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死亡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17-09-12 10:29文/宣
中国医学人文 2017年8期
关键词:信仰生命教育

文/宣 平

美国的死亡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文/宣 平

本文以死亡教育的起源、界定和发展为主线,以美国和中国的死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介绍美国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目标、教育内容及实施的方法等,探索美国死亡教育迅速发展之原因,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及死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应对的措施,以期为我国死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死亡教育 生死观 对比 启示

生命是人类研究的永恒话题,围绕“生”与“死”主题的相关教育实践一直是公众的关注焦点。20世纪20年代,死亡教育在美国兴起,最初始于个别有兴趣的医学、哲学、健康教育界专家的学术研究,而后引起了有关的研讨学习,其后死亡教育在美国引起热潮,蓬勃发展。

但在中国,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普遍对死亡及其相关话题避而不谈1。在家庭、社会公开场合,甚至高校都存在回避死亡话题的情况,科学系统的死亡教育较缺乏,正确生死观的科学指导工作更无人涉及2。

由于死亡教育源于美国,而且已有较坚实的基础。通过介绍美国死亡教育发展的情况及发展迅速之条件,以期引起教育专家对我国当前开展死亡教育的重视。

引言:死亡教育的界定和起源

死亡教育的界定

关于死亡教育(Deatheducation)的界定,美国学者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Kurlychek(1977)认为,死亡教育可被定义为一个促进人们意识到死亡在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提供课程结构以协助学生检视死亡的真实性,而将之统整于生命中的历程3。第二,Leviton(1977)认为,死亡教育是一个将有关死亡的知识及其应用传递给人们及社会的发展历程4。第三,Wass(1980)等认为,死亡教育是以教导死亡为主题,包括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5。除了正式教学之外,广义上也包含非正式的、偶发的、自然的、定期与不定期的和非直接的与死亡相关的教学。第四,Gibson(1982)等认为,死亡教育是指探讨有关死亡及濒死的因素及其与生存的关系不断持续的过程。

死亡教育的起源

死亡教育源于美国,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正式兴起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4。Pine(1986)将美国死亡教育的发展分为4个时期:1928-1957年的探索期,1958-1967年的发展期,1968-1977年的兴盛期,1976-1985年为成熟期。Pine(1986)提出在1976-1985年的成熟期中,由于相关学会、期刊的推动,死亡教育已经初具规模。但Pine认为仍需继续努力,因为专业训练机构的质量还有待检验。

从整体上看,随着各种与死亡相关的社会话题(如AIDS等)的出现,死亡教育的需求会越来越高。

死亡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及现状

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许多死亡教育学者根据其教学实践与研究,提出死亡教育的重要性,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即可看出。例如Eddy和Alles(1983)在其合著的Death Education书中,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死亡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有:①有效处理内在的冲突与对死亡的恐惧。②帮助人们正确评价自己的生活,进而鼓励人们提升自己的生活状态。③协助专业或非专业(包括家属)的护理人员以坦然的心态给临终病人及家庭中有丧事的人提供合适的情绪支持。④帮助人们公开为自己死后做准备。

死亡教育的目标

死亡教育的目标,视不同教育对象,其重点自有不同。Corr(1997)等把死亡教育的目标分为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4个层面:①认知层面上的目标为:为学习者提供各种有关死亡的事件和经验的信息,并通过提供实例以及案例讨论,使学生了解并能整合这些信息。②情感层面上的目标为: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死亡、濒死和丧恸的感情与情绪,重点在于教导人们在面对丧恸时,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哀伤情绪。③行为层面上的目标为:让人们知道如何或什么反应是正常的,自己如何或如何帮助别人表现哀伤的情绪。④价值层面上的目标为:帮助人们澄清、培养、肯定生命中的基本目标与价值,通过死亡的必然终结性来反思生命的意义及其价值。

由上可知,美国死亡教育之目标,且其实际实行的即为在让大众了解何为死亡的基础上,训练面对死亡的正确方法,并培养积极正确的生死观7。

死亡教育的内容

台湾学者张淑美将Corr& Balk(1996)、Corr(1997)等、Leviton(1997)、Eddy&Alles(1983)、Hardt(1976)等学者关于死亡教育内容的观点归纳后得出如下要点:第一,死亡的本质及意义。第二,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第三,对死亡及濒死的处理及调整。第四,特殊问题的探讨(如自杀、堕胎、艾滋等)。第五,有关死亡教育的实施方面。经过不断发展,其涵盖内容不断增加,包括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临终护理沟通技巧、与死亡相关心理及社会及宗教问题、死亡体验、死亡权利、死亡相关伦理、慢性疼痛的止痛治疗、遗嘱处理等。此后,Gilbson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学校教学过程以及适合与中小学阶段的具体内容,使死亡教育不断完善。

从以上美国的死亡教育发展历程中可看出,美国人对“死亡教育”两大基本目标可概括为:一是坦诚面对死亡事实,正确认识死亡;二是同时把它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其中最为基础重要的就是对死亡本质的研究普及及正确生死观的培养,因此,探索研究死亡的本质就极为重要。

由于价值观的影响,西方人对待死亡往往抱以开放、探索的态度,而东方人对待死亡常抱以灵异、超常的态度。据估计,美国有濒死体验(NDE)者800万,发生率约为4%,NDE研究在国外已开展数十年,研究方式、方法、收集资料、涉足领域较为丰富和多样,已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心理社会学家肯尼斯•赖因格将临床死亡后经过救生法抢救又死而复生的人叙述的这种奇特的濒死经验基本归纳为五大阶段:第一阶段,安详和轻松。第二阶段,意识逸出体外。第三阶段,通过黑洞。第四阶段,与亲朋好友欢聚。第五阶段,与宇宙合而为一。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很难否定NDE的存在。人们的疑问在于对它的合理解释。NDE的普遍存在说明:死亡并不可怕,而且某种意义上,那是一次奇妙的生命之旅;濒死与死亡都是人类生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美国国内对死亡的本质深入研究及普及,以及美国价值观中对死亡的正视,推动了死亡教育的高速发展。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死亡教育的内容,应根据教育对象、时间、场所等的不同而适当调整,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产生出新的主题。

死亡教育的实施

美国死亡教育方式可分为教导式和经验式两种。教导式注重死亡教育相关知识的讲授传递,经验式侧重强调教学活动的参与和死亡体验及情感方面的交流,国外研究者更倾向于将死亡教育定性为实践性教育,不少认可学生通过与临终患者接触而强化对死亡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且大部分高等院校采纳了实践教育方式。

中国死亡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国死亡教育的现状

中国人对死亡态度,以往有人认为可以归纳为4类:古代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流行观念8。以下调查就中国近年来对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阅历及不同宗教信仰的中国人群对死亡和濒死态度的社会调查,对象分为6组,分别为城市居民组、农村居民组、城市信仰宗教组(简称城市信仰组,下同)、农村信仰宗教组(简称农村信仰组,下同)、大学生组和离退休老干部组(相当一部分人信仰马列主义、共产主义)。各组调查人数为:城市居民组304人,农村居民组319人,城市信仰组262人,农村信仰组598人,大学生组325人,离退休老干部组839人,总计2 647人。(注:由于部分调查采取访谈方式及问卷部分题目存在未答题,每个问题有效回答人数不全相同。)

表1 对自己死亡的关心

表1中对自己死亡的关心程度中,城市信仰组“强烈关心”+“经常想到”之和为65.48%,农村信仰组“强烈关心”+“经常想到”之和为81.69%,城市信仰组对死亡关心程度小于农村信仰组,由此推出:农村信仰组与城市信仰组的区别说明文化程度越是低,接受外界信息越少,对死亡的关心程度越高。

表2 对自己死亡时间的选择

表2中大部分人选择顺其自然死亡,尤其信仰宗教者。但又有相当一部分非信仰者希望在想死亡时再死亡,反应了这一部分人愿掌握生命主动权。

表3 对自杀的态度

表3中的数据表明大部分人尤其宗教信仰者还是希望人们珍惜生命,积极面对人生。但同时也有部分人受西方自由思想影响,认为在某种条件下阻止或无权干涉。

表4 对临危患者的态度

表4中由城市农村数据差别看出,不同经济文化水平,对临危患者的态度有很大不同,同时大学生组的数据也表明近来“安乐死”的宣传理念也较为流行。

表5 中国人对死亡现实的接受性

表5中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大部分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能够接受,其中城市显著高于农村,有信仰者显著高于无信仰者,说明经济文化水平和信仰对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有不小影响,这一点可适当应用于死亡教育中。

表6 中国人对死亡教育的态度

表6中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居民组、信仰组大部分不愿意接受死亡教育,原因预测一是不了解并受传统思想影响,二是认为不需要,死亡教育的开展可据此进行契入调整。

中国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比国外发展良好的死亡教育实践和研究,我国目前的死亡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受传统谈死色变的死亡观影响,人们普遍排斥死亡教育;缺乏政府、社会、学校及相关组织的协调配合与支持,更是影响到了临终关怀领域的健全与发展9;院校开展死亡教育困难重重,课程研究得不到经费支持;死亡教育仅局限在特定领域,实践和研究均缺乏群众基础2。

应对措施

如何面对死亡是人生中一门必修的功课,现代人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需要通过教育来建立正确、积极的死亡观来“超克”。借鉴美国的死亡教育,对中国有如下的建议。

充分利用政府及社会资源

国外死亡教育绝不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还获得了政府教育部门的行政支持,更获得了不少社会专业化机构及民间组织的自发整合规划,开展了系统的专业化师资培训。我国死亡教育发展尚处于探索发展时期,因此,政府机构作为教育的主要宏观推动者,一方面应积极制定死亡教育的发展规划,提供死亡教育科研经费,支持学术研究,另一方面鼓励社会以及民间学术团体的组建,促进推动死亡舆论化建设,使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死亡教育,树立科学死亡价值观。

积极发挥学校教育资源

课程教育是发展死亡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普及死亡教育,促使大学生科学死亡认识、消除死亡恐惧及不恰当认识10,尤其医学院校在缺少人文教育的情况下,急需将死亡教育设立为独立选修课或必修课,制定明确的课程标准;将各学科涉及理论进行整合,丰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2;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施体验式教学”,加强响应师资的培养,选拔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教学人才等,都是当务之急。

加大相关专业化人员培训

医护工作者应该成为死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但目前我国医护人员自身普遍存在死亡知识缺乏、死亡事件应对能力弱等问题,因此死亡教育的开展与推广将是一个长期、艰难发展的过程。故充分利用高等医学院校内教育和医学继续教育方式,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死亡教育能力十分重要,以便在工作中有效帮助患者与家属调整面对死亡的心态,完善临终护理,缓和医患矛盾。

宗教的死亡教育

生死之迷的破解是基于人内心的需要和感情的信仰。儒、释、道三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它们对于生与死的界定为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与参悟提供了可贵的帮助。生与死皆是人生问题的极限,最好还是看开一点,有情便是苦,无情方能悬解和自由。不过,究其深处,我们也不难看到在这种乐观思想背后所隐含着的对人生的悲观与无奈:人永远无法与造化之功抗衡。道教对长生追求的失败便是最好的证明。佛家的涅槃境界虽然可以作为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要摆脱世间生命这无期的生死流浪,简直是不可能的。

对于生死的疑惑和恐惧,许多平时没有特定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的人,在面临绝症或生死攸关时,也会开始寻求传统文化对人生的解答或慰藉。作为全面的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中的死亡教育可教导人们勘透死亡之本质,提升生命价值,彰显生命意义,补足当前生命教育的缺失1。

结语

死亡教育的真正目标,是“通过教育课程的设计引发个体省思自身生命的有限性及意义,表达其对死亡害怕或接受的真正感受,能面对死亡带来的悲伤,能缅怀死者且能与生者共处,而非简单地减除死亡的焦虑或害怕”。死亡教育事业是崇高神圣的系统工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项关系到所有人的事业,是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的进步,相信死亡教育事业会逐渐地得到社会的认可。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死亡教育事业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人文关怀,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做成功,正如中国“死亡教育之父”崔以泰所说,“让人们最后的旅程仍然是光辉灿烂的,人虽然哭着来到世界,要让他们笑着离开人间”。

1.迟西琴,迟品伟. 论死亡教育中的死亡认知原则导向问题[J].医学与哲学(A),2016,37(8):77-80.

2.苏永刚,马娉,陈晓阳.英国临终关怀现状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2 (2):48-54.

3.陆婷婷,何森,汤磊磊,等.医学院开展死亡教育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3,31(20):3178-3179.

4.刘建勋. 中国人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J].医学与哲学,1999(4):43-45.

5.张蕙兰,王丹,罗羽.国内外死亡教育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护理学报,2015,22(11):29-32.

6.Zhang QL . Teaching Ref l ection of My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C]// 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China:JiNan,2014.

7.Holling M, Stummer W, Friederichs H. Teaching the Concept of Brain Death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J]. Surgical Education, 2015, 72(3):504–508.

8.Wong WY. The Concept of Death and the Growth of Death Awarenes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ong Kong: A Study of the Eff i cacy of Death Education Programmes

in Hong Kong Universities[J]. 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 2017, 74(3):304-328.

9.Doka KJ. Hannelore Wass: Death Education——An Enduring Legacy[J]. Death Studies,2015, 39(9):545-548.

10.Eddy JM, St Pierre RW, Alles WF, et al. Death education:enhancing competence across the life span[J]. Health values,1983, 7(1):29-32.

11.Balk DE, Corr CA. Adolescent encounters with death, bereavement, and coping[M].New York:springer Pub. Co,2009.

/江苏省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信仰生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