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05 00:43徐丹
赢未来 2017年4期
关键词:机械教学中职教育应用

徐丹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械相关行业的发展对我国中职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机械行业发展需要既具有创新精神又具备创造能力的技术人才,所以中职院校应该适当的调整教育教学理念,从而对自身教育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创新。本文围绕创造性教法的优势展开分析,进而对其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中职机械教学的优化开展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创造性教法;中职教育;机械教学;应用

引言

中职机械是一门理论知识较为抽象的课程,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在中职机械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并且在知识应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机械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教法能够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使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为其理论知识的快速学习、良好理解及灵活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造性教法应用的作用和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创新性

在中职机械教学过程中,应用创造性教学法能够充分展现教学的创新性,机械课程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活动中,发挥理念带动行为的作用,使其教学方法和模式得到显著创新和优化,从而为多元化机械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创造性教法实现了教学活动的大胆创新,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由于中职机械课程的抽象性较强,其内容较难理解。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刻板,不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沉默现象较为严重,“一言堂”情况比较明显。在长时间的机械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进而成为学困生,对学生机械课程的学习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相较于其他教学方法,创造性教学法凭借其创新性等优势使得教学活动更加富有趣味性。在创造性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针对某一课题进行讨论活动,或者组织学生深入工厂进行参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三)有利于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过去的教学评价机制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评价,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行为不够重视,导致教学评价机制缺乏全面性。在创造性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学评价体系得到了完善和优化,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行为纳入评价体系中,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以及整体表现做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进而提高教学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后续教学改进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在中职机械教学中优化应用创造性教法的策略

(一)将创造性教法与对比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进行有机结合

由于中职机械课程内容较为抽象,技术知识所占比例较大。在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的情绪,难以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除此之外,在中职机械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书本教学,对实践教学较为忽视,使得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难以得到充分培养。为了开展符合教育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合理应用创造性教学法,将其与对比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调动其参与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而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使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在创造性教学法应用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以两种机械为讲解对象,分别对其技术运用与维修进行讲解。例如,传感器和单片机,针对这两种机械开展课程内容,使学生对它们的技术运用与维修知识产生一定的理解。其次,教師通过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或图片来促使学生了解其技术运用及维修工作的原理。然后,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二)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在过去中职机械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考试成绩是评判学生能力以及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而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考试在整体教学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在传统教学评价机制的作用下,大多数中职教师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其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领悟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小部分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行为、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态度对其综合成绩进行打分,然后再根据学生期末的总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然而,由于考试试题大多由该学校的老师进行设置,教师根据校本教材制定考试内容,所以试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为了获得好的成绩,就会利用大量时间对校本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死记硬背,导致其自主学习课外知识、实践操作的时间被大大降低,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较为欠缺,进而影响其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致使教学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本身具有一定的偏差,所以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做出的教学评价也存在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对后续教学改进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阻碍,不利于教学效益的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然后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细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找出教学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实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三)加强与社会企业的沟通合作

中职教育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专业型人才。然而,传统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教材讲解,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其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中职院校就应该加强与社会企业的沟通合作,突破课堂教学和教材讲解的禁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真正价值,为学生成为复合型技术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中职院校在做年度资金预算时,可以将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经费纳入整体预算中。并依照机械专业教学目标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选派教学管理人员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协商,进而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使得社会企业能够成为中职院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阵地,为机械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在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下,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促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促进机械专业学生实践经验得到丰富积累,进而大大提高其就业优势和就业竞争力,为其在学业结束后得以顺利就业提供重要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中职机械课程的抽象性、技术性以及实践性等特点,在中职机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创造性教法与对比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并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教学问题得到充分发现和有效解决,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中职院校还应该加强与社会企业的沟通合作,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其成为专业型、复合型机械技术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小强.试论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18):266-267.

[2]邹会会.浅析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3(20):305-305.

[3]贾国凤.浅析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机械,2014(6):259-260.

[4]朱祝杰.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7):225-225.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械教学中职教育应用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高职机械教学中整合运用现代多媒体之探讨
机械教学中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