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7-09-15 03:08陈先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常规护理人员

陈先飞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陈先飞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目的 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分类的方式将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25例患者。对照组中按照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中的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护理方式中加入临床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存指标进行评分。结果 实验组中实行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各项生存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前后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护理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1]。所以采用适宜的护理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是提高患者预后恢复的关键因素。本次研究中采用临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随机分类的方式将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25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为46~74岁,平均年龄为(59.6±6.9)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为47~71岁,平均年龄为(61.3±7.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中按照常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方式对病人进行护理,其中包括入院宣传教育、治疗健康教育、预后的常规护理等内容。

实验组在进行对照组同样的护理常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心理干预,具体干预方式如下。

生理护理是临床护理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生理护理不仅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护理,还需要保证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感受到舒适。例如保证病房环境温馨舒适,保持整洁干净与室内的良好采光,将室内温度与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并在病房内配置电视机以及收音机等物品,保证患者的休闲娱乐。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介绍病房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条规,避免患者出现违规现象,同时应当告知患者洗漱间、休闲区、娱乐区的位置,使患者能够尽快适应医院环境,这样做有利于后续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好转。

由于大多数患者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没有完整的认识,患者往往容易出现患得患失、焦躁易怒、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在这个阶段,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及时沟通,同时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对心力衰竭有正确认识,让患者对生命和治愈充满希望。除此之外,当患者主动向医生和护士寻求帮助,这时候护理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整,让患者在治疗前后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

本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态度、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做出研究。所有得分结果按照线性转换的方式使所有单项的得分在0~100之间,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质量越好。在完成舒适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态度、总生存质量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中实行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各项生存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前后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对比

3 讨 论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2]。

研究表明,为患者营造出积极的治疗环境,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同时,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医师的判断,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对病情进行控制,密切监视患者的血压、血脂等生理指标的变化,避免各类并发症的发生[3]。对于需要急救的患者,在应用急救药物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发病状况调整静脉注射速度;在应用心律失常药物时,应当将药物进行稀释后再对患者进行使用[4]。

试验结果说明,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吕仲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10-11.

[2] 兰 丽.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临床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28):6183-6184.

[3] 王明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199-200.

[4] 周 光.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4):1-2.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9.27.02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常规护理人员
常规之外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别受限于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