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诊治耳科疾病的应用与临床研究

2017-09-15 04: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外耳道鼓膜中耳炎

赵 峥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五官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耳内镜诊治耳科疾病的应用与临床研究

赵 峥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五官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研究分析耳内镜在耳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04例耳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患者均无发生明显并发症。慢性中鼓膜穿孔患者38例,痊愈32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89.47%;慢性中耳炎患者32例,痊愈24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3.75%;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例,痊愈16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90%;外耳道异物患者14例,痊愈12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在耳科疾病诊治中应用耳内镜,可掌握耳科疾病病变情况,确保及时的手术后随诊,保存完整的疾病资料,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耳内镜;耳科疾病;诊治应用;预后

近年来,耳科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耳部具有特殊、精细的解剖学结构,其部位比较隐蔽,管腔比较狭窄等[1-2],不利于耳部疾病临床诊治的顺利展开。目前,耳显微技术以及内镜技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提高耳科疾病的诊断准确性。耳内镜的应用优势在于:无创伤、耳内图像分辨率高、照明功能较高、诊断率高,可使临床医师掌握具体的耳内细微病变,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方案。为了研究分析耳内镜在耳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在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对收治的耳科疾病患者采取耳内镜诊治,临床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耳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男58例,女46例,年龄在5~65岁,平均年龄为(36.23 ±2.41)岁。发病部位:左耳患者36例、右耳患者42例、双耳患者26例。疾病类型:中鼓膜穿孔患者38例、慢性中耳炎患者32 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例、外耳道异物患者14例。

1.2 方法:手术设备为国产耳内镜、配套的成像。在手术前,检查患者声导抗、纯音测听、颞骨CT等项目,确保患者符合手术适应证。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实施手术,使用2%地卡因进行耳周神经阻滞麻醉。外耳道患者采取75%乙醇进行常规消毒,医师持耳内镜导入外耳道,右手使用耳显微器械,对外耳道、鼓膜以及鼓室内部依次进行探查。通过利用显微成像监视系统对耳部疾病进行诊治,观察病变特征,依据获取的影像进行保存、打印,为诊断提供充分的依据。

根据诊断结果,给予患者实施对症常规治疗,针对外耳道异物患者,将其耳内异物取出;慢性中耳炎患者应该采取清洗注药进行治疗;应用鼓膜切开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确诊鼓膜穿孔患者后,应该采取局部麻醉,采取内植法修补鼓膜。所有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后,进行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治愈情况。

1.3 疗效标准:①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已经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现象;②好转: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消失,发作频率降低;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不但无明显改善,反而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研究例数×100%。

2 结 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患者均无发生手术后不适、感染、外耳道损伤等并发症。慢性中鼓膜穿孔患者痊愈32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89.47%;慢性中耳炎患者痊愈24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3.75%;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痊愈16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90%;外耳道异物患者痊愈12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见表1。

表1 104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n(%)]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作为外科手术的首选治疗方式,临床中关于内镜以及微创技术的手术报道越来越多。内镜技术应用原理主要体现如下[3-5]:放大手术病灶的视野范围,提供分辨率较高的图像,彻底清除病灶,保护人体重要的器官,合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确保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耳内镜技术在耳科检查、耳科手术、耳神经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视野角度多重,医师可获取比较清晰的影像[6-8]。

通过以上研究表明,慢性中鼓膜穿孔患者总有效率为89.47%,慢性中耳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0%,外耳道异物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并且在随访3个月当中,均无发生手术后不适、感染、外耳道损伤等并发症。此研究结果与张新红等[9-10]研究的相关结果一致,本院课题组回顾性分析耳科疾病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取耳内镜检查,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消失。耳内镜技术的治疗优势在于:可配备电视监视系统和照像设备,全面观察到中耳隐蔽部位;体位不会影响到内耳镜操作,合理缩短治疗时间;耳内镜联合耳显微镜,可彻底清除病灶。同时,通过耳内镜观察中耳腔上鼓室内的胆脂瘤,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采取合理的对症治疗方案。同时,耳内镜对中耳炎的术后长期疗效也相当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耳内镜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如下: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多次拭镜以及进行单手操作;耳内镜图像缺乏良好的立体感;作为临床医师必须熟悉耳内镜下操作,掌握耳部的解剖结构等[11]。

综上所述,在耳部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中应用耳内镜,可观察到细致的病灶,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耳部疾病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1] 苏三山,江文杰,江华.耳内镜诊治耳科疾病的临床应用与前瞻性研究[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15,50(3):161-163.

[2] 缪凯.耳内镜在耳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6):1071-1073.

[3] 满媛,梦倩,苏畅.耳内镜诊治耳科疾病的临床应用与进展性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5,22(3):166-168.

[4] 陈杰,孙静,李华丽.耳内镜在耳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与临床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22(3):163-166.

[5] 王正敏耳聋手术(耳显微外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33-57.

[6] 师清杰.耳内镜在耳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 (3):90-91.

[7] 李霞,程继龙,王少植,等.影响胆脂瘤残留因素的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15,29(2):68-69.

[8] 潘世恺,王正敏,江晔,等.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外耳道声学特性[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1(4):239-240.

[9] 张新红.耳内镜在耳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 12(25):116-117.

[10] 慕容洋洋,刘军.开放性乳突根治术的临床分析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14(2):110-112.

[11] 崔广帅.外伤性外耳道狭窄和闭锁的手术治疗与临床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10(48):140-141.

R7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086-02

猜你喜欢
外耳道鼓膜中耳炎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炎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儿童患感冒,小心中耳炎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警惕不疼的中耳炎
间接性鼓膜裂伤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