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2017-09-06 21:24闻静
成才之路 2017年23期
关键词:构建初中高效课堂

闻静

摘 要:为了保证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教师必须创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师创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方法主要有:趣味性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分层性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问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3-0066-01

纵观现实生活,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可谓涉及方方面面,也彰显出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科技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从而为其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提高学生信息能力、综合素质及创新素质的重要课程,十分重要。然而,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某些问题,影响并阻碍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为保证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教师必须创建高效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乐趣,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

一、趣味性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状态,依旧存在着天真活泼和好玩好动的天性。而这恰巧也是开展创新性教学的一个突破点,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以趣味性游戏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师生之间的互动力度,并且能活跃课堂氛围,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学“图片的获取与加工”这一具体内容时,为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讲解完重点知识和操作要领后,以“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活跃课堂氛围。首先,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学生之间相互传递塑料瓶,教师随机喊“停”,当教师喊“停”时,瓶子在谁手中就由谁上台为大家演示操作。游戏开始后,随着教师一声“停”,学生们开始鼓掌欢迎“中奖”的同学上台为大家演示图片获取和图片加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因为游戏而变得情绪高涨,使得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达到了以趣味性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二、分层性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笼统来讲,分层性教学主要指教师以每个学生当前的综合学习情况(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为主要依据,遵照相应的标准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相近的学习小组,并对每个小组进行区别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开展恰当的分层教学,可在很大程度上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研究表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性教学,引导学生以“先易后难”的分层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难题,能够让学生在体验攻克学习难点后的成就感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教学“动画制作”这一课程时,教师首先分析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后以学生学习情况为依据将学生分为A(良好)、B(一般)、C(较差)3个学习小组,并逐一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C小组学生掌握动画制作的理论指导知识;要求B小组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尝试性的简单动画制作;要求A小组学生在进行多遍简单动画制作的基础上熟练操作步骤,并就网络资源中具有一定难度的动画制作成品进行模仿制作。待3组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引导C组学生尝试性地完成B组的任务;引导B组学生完成A组的任务;引导A组学生完成难度逐渐提升的动画制作。就这样,学生以这种分层性的“蚕食”方式,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和动画制作相关的知识要领,在“先易后難”的模式中,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不断强化学习信心。

三、提问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独立思考是学生自主学习时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问必有思”,只有不断在疑问中进行思考,并在思考中进行探索和创新,人类才能不断进步。因此,教师应以巧妙提问的方式开展探索性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其在对提问进行思考和探究时,潜移默化地提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教学“视频的获取与加工”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讲课前就该章节内容向学生抛出一个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获取视频吗?”教师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用手机拍摄,有的说用手机或电脑下载,可谓五花八门。此时,教师并未急于对学生们的说法予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又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那大家知道应如何对视频进行加工吗?”此时,学生们不再发言,而是陷入深深的思考。然后,教师便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如何加工视频”的疑问和探究心理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并根据教师所讲解的要领进行实际操作和自我探究,在无形之中提升了探究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若教师仅依靠单一性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不同学习能力和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进行“混为一谈式”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有效吸收,还会使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大打折扣。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更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参考文献:

[1]史卫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

[2]张庆.论新课改环境下对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反思[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3]刘长玲,王四万.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1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建初中高效课堂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