整产量,但永远不会摔倒。”BP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在《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发布会上表示,从长时间来看,页岩油的开采成本低于传统的石油,“中东国家的盈亏点高于50美元,但大部分石油生产国家盈亏点连50美元都达不到。”他说,美国页岩油产业在国际油价45美元—50美元/桶的价格区间相对平稳,一旦国际油价接近50美元/桶或以上时,页岩油开工数量就会大大增加:当国际油价跌至45美元/桶附近,其钻井平台速度就会有所下降。

“OPEC对油价信号可以在一个月内做出反应,对市场短期震荡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戴思攀表示,但长期来看,相对于美国页岩油和页岩气,OPEC减产和限产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

7月12日,IHS Markit公司副主席丹尼尔·耶金博士在世界石油大会上演讲中指出,近年来,页岩油气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石油工业版图,带来产量的急剧上升和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他说,页岩油项目属于短期、回报率高的项目,在其生产过程中,有更多不同背景的参与者,独立自主性强,展示出巨大的灵活性,桶油成本降幅明显。据悉,北美页岩油气是近年来全球唯一的投资增长区,2016年达到1150亿美元,今年预计将达到2600亿美元。

低油价虽然给行业带来很大冲击,但也在推动行业技术、加工等的全面创新和发展。近年来,海上油气桶油成本、俄罗斯桶油成本和油砂的成本都已接近50美元。美国页岩油气的桶油成本也已从2014年的70美元下降到目前的40美元—50美元。

气候变化对油气行业的影响

除页岩油外,拥有相似开采办法的页岩气将成为美国的另一大“不倒翁”。

作为“通向能源未来的桥梁”,天然气被业界认为是最为现实的过渡。发展天然气被视作石油公司低碳转型的关键部分。天然气之所以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因为它的碳排放更低,而且因为它是一种丰富的、可靠的低成本能源。BP集团首席执行官戴德立表示,BP正通过投资新的大型天然气项目加快向天然气转型,计划到2025年前后,将天然气在其油气产量中的占比从目前的50%提高到60%。沙特阿美公司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也透露,沙特阿美正积极推进一项雄心勃勃的新战略,将大举投资国际天然气生产。

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趋严、能源体制改革落地在即的大环境下,2017年天然气新政密集出炉。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原则,天然气价格改革先行推进,陆续出台了十余份文件。近期,促进天然气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继6月下旬发布《关于加强配气价格监管的指导意见》后,发改委日前正式印发《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明确,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同时,截至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地下储气库形成有效工作气量148亿立方米。

《巴黎协定》本质上是一个“终结化石燃料的承诺”,将加速全球能源转型步伐。而面对复杂的能源挑战,却没有哪种解决方案可以“包治百病”。

在此次世界石油大会上,多家石油公司都强调要探索多元化的转型路径。一方面,拓展可再生能源业务;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提供可再生能源目前无法保证的可靠性。埃森哲公司认为,未来的勘探生产公司商业模式需要更加具有灵活性,更加注重技术、竞争力和人才;除传统业务外,要聚焦于天然气、新能源以及碳捕捉和储存(CCS)技术的投资。

国际能源署在会议期间发布报告说,全球能源投资连续下滑,而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创新高。电力部门投资首次超过石油、天然气和煤的投资总和,清洁能源投资占比43%。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能源投资占全球总投资的21%,是全球最大能源投资国,其中燃煤电力投资减少25%,清洁能源发电、电网建设及能效投资日益增加。

煤炭使用量的减少和光伏发电的新进展,这两则外媒特别关注的新闻,让全世界看到一个事实—中国的能源转型已见成效。《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量和太阳能累计装机量均位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在下降。为了达到《巴黎协定》规定的全球气温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到2040年全球将需要6亿辆电动汽车。而中国是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领跑者,2016年中国销售电动汽车33.6万辆,几乎是全球销售总量的50%。

法提赫·比罗尔在世界石油大会上也表示,中国在发展风能、太阳能、核电以及提升能效等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他称赞中国作为能源研发领域领先的国家,通过可燃冰试采工程再次发挥领导力。

7月9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全面完成预期目标,第一口井的试开采产气和现场测试研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并正式实施关井作业。自5月10日试气点火以来,已连续试开采60天,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新技术已经加快能源行业的转变速度,对气候变化的担忧成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促进因素。”巴西石油署署长德西奥·奥多内说。

就气候变化对油气行业的影响,法提赫·比罗尔指出,要着眼减排的问题,而不是能源本身出了问题。过去3年全球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量增长之间的关联度减弱,都得益于页岩气、可再生能源、碳捕存等技术的发展。美国虽然退出了《巴黎协定》,但美国页岩气大发展将继续引领全球减排形势。

就下半年及未来石油行业发展前景,法提赫·比罗尔表示,石油需求还没有迎来峰值,电动汽车爆发式增长不会影响石油需求的增长,市场仍然需要OPEC、非OPEC国家稳定的石油供应。巴尔金多表示,下半年市场依然面临高库存压力,随着OPEC着力保持需求量大于供应量,将加快推进市场供需方程式重归平衡。

油价真的会迎来拐点吗?市场供需方程式真的会重归平衡吗?土耳其能源与自然资源部部长巴拉特·阿尔巴伊拉克认为:“油气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重塑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可再生能源迅速崛起和剩余石油储量衰减给油气行业带来多重挑战,但油气仍然是保障世界能源安全的重要资源。尽管两年多来油价低迷、上游投资连续下降,但油气在世界能源供给中的比例仍将超过一半,需要持续加强投资保障能源安全。”

就中国方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董事长王宜林在世界石油大会做的《致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构筑全球能源美好未来》主旨演讲,深刻阐述了能源转型与变革的新趋势下,加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提升互惠共赢的油气合作水平的重大意义,强调应共同携手重点推动欧亚大通道、大市场和大产业建设,打造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

猜你喜欢
减产页岩油价
无人机洒药相邻藕塘减产 谁来担责?
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展望
未来30 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发展趋势预测
下半年国际油价仍旧承压前行?
预防“倒春寒”保证果树不减产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美页岩油业很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