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研究

2017-09-01 11:50苏丹
课外语文·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家庭学校

【摘要】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语文素养这个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成了大家研究的重点,我认为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从学校、家庭这两个方面共同协作进行语文素养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素养;学校;家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素养的定义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语文素养”一词就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引起了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语文教师的强烈探讨和广泛重视,也就因此展开了多种类型关于语文素养的相关内容的研究,对语文素养的认识逐渐深化。在关于语文素养的内涵研究上,各个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类型上加以阐释,有的学者将语文素养分为了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要达到的具体任务要求;有的学者是将语文素养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结构,从影响语文素养的几个因素入手研究语文素养每一层次的具体因素及要求;有的学者则是从三维目标对语文素养的内涵及任务进行了划分。

综合多个学者对综合素养的研究,有人指出语文素养就是以弘扬民族文化,增进爱国情感为基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兼顾对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的培养与提高,是对现代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理念的全方位体现。我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贯穿于学生多年的学习生活中,并且对学生的全面及终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通过对语文素养的重视及研究加深,人们探索到语文素养更深层及广泛的内涵,并把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提上了日程,成为当今教育讨论中的重点话题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要想解决对语文素养的培养问题,可以从家庭和学校这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学校教育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来源,除了学校外,学生会待的地方就是家庭,所以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下我将就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来阐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一)学校教育

1.创造校园氛围

我觉得学校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如果学校举办了活动,就会引起学生的重视。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不应只注重学生知识方面的发展,还应同时发展学生思维、道德等其他方面的内容。学校应该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发出自己的特色,让学生产生一种对学校、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学校还应该重视选修课程的开设,我觉得学校如果有能力的话,可以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内容选择课程。例如很多学生对中国的古文化有很浓厚的兴趣,就可以让学生选择文言文相关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文言文的知识与能力;有的学生擅长演讲或者是辩论等,就可以让他们选择“演讲与辩论”的课程,更专门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训,促进学生能力得到提升。总之,我觉得对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给我们的课程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我们要合理地利用此课程,从方方面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高教师素质

自古以来,教师应该是博学的代名词,教师要自己有一桶水,才能跟学生分享一瓢水的时候显得游刃有余。所以,作为一名教師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掌握更多的、更广泛的知识,要与时俱进,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就是作为一个教师的态度,能够从各种书籍中获取丰富的知识,以不断地充实自我。教师要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等,只有教师有着完备的技能,才能给学生起到示范和指导的作用,促进学生各项技能的发展。

教师除了要对知识有很深的造诣外,还要有挥洒自如的教学技巧。作为教师,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善于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缺点与失误,并及时进行改正;要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长处,能够完美地掌控课堂;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有着无比的热情和钻研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转变教学观念

多年来,受知识教育更重要观念的深厚影响,我觉得教师要跳出应试教育这个圈子,不再像从前那样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呆板,而是能营造出一个学生乐学的氛围,创设三维教学目标,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能够创设一个大语文教学观念,不让学生局限在对课本的学习,让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外活动中,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与智力的发展,扩展知识面,做到对学生语文素养切实的发展。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形成新型教学观念,把学生的发展看作重中之重,不再把单纯培养知识性的学生作为教学目标。

4.革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革新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活跃、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和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任务也就是如此,不光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生学会学习。新课程标准就指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导地位,而教师是作为引导者的身份,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规律,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要学会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放手,其实学生往往能做得比我们预想的更好。其实中学生是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能写出甚至让我们都很惊叹的文字。所以,不要再一味地过度控制课堂,要将课堂还给学生。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探索出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有讲授式、讨论式、合作式、研究式、朗读式、活动式,等等。但是很多教师更偏向使用讲授式的方法或者是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起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获得体验的作用。我觉得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找到最适合课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三维目标。以讲授阅读课文为例,在讲授《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提前借助工具书将这篇文章翻译成现代文,改编成剧本进行演出。这样既让学生做到一定量的文言积累,锻炼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够锻炼学生表演的能力,之后就可以针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讲解。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参与到了整个课文的学习,做到了在活动中学习,在过程中体验。在课文中很多小说和戏剧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但是这种教学并不是适用所有的课文,要细致地找到适合每篇课文的方法,不要让教学活动成为迎合教学改革的形式,使教学方法成为真正能帮助学生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式。endprint

由于过去的教学对学生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视,在进行语文素养的教育时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渗透、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是让学生形成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基础,学生获得知识与情感体验的重要渠道就是课堂学习,教师要能在整个课堂中调动起学生参与的兴趣。现在的教学就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知识、分享知识。我觉得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根据这些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创造一个活跃且学生乐于去接受的课堂。

5.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我觉得语文学习的习惯是由多部分的内容共同构成的,其中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是其中基础的部分。比如听要形成善于倾听他人言语并给予正确回馈的习惯,说要养成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等。以阅读为例,就要对阅读充满兴趣、让学生养成学会运用不同的工具书进行阅读、边读边记录的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的内容,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让学生将知识记录下来便于日后查看。对于写作来说,要有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多进行阅读记录的习惯,可以在平时阅读时刻意记下名言警句、格言等,在看书读报看新闻时能经常收集信息和逸文,养成乐于积累的习惯,这样在写作时才能做到有话可写,能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培养学生改正错误的习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后,对其终身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培养学生的习惯对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及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支撑,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对学校教育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情绪发展、生活素质发展、人格发展都起到学校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对学生语文素养教育与发展中不可断裂的一个环节。

良好的氛围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不仅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氛围,家长在家也要创造一个适于学生学习的氛围。要想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家长就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樣。人是具有模仿性的动物,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可以在家中阅读书籍,看一些爱国类的影片,学生自然也会去阅读感悟,并且能够进行思考与讨论。语文素养的生成应该是在行为和结果上都呈现着多元化的趋势,它发展的过程也有其内隐性,是能够内化在学生的行为结构上的,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果得当,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起到不容小觑的推进作用。

三、小结

语文素养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综合体现,具体表现在知识素养,即对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处理语文学习内容的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等其他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与爱国情感,这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对语文素养的描述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本文从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与意见,希望能借此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出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好地推动我们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李林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现状与对策[D].延安:延安大学,2014.

[3]叶洁.高中唐宋散文教学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6.

[4]刘维琴.高中语文《新课标》“评价建议”之体系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5]李丽慧.论中学语文教育评价[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6]朱长春.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J].时代教育,2012(12).

[7]孟妍.高中语文教材现当代散文选篇变动轨迹论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8]来欣.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4.

作者简介:苏丹,女,1994年生,吉林省松原市,就读于延边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

(编辑:马梦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家庭学校
家庭“煮”夫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校推介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