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之见
——金一德艺术展

2017-09-05 05:59
油画艺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国美术学院白玉兰布面

通讯: 4月20日,“一德之见——金一德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呈现了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金一德先生从艺60年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玉兰”系列、“暮年”系列、“树”系列等,充分展示了画家金一德的创作历程和艺术追求。

“玉兰”“暮年”“树”等系列作品题材均来源于日常生活。金一德先生常说“艺术的深度首先是生活的深度”。 他对于生活的理解趋向于一条思想脉络。在这条脉络上,深入生活,首先意味着深入自己的内心。在金一德的画中,白玉兰深翠洁白,如冰雕玉琢, 铮铮;古柏兀立画中,老枝萧瑟,烟霏叶敛。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人物,如创作于2005年的“暮年”系列, 他运用强烈的黑色线条,用极具表现力的方式表现年华消逝的过程,将人物置于几乎是单色的背景中,从而巧妙地将重心放在人物的表情上,传递出生命的短暂无常。到了2015年,金一德延续此前的人像作品中对线条的运用,创作了“老人”系列,2米高的画面中,每一条线都充满了力度,并且铺满整个画面,在这里,线既是整张画的结构,又是人物表现的语言,一方面是骨气用笔,另一方面是挥洒写意。尤其在所绘老人那里,这些线爬满风霜的面庞,编织着沧桑的力量。

金一德先生始终把握其表现艺术的理念,努力与中国写意精神融合,坚持不懈而又勇于探索,守于一而不囿于一。

附:画展前言/许江(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读《六一居士传》,尝为醉翁豪气所染。欧阳居士少而仕,老而休,却于书文琴棋酒转来得意,虽泰山不见,疾雷不惊。九韵之乐难引,涿鹿之战莫乱,醉乎其间。金一德先生退休后,画室数迁,却醉于阅读与绘事,每相见,必谈近日所读新书,虽腰背佝偻,却于绘画时激情抓笔,挥斥方遒。其心思如在形外,醉逸之志凝于心,颇具先贤风范。

金先生所见有一种兀然独立的“满”。白玉兰深翠洁白,如冰雕玉琢,铮铮。古柏兀立画中,老枝萧瑟,烟霏叶敛。最奇的是《老人系列》,二米高的画面,满满地直立目前,从白玉兰、古柏树的色调向着《老人系列》的纯色转变。金先生的“满”,有着一种“线”的充满力度的耕耘。那纯然的粗线既是整张画的结构,又是人物表现的语言,一方面是骨气用笔,另一方面是挥洒写意。尤其在所绘老人那里,这些线爬满风霜的面庞,编织着沧桑的力量。金先生的“满”又蕴含着满满的秋意,其色凄艳,其气栗冽,其意寂寥,虽人物孤落,却一气萧飒,存铮铮肃穆之余烈。

金先生已是八旬老人,却老笔纵横,独写满目大气。岁月无情,草木凋零,大凡人在老境,其简淡无为,趋小趋浅,趋于空明;而金先生的简淡,却趋大趋厚,趋于凛冽。其奔腾磅礴之气,铮铁鸣之质,如明河在天,秋声疾走,闻者无不悚然。“有动于中,必摇其精”。金一德先生以朴笔素心写金石之质,凛冽之气,如萧萧悲心,飒飒大气,令我辈钦服。

此则短序,献给“一德之见——金一德先生艺术展”,并记吾辈钦敬之心。

《罗马尼亚画家巴巴》130 cm×100 cm布面油画1987年

《林风眠》150 cm×120 cm布面油画1989年

《老人系列》200 cm×200 cm布面油画2016年

《老人系列》200 cm×200 cm布面油画2016年

《螃蟹》200 cm×300 cm布面油画2011年

《柏树系列》200 cm×150 cm布面油画2009年

《螃蟹》200 cm×300 cm布面油画2017年

猜你喜欢
中国美术学院白玉兰布面
王秋莲
塬(布面油画)
中国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詹克兢布面油画
握握手
文化部的动漫奖公布《大鱼海棠》、中国美术学院等获奖
“包”字出门去
说不一样的话
张方白艺术作品
“眯眯”和“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