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D生活

2017-09-12 18:07李文超
汽车导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旅行车斯柯达消费者

李文超

按照斯柯达给出的数据,斯柯达的全系列Combi产品(涵盖Fabia、Octavia、Supra)市场占有率高居前列。

脉搏还是紧跟的

据斯柯达的数据报告:2016年,旅行车占斯柯达品牌在欧洲整体销量的41%,其中明锐旅行车更是欧洲同级细分市场中的最畅销车型,在瑞士、奥地利等国家的市场份额高达30%左右。由此可见斯柯达旅行车在同级别中的受欢迎程度,也更加清晰地说明旅行车在兴盛市场欧洲的统治地位。

此次试驾的是Octavia明锐的第三代中期改款(俗称中年拉皮)。虽然从仪表到内饰都有“原厂升级”,依然能看出与现售新款大众产品的区别,尤其在部分通用塑胶件上更为明显。全车内饰用了有格调的棕色,仪表镶嵌了一圈白底作为数字的归属,清晰可见却又如此复古和心机。挡位松紧刚好,油门适中刹车线性。搭载了EA211系列发动机的明锐动力无可挑剔,在省油和动力中间做了比较妥当的平衡,作为市区通勤代步+长途家庭旅行的车款,钻石切割后的车身更具捷克风情,庄重不失大方。悬挂应对中国市场做了更加多的柔软调校,坑坑槛槛一律轻松应对。610升的基础尾箱空间可谓大剧院级别,放倒第二排座椅后储物空间增加到1740升,堪称变态。除此之外,全景天窗顶架一律可预订也得给个赞。除了行走感觉一如既往扎实稳当以外,ACC5级可调、PLA3.0自动泊车技术等丰富的电子配置可以直接把消费者砸晕。考虑到售价和品牌的可信度,我觉得想入坑的就不要犹豫了。

不会玩儿就一边儿去

有旅行车的品牌是有调性的品牌,把旅行车引进中国的企业是有节操的主机厂,会讲故事宣传旅行车的公关部门是有良心热爱生活的组织。这是我对品牌发展中特定款式车型和对品牌态度的定义。无论高低贵贱,如果你有旅行车——你好,欢迎加入高逼格有范儿良心俱乐部,抛开价钱因素不讲,这已经是加分项。

相比而言,某些上海的合资品牌大概吃不到新鲜的螃蟹、也抢不到热羹,却永远在吹嘘自己如何了解中国市场以及消费者。同时非常执着地认为自己因为以前卖得车多所以非常清楚自身的处境。有人居然给我举例说,你看普桑旅行版当年就没有卖好。嗯,你怎么不说火车很早进入中国却因为声音大会破坏风水被弃用?一些主机厂会阐述存在销售量偏低而导致的利润问题,一些又说以前某些车型推出了旅行车却少人问津。从我的角度看,大抵上都是懒政所致,从未有一家公司或者机构非常认真用心地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广和传播旅行车所带来的消费附带价值,及其本身具有的精神含义。如是,一个相对恶性的循环圈子慢慢走起,谁也无法破阵却又变成了几个颇具“说服力”的失败案例。

不装13还能算是潮流骚年?

话又说回来,旅行车不正是符合现代中国消费者对仪(Zhuāng)式(bī)感(fàn)的需求么?这与草坪婚礼、金属行李箱、晚礼服都属于一类。又好比但凡有点常识也不会穿着高跟鞋去跑步,公文包再精美也不会拎着去登山,滑雪不能穿西装等等,富有类别属性的强烈仪式感处处渗透着我们的生活点滴,为何却难以接受旅行车?据不完全可靠消息,厂家和某些媒体都特别喜欢引用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证据”称:坊间一直流傳,旅行车长得像“棺材车”,也就是所谓西式灵车。然而我实在想说国人心底那个人云亦云的“棺材车”大多都从电视中看来。我国灵车一般都是多功能厢式货车,俗称Van或者面包车,全密闭无法看到内部。因为我国确实没有需要把遗体运送至一个公开送别的地点并且暴露棺椁的习俗。既然如此,就可以假定至少99%的人没有见过真正的“棺材车”。上述“证据”让人着实觉得可笑而怜悯其无知。

让偏见去和上帝约会

中国消费者的潜力永远都是无限的,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1840年的老皇历,用旧的眼光看新的问题必然有偏差。借用中国消费者认为的小众“不知名”跑车企业路特斯创始人科林·查普曼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那些强词夺理、说旅行车不是中国消费者喜欢的产品的企业,就是:If you are not winning,you are not trying. 我加一句:Perhaps you never know how to try,Its not personality,Its reputation.

猜你喜欢
旅行车斯柯达消费者
斯柯达敲响末日钟声
OCTAVIA明锐60周年 斯柯达开启2019经典之旅
销量总和不及SUV热门车型旅行车价格与销量成反比
一个关于旅行车的故事
“无所不能”的旅行车实则是百无一用
知识付费消费者
天生旅行家
斯柯达明锐旅行版亮相西安
斯柯达距离年销60万辆还有多远?
3.15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