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实施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分析

2017-09-14 10:45吕红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科室脑梗死常规

吕红玉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输液室,江苏 常州 213001)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实施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分析

吕红玉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输液室,江苏 常州 213001)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实施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016年我院急诊接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我科室自2015年7月分开展加强急救护理工作,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常规组为未开展活动期间,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为开展活动期,实施加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实施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大大提升,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救治情况,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脑梗死;急救效率;护理;效果

急性脑梗塞的发病急、病情重,致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脑梗塞由于脑部供血供氧障碍,脑神经元缺血,造成局限性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如果脑组织长时间得不到充足的供血,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1-2]。积极治疗的同时,临床的护理工作开展也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实施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特选取2014年~2016年我院急诊接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016年我院急诊接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我科室自2015年7月份为提高急救效率,开展急救护理流程加强工作,按照接治日期的前后分成两组。常规组62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59.11±2.68)岁;男32例,女30例;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为11~35分,平均评分(17.26±3.28)分。观察组67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58.77±3.28)岁;男35例,女32例;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为13~37分,平均评分(18.62±3.17)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积极治疗,对生命体征等进行全面严格监测,同时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甘露醇等治疗。我科室自2015年7月分开展加强急救护理工作,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常规组为未开展活动期间,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为开展活动期,具体如下:以该病症的临床路径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关于治疗护理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制定出只面向于该病症安全有效的护理路径,并邀请院方急诊部门专家审核通过后,由该科室成立专门急救护理路径研究指导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组织救护人员进行急救护理路径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具体内容如下:①当患者被送达医院后,院中抢救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迅速的评估,马上实施急救护理路径。②急诊抢救室中的抢救人员,全部是经过院方该病科室培训学习超过15课时的专业人员。③5分钟内,对患者采取平卧位休息并给予供氧保证患者身体器官的氧气需求。搭建多条静脉通路,能够让急救药物及时输入[3]。对患者的血氧,心电,血压等一系列生命体征进行检测。④在10分钟内,完成对患者血液标本,心电图的采集;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开通救治绿色通道,先拿药后缴费,尽早做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患者在急诊室抢救期间,随时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并发症。如有异常,马上联系主治医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3 讨 论

脑梗塞是由于脑部供血供氧障碍,脑神经元缺血,造成局限性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如果脑组织长时间得不到充足的供血,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引发死亡。急性脑梗塞发病急,病情重,所其致死率、致残率非常高,发病后患者会出现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严重影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根本是将闭塞的血管打通,减少神经元的损伤,使神经功能尽快恢复[3]。积极治疗的同时,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患者的救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效率的提高,把被动变主动,让急救人员有预见性、计划性的进行护理工作,多方位同步进行操作,不是机械化的完成程序工作。在标准的时间内,对患者采取规范的的急救护理措施,尽最大努力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室的治疗时间,提高生存率[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实施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显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情况,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1] 史宝和,陈晓虹,李成洋,等.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10):635-636.

[2] 荣秀华,黄 丽,杜建蓉,等.应用临床急救路径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的探讨[J].现代临床医学,2010,36(4):309-310.

[3] 曾 昊,黄 镪,武 剑,等.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性及疗效的比较[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4,11(7):359-363.

[4] 黄良通,邱伟文,钟根龙,等.高龄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4,17(4)625-627.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27.25.02

猜你喜欢
科室脑梗死常规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常规之外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