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学科创新教育的研究

2017-09-06 01:51温福生
成才之路 2017年23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创新教育体育教学

温福生

摘 要:在农村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要丰富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培养良好体育习惯,加强课外辅导、增强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发挥农村地理优势、将生理和非生理训练活动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启发思维、讲解和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农村;体育教学;创新教育;身心健康;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3-0096-01

开展体育教学不仅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是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农村体育教师应该对体育教学引起重视,切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具体工作,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体育学科的教学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形体实践紧密联系的教学,要搞好体育教学,就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创新教育除了运用在语数外等学科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农村体育教学的创新,需要农村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内外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质,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地域环境、人文环境和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多年来发展缓慢,难以取得较大突破。现结合多年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对适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以改善农村体育教学质量。

一、丰富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体育是一种有趣、有益、有效的活动,学校体育的多数活动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只要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感兴趣,体育教学实施起来就非常容易且效果好。所以,农村学校体育一定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让学生真真切切认识到体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多集中在课堂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我锻炼能力,让他们在作息制度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课间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自身体会认识到体育的趣味性。体育教师在抓课间操质量的同时,可有意无意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体育活动,既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气氛,还可以在不经意间提升学习效率。

二、加强课外辅导,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有些农村学生在性格上有缺陷,如孤僻,自私任性,孤芳自赏,自高自大等。随着学习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学生之间容易产生情感危机。通常农村学校体育以课外活动为主,实践性、开放性较强。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开设一些关于卫生保健、锻炼方法、运动技术的课外辅导班,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提高学生体育运动中的各项能力。课外辅导班活动可以使学生之间的配合、协作增多,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体育教师应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之间更加和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充分发挥农村地理优势,将生理和非生理训练活动结合起来

学校体育的功能并不仅仅在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更要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学校体育要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地形条件,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开展野外生存训练以及野外各种体育活动,将生理和非生理训练活动结合起来,锻炼学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的应对能力。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呼吸新鲜的空气,对于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实效性非常有利。体育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如长跑和爬山等活动,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学生锻炼的体育项目。长期在野外进行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形成比较亲密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并使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农村体育活动的无限乐趣。

四、根据学生实际启发思维,讲解和实践相结合

讲解法是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即体育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说明训练动作的名称、要领和方法等。教师讲解的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维,语言特点和风格要贴近农村学生。体育教师带有启发性的联系生活常识的讲解,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要领,而且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就要求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教学能力、指挥能力和正确运用口令的能力。同时,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体育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对于讲解和实践的结合,教师要掌握好度。比如,讲解时,教师要根据当堂体育课的训练任务、教材要求、场地、气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如果场地狭窄,教师应多讲少练;如果场地开阔,教师应少讲多练。对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讲解方法,做到因地施教、因材施教,讲解的内容和语言表述应该准确无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努力打破传统教育方法。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把获得的先进知识、方法和技巧教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掌握强健身体的方法,不但要让学生的身体越来越健康,还要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加强学生品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奕君.长三角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05).

[2]刘清黎.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endprint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创新教育体育教学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