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探析

2017-09-05 15:43李晶於燃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互联网+互联网

李晶++於燃原

摘要:德育在国内已经是一个经过了多年广泛深入研究的成熟命题,而在当今互联网延伸到人们生活学习的各个角落后,新的网络文化层出不穷,民众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反应模式又有了与以前不同的特点,如何将网络文化及社会热点反应模式同德育结合起来,如何在德育的平台、内容、方式上进行多维度创新和适应的研究,是目前德育工作最重要的课题。基于直面“互联网+”视阈,分析“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衍生的新特征,以及高校德育面临的新挑战,进而探索德育建设的新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学生;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8007903

在大学生德育领域,“互联网+”正成为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成为德育维度创新的全新选择,“互联网+德育”俨然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新常态,从平台、内容、方法等维度冲击着固有的德育模式。在“互联网+”视阈下,从上述维度开展德育创新,既是一种时代潮流,更是一种必然选择。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衍生的新特征

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偏重于单方面的灌输和教育,这种方式理论性和针对性强,但相对而言形式单一,过程枯燥且效果有限。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观念、态度有了越来越明显的变化。所以青年大学生在哪里,我们的德育工作就要做到哪里,青年大学生在互联网上,我们的德育工作就必须是“互联网+”版的。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与德育的融合衍生出新的特征:

1跨界融合,探索路径。+就是跨界,就是重塑和融合,只有敢于跨界,德育的视野才会更宽广,基础就会更牢固;只有融合协调了,德育的延伸才越顺畅,从理论到实践的路径才会更坚实。“互联网+”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德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德育”的融合是自然得体的,只有将德育放到“互联网+”的大环境中去,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跟上时代的节奏,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2创新驱动,紧跟时代。固有的德育方法是偏说教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班会、广播等等,这样的德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大环境,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面对着高强度的信息轰炸,对于枯燥的德育内容和陈旧的德育手段已经产生了免疫力,传统的德育效果正在变得越来越差。所以,在思想上影响青年学生的途径选择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要开拓发展,要紧跟时代,这正是互联网的特质,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3重塑结构,主动发声。“互联网+”已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自媒体的推广使得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德育的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互联网和德育的结合正是对话语权的一次主动争夺,高校要彻底研究“互联网+”的全部特征并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提供,使得高校德育能够先发制人,防患于未然[1]。

4尊重人性,立德树人。互联网的力量无比强大,这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尤其是当前的移动互联时代,扁平化的世界要求我们关注德育受众的实际体验,这就需要我们彻底转变传统德育的理念,站在德育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他们喜欢的,掌握他们擅长的,基于这种人性尊重前提下的话语体系的对接和话语内容的重构将有效提升德育的实际效果。

5开放生态,共同服务。“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是其重要特征,指的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以用户价值为导向,通过跨界纵向产业链整合,横向用户关系圈扩展,打破工业化时代下产业边界和颠覆传统商业生态模式,实现链圈式价值重构的生态体系。“互联网+”生态的开放性给高校德育提供了借鉴创新的切入点,把过去制约创新的环节化解掉,比如固定思维、固化模式;把孤岛式的德育点连接起来,比如思政课工作和团委、学工工作,德育的点式创新将在“互联网+”牵引下形成良性生态,共同服务德育工作。

6连接一切,覆盖广泛。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当然连接是有层次的,可连接性是有差异的,连接结果也具有绝大的差异性,但“互联网+”的特性决定连接必然覆盖一切,包括高校的德育工作和其他工作。這种强大的连接欲望和能力正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模式所欠缺的,现在的德育方法过于简单、独立、被动,如果能将德育范围再扩大、德育方法再细致、德育内容再创新,受众的差异化将在这一形态下趋于最小化,德育覆盖的广度强度和效果将最大限度得到保证。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新挑战

德育在国内已经是一个经过了多年广泛深入研究的成熟命题,而“互联网+”从提出到应用尚不到两年,目前国内关于二者融合的“互联网+德育”有一定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刘竑波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社会道德出现了新的特点,比如海量信息带来的选择困难、多元视角导致的良莠莫辨、自我膨胀挤占他人空间、唯利是图打压诚信传统等[2]。湖南师范大学的张涛认为,高校德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的道德品质,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网络的到来和普及一方面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机遇、拓展了平台,使得高校德育更加生动立体;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巨大挑战,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和价值判断,网络环境的发展也使得当前高校的德育教育落后于时代和教育对象的变化,削弱了德育效果。这就使得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紧锣密鼓、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开展多方面的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新特点,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因此,研究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德育的有效性,提高“互联网+德育”的时效性,就成了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和任务。

1如何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当前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呈扁平化扩散,每个人既是信息传播的受众又是信息的发布源。这种自媒体时代信息源异化等鲜明的特征凸显德育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即社会和公众对青年的影响时刻都在发生,青年也在时刻影响着社会和公众,创新作为、主动作为、科学作为,以青年接受和喜欢的平台、内容和方式,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去影响青年、争夺青年,是高校德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时代命题。

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对德育内容的筛选和处理。当今社会信息飞速传播,网络媒体相比传统纸媒,出现了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信息杂、准确性低、更新率高等新的特点,这就使得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格外注意准确性。二是对德育方法的提炼和优化。在新时代面前,高校传统的德育方式需要适应和更新,不仅思政课课堂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德育系统的其他方面也需要精简和优化,淘汰不再合时宜的方法,比如橱窗、板报等,掌握并熟练运用微博微信等当代学生愿意接受的自媒体,开拓德育工作的新空间。

2如何分析德育的受众面。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表现欲强、创造性强,同时又心理脆弱、自我意识强、依赖性强,对于新事物接受快但辨识力较低。高校德育工作作为一种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体验的过程,在各个维度都需要适应95后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的实际心理特征。面对95后大学生,当前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遇到了不少瓶颈和困境,显示了传统德育工作各维度的固有弊端和短板。所以必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努力去理解他们的价值观、体会他们的存在感,理解他们的偏好,进而找到合适的德育切入点。所以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来说,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紧跟时代步伐,丰富理论知识,才能号准学生的脉搏,因此从哪些角度去对德育的受众面进行分析,也成为一项亟须解决的问题。

3如何找准合适的切入点。通过系统的分析论证,从平台、内容、方法三个维度分别论证创新的价值所在,提供创新途径选择,形成“互联网+”视阈下德育工作开展实践中新的维持动态平衡的闭环,即在新平台的支撑下,构建适应新常态的新内容,按照青年接受的新方法实施,提升青年受教育体验,最终达到育人效果,再根据实际效果评估平台、内容、方法创新的有效性进行动态调整并开启新的德育实践。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建设的新路径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时代,要顺应自媒体发展潮流,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按照社会发展和教育领域的新常态及其客观规律,针对大学生德育工作这一具体工作,利用“互联网+”视阈下对于主客体的正确研判,聚焦高校德育工作各维度的立体创新,在高校大学生德育平台、内容、方法方面进行比较、选择、创新和适应[4]。

1用“互联网+”视阈创新德育平台。(1)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对比现有的橱窗、广播、班会、思政课等传统思政教育平台,充分评估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ZONE空间、微博、百度贴吧等新媒体平台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探讨以适当的形式在自媒体基础上创新和搭建大学生德育平台的可行性,如,开通主题微信平台定期推送相关内容、在贴吧中发主题帖盖楼、发布主题博文引导思潮追踪热点事件,等等,让高校德育工作在形式上拉近与青年心灵的距离,改善德育工作的外在形象,提升亲和力。(2)连点为面,重构德育体系。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传统的高校德育体系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学工系统和思政教学部门,很多高校虽然认识到了其他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德育职责,但是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其作用的发挥,或者发挥了作用,但往往流于形式,与其应承担的职责不相匹配。面对全新的外部形势,高校的德育体系必须对照中央精神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重新审视现有的德育体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或重构,使之适应“互联网+”视阈下德育格局的全新要求。

2用“互联网+”视阈创新德育内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用青年大学生适应和喜爱的话语体系剖析和重构德育内容,赋予德育客体新的形象和生命力。(1)学习和适应青年在“互联网+”时代下,在自媒体等平台中发声的方式方法,掌握他们所喜欢和接受的话语体系的特征和规律,在坚守不违法、不庸俗、不谄媚的底线的基础上,要放下身段,适当采用青年喜爱和接受的话语体系,创新德育的内容和结构,讲好德育工作的故事,迎合青年的心理特征,最终扩大德育工作影响,提升德育工作成效。(2)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出击。当代德育的概念绝非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比如正确三观的建立,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的强化,人生目标的設计,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等。这些培养目标不可能单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完成,需要不同部门的德育工作整合成一个大的体系,共同为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服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用“互联网+”视阈创新德育方法。在搭建了新的平台,创新了新的内容的基础上,要善于通过慕课、线上活动、音视频制作和传播等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这些德育方法维度的创新最终将上述德育平台和内容维度的适应落到实处。(1)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不断继续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及时更新既有认知,摒弃固有思维,紧随时代潮流,关注青年体验,不断去发掘、创新德育的新方法、新渠道,联合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共同投身德育实践和高等教育事业,做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2)需要对青年心理特征的准确判断为基础,以换位思考等方式切入,把关注受众体验作为检验德育工作乃至高等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检验标准,高校的德育工作能否实现其目的,看上去完整而规范的工作过程说了不算,青年是否得到了教育和成长,德育成效是否得到了落实和彰显,才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要关注受众体验、如何关注受众体验,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研究的问题。

研究“互联网+”视阈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就必须从对形势和政策的判断和认知的角度出发,全面提升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于“互联网+”作为一种思路和途径选择的极端重要意义,解决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思想上的麻痹和懈怠情绪,敦促其警醒和奋起[5]。此外,高校“互联网+德育”整体解决方案供给方面、移动互联时代的影响青年途径选择等领域,仍然有很大的研究、创新和实践求证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余学勤.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与引导对策思考[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7).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9.

[3]张涛.网络视阈中高校德育的有效性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4]刘新杰.互联网条件下高等院校德育理念之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

[5]秦继伟.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An Analysi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et+”

LI Jing1, YU Ranyuan2

(1.Or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2. Hun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has already been a mature issue that has been extensively researched for many years in our country. After the Internet is extended to every corner of peoples life and study, the new network culture emerge one after another, and citizens response mode of the social hot event has a different feature. How to combine the network culture and the social hotspot reaction mode with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how to carry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innovation and the adaptation research on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and the way of the moral edu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 of the current moral education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arising from “the Internet+” and the challeng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the new channels of mor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et+”.

Key words:“the Internet+”;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innovation

(責任编辑:陈树)2017年8月第36卷第8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Aug.2017Vol.36 No.8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互联网+互联网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