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数学人才培养中开展深度实习的实践探索

2017-09-14 02:51骆亚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本科生教学改革

骆亚华

摘要:为了大力推进浙江大学本科生实习教学改革,自2014年开始,浙江大学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本科生深度实习教学工作。本文以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实习的实施情况为依据,分析了数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深度实习的实施方式与特点,对培养应用型数学人才所起的作用,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数学专业;教学改革;深度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037-02

一、浙大数学科学学院开展深度实习的现状与特点

浙大数学科学学院从2014年以来积极开展组织本科学生进行深度实习,探索深度实习的实施方式,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浙大数学科学学院确定了以企业实习、国内外科研机构实习和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研究为重点的实习方式,形成一些特色。

1.夯实根基,提倡多样体验。由于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可供选择的比较多,在应用型数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夯实专业根基的基础上,提倡多元化发展,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因而在深度实习环节,形式可以多样化,让学生接触更广实践领域,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如2015年暑期,浙大数学科学学院共组建了22个实习小分队,12级本科生有79人参加了深度实习,有的选择去企业实习,有的通过统计调查的方式,有的通过社会调研的方式,还有的参加了国内或国外暑期课程项目。去企业实习的学生大多在杭州或回自己的家乡,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和感兴趣的工作,在那里他们看到了真实的工作状态,获得了宝贵的工作体验,这对他们以后的职业定位和兴趣发展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出国实习的学生选择的高校有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国的牛津大学、沙特的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学校等,参加的研究项目涉及多个应用数学的前沿领域;还有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做调研,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另外也有同学在SRTP结题后对科研产生了浓厚兴趣,组成科研学习小组,跟随老师继续对相关课题进行进一步思考与研究。

2.学有所用,鼓励合作参与。由于数学专业的特点,本科生在大学中所学的数学专业知识都停留在抽象的层面上,加上没有进入到实际工作领域,缺乏工作实践,对所学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导致遇到问题时可能茫然不知所措或者在认识上不切实际,好高骛远。通过深度实习有助于明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心仪的职业方向,更有助于从工作实践中找到专业知识的现实背景,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深度实习能够在巩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浙大数学科学学院制定了相关的实习制度与规定,成立了实习工作指导小组,动员基层教学组织的老师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使得學生在实习过程中除了学有所用外,能够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与认识,同时鼓励学生勇于尝试,通过深度实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技能,在队伍组建中,根据工作的需要,多个实习小分队还邀请了心理学、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同学参加,进行多学科合作,优势互补,提升研究的深度,同时提高团队合作沟通能力。

3.纵向深入,提升专业能力。“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深造可持续性为目标”是深度实习的明确目的。专业知识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检验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深度实习是深入学习和应用数学专业知识的最好机会。在深度实习中,大胆实践能使得学生进一步理解以往觉得枯燥无味的数学理论,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同时,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和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实习实践中往往又会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这将促使学生去拓宽自己的知识层次和领域,激发他们积极学习新知识的动力。通过深度实习的经验和锻炼,将知识转化成真正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但以往实习的操作中,许多本科生的实习只是停留在“实习做事”的表面上,不能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更甚的只是走过场,点缀一下自己的“简历”,起不到实习的目的,还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浙大数学科学学院在实施深度实习过程中会要求学生在选择何种实习安排前,都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要积极与指导老师交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最想做的实习工作。教师对参加实习的本科生进行了初步培训,提高学生的深度研究能力,例如,概率统计教研组对社会调查的方案设计、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讲解和指导,组织专家组对学生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评选并提出建议。

例如在“微公交”萝卜车学生满意度调查项目研究中,项目参与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知识对影响校园微公交总体满意度的因素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为校园微公交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参考。通过项目研究,参与的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一位参与实习的本科生在自己的实习总结上写道:“通过两个月实习训练,对于统计研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统计研究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但又充满未知挑战和惊喜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或许你会屡次受到各种艰难险阻抑或是重重打击,但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经历了心灵的风雨,才能看到明媚的曙光和绚烂的彩虹。”

4.横向拓广,扩展个人能力。现在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实习经历和动手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浙大数学科学学院在实施深度实习过程中注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扩展个人能力方面的引导,要求学生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深度实习的机会,在发挥自己专业所长的基础上,学会与人沟通,积极展示个人能力,更快地融入实际工作环境。例如,2015年参加UCLA CSST暑期科研实习项目的学生在研究实习外,还参加了UCLA举办的著名荒漠原始高峰进行野外攀山体能挑战活动。不但在学术研究上得到了对方的认可,还充分展示了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体育竞技能力,达到了深度实习的预期效果。

二、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

2014年以来浙大数学科学学院积极推进本科学生的深度实习实践,获得一定的成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但在深度实习的实施过程,少部分学生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主动性不足、专业相关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等,因此,在实习过程中还需要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改变观念,努力提高自信心与主动性,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习过程中自信心与主动性非常重要,通过实习,提高这方面能力对今后工作有很大作用。特别是在企业做事,一定不能等,要靠自己多看多听多问,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不懂还要主动请教,然后加以参考、模仿、学习、提高。很多事情并不是像学校里一样,有特定的老师来教你,需要自己去揣摩学习,有些事情可能是你之前完全陌生,却需要你被赶鸭子上架似的立刻去做。万事开头难,做任何事都有第一次,很多事情是靠经验做出来的,这种体验有别于学校的学习,它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因此,初到公司的实习,勇气和严谨的态度是实习所要求具备的。在揣摩学习基础上,还要有所提高,要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比其他人做得更好。同时,职场礼仪也很重要,注重礼貌、礼节、仪表和交流方式可以让人变得更自信,更能博得大家的喜爱,工作的氛围更好。另外,要改变态度,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工作要务实,一丝不苟,热情地对待每一项工作。

2.建立适合应用型数学专业的校外深度实习基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少部分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实习工作与专业相关性不高、参与度不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学院出面,建立一些适合应用型数学专业的校外深度实习基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聘请一些较高水平的人员作为企业导师,提出一些问题或课题,进行深度研究,学生可以组成项目小组,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可以深入企业,发现问题,展开研究,充分利用深度实习机会,提升应用型数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深造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学院2014年优秀实习报告汇编[R].2014:1-109.

[2]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学院本科生2015年深度实习汇编[R].2015:1-336.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科生教学改革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