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2017-09-14 10:45黄孝燕秦晓慧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

黄孝燕,秦晓慧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广东 广州 510120)

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黄孝燕,秦晓慧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广东 广州 510120)

目的 分析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联合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而研究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联合优质护理联合功能训练,有效地改善患者股骨头坏死病情,患者髋关节功能得以有效地恢复,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满意度。

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优质护理;功能训练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髋关节疾病之一[1],其发病率较高,患有股骨头坏死病情较为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本研究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8例,其中男54例,女44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9.94±2.79)岁;Ficat分期情况:Ⅲ期52例,Ⅳ期46例;患病类型:单侧病变86例,双侧12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入院指导,环境介绍,心理疏导,常规康复训练等。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联合功能训练,具体包括:①疼痛护理:护理人员要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由于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疏导内心的负面情绪,满足患者的内心需求,缓解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及病情情况,为患者制定一个有效的健康活动训练,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训练中,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②并发症护理:手术完成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感染、关节脱位、深静脉栓塞以及压疮等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要准确判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及时做好预防措施,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③功能训练:认真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和臀中肌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让患者平躺在病床上,取平卧位,高抬肢体做伸直动作,足后跟要离开床面20 cm以上,停顿10 s之后让患肢放松5 s在重复以上动作,反复做30次,每天做150次;在训练过程中要保证腿部肌肉绷紧,5 s之后放松,使髌骨上移,放松5 s。

1.3 观察与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情况,并进行对比;生存质量评价量表的内容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总的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等,每项1~5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存质量越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

注:*P<0.05,aP<0.01;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n 时间 躯体功能 躯体角色 肌体疼痛 总的健康情况 活力 社会能力 情绪角色 心理卫生 总得分对照组 47 干预前 2.37±0.71 2.11±0.69 2.31±0.79 1.89±0.65 2.29±0.71 2.04±0.67 2.04±0.75 1.95±0.67 19.38±3.98干预后 3.69±0.95* 3.17±0.78* 3.34±0.98* 2.64±0.76* 3.68±0.94* 3.19±0.80* 3.29±0.84* 2.71±0.80*29.27±4.67*研究组 51 干预前 2.39±0.74 2.18±0.75 2.37±0.84 1.92±0.68 2.17±0.71 2.02±0.72 2.08±0.79 1.94±0.70 19.99±4.06干预后 4.68±1.17ab 4.47±1.29ab 3.99±0.98ab 3.56±0.97ab 4.35±1.04ab 4.18±1.02ab 3.80±0.95ab3.82±0.98ab36.57±9.29ab

3 讨 论

临床上常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髋臼破坏等骨科疾病[2],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病情;而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要选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若护理不当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较重的疼痛及肢体功能障碍。优质护理联合功能训练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所制定的[3],入院时,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以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加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功能训练,帮助患者疏导内心的不良情绪,做好相关感染发生的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而研究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联合优质护理联合功能训练,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股骨头坏死病情,使患者髋关节功能得以有效地恢复,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拉近护患之间距离,提高患者满意度。

[1] 梁晓燕.微创小切口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6,12(14):145-146.

[2] 李连欣,周东生.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2,17(05):259-260.

[3] 蒋小剑.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居家护理服务指标体系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7,10(10):123-124.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7.65.02

猜你喜欢
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