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化学微课程制作的思考与实践

2017-09-14 02:46周勉杨旭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微课程课堂教学

周勉++杨旭

摘要:医学化学课程理论知识具有内容量大、涉面广、知识点细、难以掌握等特点,加之普遍理论课时不足等因素,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并不太理想。本文以本校医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对如何制作医学化学微课程以改善和提升医学化学教学效果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医学化学;微课程;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140-02

医学化学作为化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化学理论、方法与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一门学科,是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医学生医学知识和技能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医学化学课程分为医学化学Ⅰ(基础化学)、医学化学Ⅱ(有机化学)两部分内容,由课堂理论课时和实验操作课时组成,并且理论学时只占总学时一半。同时该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具有内容量大、涉面广、知识点细、难以掌握等特点,加之理论课时不足、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多、老师对学生点对面的空间距离感等因素,对刚从中学进入大学的大一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学习是很难适应的。大班教学课堂集中反映出学生学习精力不集中、信息接收效率低、交流反馈少、厌学情绪多等问题,直接导致了本课程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结果。随着近些年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学时进一步调整缩减,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之外利用其他碎片化时间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改进方式方法,让学生更加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有待持续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医学化学微课程制作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课堂环境正在接受新技术的改造[1]。微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呈现与传播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是网络时代的课堂教学新成果。微课程主题突出、简洁明快,时间短、效率高,能够满足现代学习者利用智能手机或移动数码产品进行随时随地学习的新需求[2],使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更加便捷高效。有学者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3]。因此制作医学化学微课程,将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内容或容易忽略的教学环节进行详解和重现,拉近学生与老师的点对点距离,对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学习都是极其有帮助的。

二、医学化学微课程制作实践

那么微课程到底如何制作呢?如何让医学化学微课程更贴近学生、贴近课堂,最大限度体现它的实用性,这些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实践和总结的。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尝试和做法:

1.确定微课程制作内容,精心开展教学设计。根据微课程的特点,它不并是全部内容知识的呈现,而是部分重难点知识点的几分钟详细视频讲解。结合本课程的实际教学需求,首先可以从学生出发,毕竟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所不同,可以发出一些调查问卷,让学生选择或提出他们觉得难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内容。我们再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归类,整理出需要制作的内容。另外还可以从教师角度出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学生易出错、难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内容,或者是在大班授课课堂上比较难以展现的教学环节都可以选择以微课程的形式来呈现。确定好微课程制作主题内容后,同时还要花大量精力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思考如何在几分钟的视频内把一个知识点讲解得清晰透彻,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资源优势,制作好授课课件。

以我校医学化学中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为例,我们选择了超共轭效应、环己烷构象、碱性和亲核性、亲核亲电反应、烷烯炔的酸性等十余个知识点作为微课程制作主题,并且适时根据学生反馈,以后再不断制作更新更多其他内容。

2.选择合适的微课程制作形式。待微课程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开始录制微课程了,每个视频内容时间不宜太长,控制在以十分钟以内即可,确保录制质量清晰良好。通常微课程制作形式分为以下几种:(1)摄像机拍摄(摄像机+白板)。需要便携式摄像机、黑板、粉笔、其他教学演示工具等,对教学过程进行摄像后,可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编辑和美化。(2)电脑屏幕录制(屏幕录制软件+PPT)。使用电脑、耳麦(附带话筒)、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和PPT软件,对屏幕演示进行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最后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可以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3)移动数码产品简单拍摄(手机+白纸)。使用可进行视频摄像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一打白纸、几只不同颜色的笔、相关主题的教案,对纸笔结合演算、书写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尽量保证语音清晰,画面稳定,演算过程逻辑性强,解答或教授过程明了易懂。最后也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4)微课程录制一体机。目前市面上的一体机可以将电脑屏幕PPT讲解画面、讲授者视频语音、实物投影等几路信号录制整合成一个视频,可全方位、多角度地对课程讲授内容进行呈现。通过配套的软件可以直接剪辑视频,加上后期编辑和美化,能使微课程的制作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实用美观。本课程也是使用的一体机进行录制的,讲授的老师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轻松录制制作。当然微课程的制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用。

3.微课程的发布与使用。微课程视频录制编辑好后,通常保存或转换成便于网络传输的MP4视频格式而发布在一些开放的微课程网络平台上供学生在线或下载观看使用。建议发布到一些移动化学习平台上,让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比如智能手机APP就可以观看学习,并且还可以同老师互动交流,从空间和时间上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课堂学习的局限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我校医学化学微课程是发布在一个称为“课堂派”的课堂教学管理平台上,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登录平台并查看或下载相应微课程视频,可以进行多次重复的学习观看,再配合使用平台强大的交流互动、作业、考试、考勤等功能,初步形成了一个便捷、自由、丰富、高效、轻松的点对点教与学移动式课堂。医学化学微课程自上线来,满足了轻松学习的需求,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从学习回馈的结果看,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医学化学微课程的应用对学生牢固掌握本课程知识点、提升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微”理念虽然还在随着信息技术而不断深化和发展,但对创新教学改革的影响是很巨大而深远的。如今网络上各行各业、各个学科层次的微课程层出不穷,开放共享资源丰富,大大满足了对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但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微课程的目的是讲授知识和创新学习方法,其制作水平得益于大量的创作实践[4]。因此医学化学微课程制作的出发点、思路、教学设计等各方面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發掘和完善,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实践、思考和总结,只有不断提高微课程的制作水平,制作出贴近学生、贴近课堂实际需求的高质量微课,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医学化学微课程的学习方式,从而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有趣!

参考文献:

[1]余宏亮.微课程视界中知识样态的时代表征[J].教育学报,2016,(1):29-35.

[2]李玉珍.化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渗透式培养[J].化学教育,2016,37(14):51-54.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杨庆峰,胡江浩,田志衡,等.高校微视频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174-179.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课程课堂教学
微课程理念下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创新分析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