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的思考

2017-09-10 07:22金玲
环球市场 2017年7期
关键词:旅游经济性质发展

金玲

摘要:旅游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行业,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旅游业是既有经济性又有文化性的服务行业,旅游产业结构是影响旅游经济的关键因素,旅游经济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

关键词:旅游经济;性质;发展

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反映旅游活动过程中,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种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发展旅游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一、旅游经济

人们对“经济”的理解有许多不同的角度,例如交换关系,产业总和,生产或消费,等等。本文所讲的旅游经济,指的是旅游产业,或者广泛一些,指的是旅游产业及其引起的各种现象。既然经济是有产业构成的,那么,产业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是生产单位:企业。因此,旅游经济产生的标志是旅游企业的产生。

(一)旅游业

旅游企业的出,是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的结果,具体地说,它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而这些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例如交通系统、旅游工具、览设施等,直到18世纪产业革命之后才逐渐形成。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及交通路线相继出现,交通运输的革命是旅游的先决条件:旅游以及基于交通系统的旅游服务得以实现。

(二)景区业

产业革命还为旅游经济的产生提供另外两个必不可少的需求条件:闲暇与收入都得以成倍地增加。以闲暇为例,发达国家的周工作时间已经从1900年的53.2小时下降到199年的31.3小时,家务时间、生理時间也大大减少,目前,人们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爱你生活在闲暇中,而且法定假日、带薪假日等闲暇权也成为基本人权。

外地和本地大批旅游的出现,促使游览产品和服务――景区的专业化和企业化。虽然我们没有像旅游业一样大致了解第一个景区企业是哪一家这个历史事实,但是景区企业的发展却更激动人心,景区企业是旅游产业的核心,也是旅游的目的。

二、旅游经济的性质与特点

旅游是一个综合现象,它既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经济现象,旅游的经济现象便构成了旅游经济问题,旅游经济学便是围绕着旅游经济这一定义或围绕这种现象来展开研究。然而现实是,对旅游经济概念上的认识存在重大的差距和不同,以至于我们在探讨同一概念时会出现谁都无法说清楚的分歧。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人们在下面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却是一致的,这就是旅游活动是旅游者的消费活动与旅游产业的经营活动的综合体,旅游经济既包含旅游消费活动的经济问题,也包含了旅游产业经营活动的经济问题。从旅游者的消费活动来说,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经济现象,一个人在采取旅游行动时,要对旅游消费预期与其他消费;旅游者即使决定采用旅游消费形式,还要对具体旅游目的地进行多方面的选择,如旅游花费、旅行距离、旅游等级以及旅游时间等,经过多方面比较,来发挥其旅游消费的最大效用,这些都是旅游者旅游消费经济现象的具体表现。从这个意义出发,旅游消费现象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现象。

如同我们对旅游活动性质的认识上有分歧一样,在对旅游业的认识上也是存在分歧的。有些人认为旅游活动既然属于一种文化活动,那么,作为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活动也应属于一种文化活动,因而,旅游业的根本性质应该体现在其文化性上。

三、旅游经济效益

(一)旅游经濟效益的研究范畴

1.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概念

旅游微观经济效益是指旅游企业和部门在经营旅游产品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既指向游客提供直接服务的旅行社、交通运输部门、旅馆、餐馆、浏览点、娱乐场随等等企业,在提供单项旅游产品时对物化劳动、活劳动的占有和耗费与企业所获得的经营成果的比较。换句话说也就是旅游企业的产品与销售收入的比较

2.旅游宏观经济效益概念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是指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社会投入的活劳动、物化劳动及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占有和消耗,与旅游及全社会效益的比较。旅游宏观经济效益指的是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既包括旅游业本身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又包括旅游业发展所带动的其他相关行业、部门的发展而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

旅游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涉及人与自然界、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全方位的接触与联系。因此,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时,除了接触为其提供直接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外,还要和目的地人员和许多经济与非经济部门发生联系。如交通、电信、金融、公安以及当地居民共同使用的基础设施等。

三、旅游经济效益指标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作为国家支付手段的外汇,其作用日益显著。作为外汇收入的旅游业在国家创汇,平衡国际收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已经为各国实践所证明,为人们所认识。

(一)旅游创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

旅游创汇收入指标,反映了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通过发展国际旅游,直接从国际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支出中所得到的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指标,是指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通过开展旅游经济活动从国际国内旅游者的支出中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包括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其反映了旅游产业的总规模收益,是评价旅游宏观经济收益的主要指标。

(二)旅游就业人数

旅游就业人数指标,反映了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为社会提供的劳动就业人数的总量。因此,旅游业就业人数得多少,也反映了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规模及其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带动作用。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参考文献:

[1]李云.滇西北民居客栈游客满意度研究――以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和香格里拉古城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2]魏小安,窦群.云南丽江旅游的发展与大研古镇的发展方向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2,(04).

猜你喜欢
旅游经济性质发展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区域发展篇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论生态文明格局下江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蚌埠市智能旅游与人文环境多元化调研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