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探析

2017-09-05 16:46封珊王明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双师转型院校

封珊++王明东

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稳增长、调结构,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且接受过系统训练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在数量和层级方面都显示出巨大的需求。然而,占全国普通高校很大比例的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定位模糊、办学积淀较弱等原因,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表现出技术不精、理论不深、特色不清、就业不利等问题,造成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用工荒”。促进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时代对高校和大学生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和大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大学生专业能力;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8000403

当前,我国正面临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以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放眼整个社会,企业的“用工荒”和大学生的“就业难”两种状况并存,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区域高级人才和科学技术汇集的高地,理应以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行业产业发展要求为导向,以政府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契机,以促进大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办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明确自身特色和办学方向,培养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性人才。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

1人才市场供需结构失调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全面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1]。但高入学率并没有带来期望中的“就业高产出”,相伴而生的反而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在近年来持续引发国家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高达765万人,成为又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年”[2]。然而在“就业难”这一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是地方高校毕业生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或是待业在家,或是频繁跳槽;另一方面却是许多企业,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如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生物制药等却找不到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出现大面积的“用工荒”。在我国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当下,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匮乏,是导致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乏力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固然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但作为人才供给的“工厂”,不少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难以匹配是产生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难发现,市场人才需求类型正逐渐由“高、大、上”的硕士、博士,转变为掌握一门高级专门知识且能解决职业领域复杂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市场供需难以匹配、结构性缺失是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

2高等教育定位同质化

在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精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和地方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自身定位针对性较强,而数量众多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往往扮演“夹心层”的角色,定位模糊。由下页图可以看出,截至2014年,我国地方高等学校2 529所,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其中地方本科院校数量的变化情况与高等学校变化情况高度一致,这说明新建本科院校的突起对我国高等学校数量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优势在于,其数量多,招生规模较大,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和家长对于读大学的渴望。但这些院校存在的办学积淀较弱问题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多是以专科院校合并、重組、升格的方式升格而来,师资和设施等办学条件往往与既定办学目标存在很大差距。然而,在精英教育思想影响下,各高校不考虑自身资质,盲目追逐高水平、高规格,对办学规模的考量不是自身特色和发展需要,都沿着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前进,功利化倾向严重[3]。

除办学积淀较弱外,新建地方高校在资金投入、获取社会资源等方面能力有限,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学业上理论研究能力不足,在求职过程中个人素质能力也难以符合岗位要求[4]。为提高所谓报考率和毕业生签约就业率,地方高校不断通过设置热门专业来提高吸引力,而不是真正静心挖掘区域优势和特色专业,导致千校一面,山寨化、同质化倾向严重。最终培养出的学生或是没有特色导致缺乏竞争力,或是“一知半解”却“眼高手低”。长此以往不仅将恶化已经存在的“就业难”“用工荒”形势,也势必影响学校办学声誉,造成高校的生源危机和学生的生存危机,严重降低社会人才的生产效率和院校自身的深入发展转型,甚至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科技竞争力的提高。

3政府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推动

如何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高校、特别是广大地方本科院校的竞争力,进而实现教育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无疑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2012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4月底,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行,并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作为论坛主题,强调要推动一批本科级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并明确表明所指的需要转型的大学主要是地方高校。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该决定同样指出,要积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的指导思想是:推动转型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通过国家针对高等教育的这一系列战略部署不难发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已成为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地方本科高校要善于把握这一时代机遇,顺应时代要求,因势利导,找准定位,改革传统的培育模式,实现教育教学根本性突破,才能更好地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任务。

二、大学生专业能力现状

1专业能力培养投入不足

专业能力,英文称为“Expertise”。《英汉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词汇手册》一书指出,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专业性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是胜任职业岗位要求并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

传统的社会大环境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家长和学校往往认为“好学生”的标志就是学习成绩好,而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重视不足。这导致家长和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理论学习结果而忽视实践应用效果。大学生在校期间原本规定的各项实践应用环节,如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所安排的学时不断被压缩,核心课程建设缺失,实习基地建设不达标,社会实践参与不够。家长和学校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和课程选择时也存在盲目性,时下什么热门,就选什么专业的课程,缺乏对学生自身兴趣和能力的认知,导致学生学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并不适合自己,甚至存在部分学生为了学习其他热门专业的课程,舍弃本专业课程等。

2学生自身重视度较低

受社会大环境中不良风气的影响,作为能力获取主体的大学生自身对专业能力塑造重视度也不够。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尽管有72.2%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社会实践,但其中从事家教、推销、文员、其他和未选分别占参加过实践学生总数的22.7%、29.6%、6.4%、12.6%和28.7%[5]。可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过于简单、与工作岗位所需能力匹配度低,甚至与专业知识无关。而部分学生为做兼职而逃课时有发生,真正用于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少,即便上课时,玩手机、睡觉等现象也十分普遍。其次,面对专业课教师布置的课堂小型论文、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很多学生缺乏钻研思考能力和定力,往往临时突击,借助网络资源或各种期刊进行拼凑。这些都有损于大学生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以及就业能力的提升。

3专业能力评价指标过于单一

不可否认,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有其合理和科学的一面。但其所具有的局限性也不言而喻。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人的智力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每一个人均具有多种智能,并且每个人每种智能发展程度不同。目前,部分学校存在仅以学生是否通过考试、考取证书等单一指标来衡量学生实践能力的现象,甚至有学校以此作为获取毕业证的限制条件。这种情况导致学校热衷于考级突击训练,大学生热衷于考证和死记硬背,考级通过了,就认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从业能力,实践教学的任务就算完成了,缺乏对实际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视。不难理解,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具备一些单一的概念和传统的操作技能,在就业市场中缺乏应变能力和竞争优势。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后在专业能力方面暴露出诸多缺陷:基本知识不牢,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差;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储备不够,沟通和调适能力差;眼高手低,小情绪多;工作敷衍和学习浮躁等。有3/4的企业人力主管表示,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职场招聘中,尽管这些学生可以搬出大摞的外语和计算机证书,但真正与其专业技能相关的作品或证书却寥寥无几。专业能力欠缺正是诸多用人单位不乐于招聘应届毕业生,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4“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双师型”教师近年来作为一个新兴概念不断被人提及,并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同呼声。具体而言,它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兼具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双重能力与素质,同时又能实现双重能力、知识、态度等有机融合的教育工作者。这里强调“融合”一词,意指其必须将管理、生产、服务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6—7]。“双师型”教师对培养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在教师的培训模式和培养方式方面仍以专业知识的补充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为着力点。对于“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理解不深入,重视度不够,“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和发展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学校方面关于“双师型”教师的系列政策和办法有待出台和进一步规范,“双师型”教师自我培育、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有待提高。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于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和院校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也具有积极意义。

三、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不管毕业后选择的道路是考研还是就业,良好的专业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若是选择读书深造,一方面要备战专业课的考试,另一方面还要通過旨在考察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的考评面试,即便在入学之后也要将所学转化为科研成果。若是选择就业,那么在应聘环节,能够展现毕业生个人竞争力的成绩单、荣誉证书和技术技能证书等便是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毋庸置疑,扎实的专业能力是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学生入职后在用人单位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更是大学生实现远大理想、不断开拓进取、回馈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掌握专业知识,培育专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任务,也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因素。

2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各高校而言,必须首先明确21世纪的高等教育立足点和成长点在于培养具有竞争力与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这也是目前全球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我国当下正在积极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这一策略的目的就在于促使他们按照行业或产业链对高素质技术型的人才要求对学校定位进行明确,对现行的专业进行改革、改造和整合,彻底解决地方本科院校专业方向不清、特色不明、就业不利等问题。

因此,加速大学生创新教育改革,着重培育专业能力过硬的创新性、研究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此外,对大学教学来说,提高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及时进行评价,不仅有利于学校了解教学效果,掌握学生的专业能力乃至职业能力状况,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更有利于强化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明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促使学校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自身的生存力和竞争力。

3是实现国富民强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产业链的转移,过去传统的人力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是我国经济在一段时间内的主题,高附加值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适应这种趋势变化,实现高等教育的产出与经济社会需要相匹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不仅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需要,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国富民强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OL].教育部,20150730.

[2]2016年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R/OL].中国政府网,20160305.

[3]龙惜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4]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

[5]胡同泽,寸家菊.大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需求差异调研[J].人才开发,2008(2):46—47.

[6]牟燕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7]白兆盈.谈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2(2):61.

(责任编辑:朱岚)2017年8月第36卷第8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Aug.2017Vol.36 No.8

猜你喜欢
双师转型院校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沣芝转型记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