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

2017-09-15 19:59冀枫单松陈云芊
创新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图书馆互联网

冀枫+单松+陈云芊

[摘 要] 互联网时代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活以及工作方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图书馆的发展方式。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时代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阐述了高素质智慧专业人才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中的突出优势,并指出了数字图书馆对智慧图书馆员的培养方向。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资源;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6-79-3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ervice Innov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under Internet Environment

Ji Feng Shan Song Chen Yunqian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Internet era not only changes the ways of peoples thinking, living and working, but also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libraries to a great degre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trategi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ies in Internet era, analyzed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services of digital libraries in Internet environment, elaborated the dominant advantages of high-quality intelligent professionals in the digital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in Internet environment,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training of intelligent librarians in digital libraries.

Key words: Internet, information resources, library

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现有的知识体系、生活方式以及公共管理等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信息服务已历经数次变革,每次变革,都呈现出新的服务特点,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下,已经建立全新的信息服务理念。相对于传统图书馆,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在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手段上都有很大提升。在梳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技术基础上,分析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征和变化、提出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策略,以期给图书馆信息服务启示,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

1 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

1.1 数字图书馆概述

傳统图书馆依托纸质信息资源,提供有限的信息资源服务,信息资源更新速度慢,服务效率低下,服务方式单一、繁杂,无法满足读者对图书馆日益增长的需求。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图书馆开始走向信息化,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一种以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数字资源为特征的新型图书馆在世界各地相继建立起来,这种新型业态的图书馆就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是一套完整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其服务业务更加多样化,已广泛应用于社会文化、电子政务、远程医疗、网上教育等领域的公众信息传播和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数字图书馆为每个读者用户提供了十分方便的高效信息资源服务,只要具有电脑、手机等用户终端,人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通过数字图书馆登录界面,随时随地进行查询、阅读、交互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源服务和共享。

1.2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与服务优势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浪潮。在此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并促进了信息资源网络化的诞生与发展。目前,互联网技术已全面渗透到社会和经济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和习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整个世界因为互联网技术而完全融为一体。数字图书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其服务业务更加多样化,已广泛应用于社会文化、电子政务、远程医疗、网上教育等领域的公众信息传播和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目前,数字化已成为当前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流。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载体,成为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力量,由它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为世界各国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保障,使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成为数字地球村的成员。

同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特征的图书馆相比,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图书馆具有更强大的服务功能,表现出明显的服务优势和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2.1 具有更小的信息储存空间和更大信息资源容量,不会出现信息资源的损坏与丢失。传统的图书馆以纸质信息资源为主,信息资源占用空间大,纸质资料经多次借阅后磨损严重,特别是一些珍贵文献和历史资料,很可能因磨损而失去价值。数字图书馆通过数字存储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存储,存储媒质有光盘、硬盘、磁盘等,信息资源类型更丰富,除纸质文献外,还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信息类型。大量的信息资源利用数字压缩等技术存储在较小的空间里,通过物理存储媒介,能够长期保存不消失。因此,同传统的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容量更大,占用空间更小,保存时间更久,而且不会出现信息资源的损失问题。endprint

1.2.2 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服务,服务效率大大提高。传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主要以人工为主,查询和借阅图书必须在图书馆进行,读者需要在浩如烟海的纸质资源库中进行信息资源的检索,图书的借阅往往花费读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任务也十分繁重。数字图书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服务平台,读者用户通过人机界面的交互,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快捷地自助完成信息资源的查询、阅读与共享和文献信息传递服务。因此,数字图书馆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服务的效率。

1.2.3 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资源传递与共享。传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需要在图书馆内完成。由于图书馆一般建设在繁华城市区域或者学校,覆盖范围很有限,这无疑给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读者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数字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技术,其提供的信息资源和文献传递服务几乎无处不在,不受时空限制。读者无需往来于图书馆之间,只要借助于用户终端,进入图书馆登录界面,便可享受到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

1.2.4 可以实现信息资源服务的多人同时共享。传统图书馆主要提供纸质信息资源,一个信息资源只能一个人使用,比如,一本书被借出,其他读者就无法使用这本书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以电子化的方式储存,在满足权限要求的前提下,可随时随地反复访问。因此,同一信息资源可同时供多人使用,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大为提高。

综上所述,数字图书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使信息资源服务更方便、更快捷、更先进,服务范围更广泛,服务效率更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利用图书馆获得信息资源服务的途径,有效克服了传统图书馆面临的效率低下、服务方式繁杂等弊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数字化、信息化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与变革。

2 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

2.1 完善数据信息,推进图书馆数据资源建设

从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史看,每项新技术的出现,都能引起图书馆界的极大关注并推动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升级[1]。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数字资源呈现倍数级数增长,目前,在一些图书馆,数字资源甚至超过纸质资源。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大力推进数据资源建设,有针对性的采集信息数据,用以丰富和完善图书馆信息资源库。信息数据主要有三类:一类是资源性数据信息,比如科研数据,高校科研人员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通过实验、观察、实证调查等科学方法总结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数据[2]。高校积累的本地数据财富,图书馆应及时采集并建立保存。国外研究型大学在这方面早已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建立的DataStaR数据暂存库,用于支持数据的出版和存檔,用户将数据传到DataStaR,实现数据研究过程中的合作与共享[3]。我国图书馆也可借鉴一些国外图书馆经验,建立能平衡科研单位及科研工作者利益的科学数据利用与缴存的管理机制,建立机构库实现对科学资源保存和共享利用。二类是用户的数据,如社交网络交互数据、移动互联数据,以及用户与图书馆非相关的行为数据等等,如老师用于教学视频数据库和教务部门的学生学习系统数据库等,采集这类用户数据主要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提供参考依据。三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的信息数据,这些数如与有关政府部门合作,依托高校智力资源,通过资源共享与合作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服务。

2.2 进一步完善资源服务体系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具备了从动态传递的各类信息中,快速获取有效的数据并加以利用的能力。然而,在互联网环境下,延时的信息会导致失去服务的时效性,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是网络环境下现代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3 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策略

第一,图书馆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和服务内涵。要不断加强组织管理及各种数据信息建设,既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馆员进行分析、培训、激励等措施,促进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有效完善,也要同时吸引用户参与到图书馆服务体系当中来。用户通过参与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对图书馆的服务更加满意,促使图书馆更加积极主动为用户的需求服务。

第二,在网络时代,图书馆应丰富和强化有效数据信息,了解读者需求,进一步完善数据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准确便利的服务。比如利用读者借阅记录情况及入馆信息库,分析不同读者群中借阅情况的差异;利用读者使用电子资源库,分析读者研究方向等等。通过对读者行为信息的挖掘来了解读者的阅读行为模式,并运用关系规则、时间序列等方法,掌握相关兴趣、关联资源、读者习惯等情况,建立数据资源需求意向分析,进而推动用户对数据资源的需求,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图书馆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破大数据时代下的人才瓶颈。大数据是一项前沿技术的革命,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经历人才,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专业。因此,大数据专业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应是重点关注的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图书馆工作从传统的手工操作、人为管理到自动化操作,大数据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培养高素质的图书馆员也是我国图书馆界要重视的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员具有准确对大数据状态、范畴、价值的分析与预测,能熟练掌握运用如信息技术、商业智能等多个跨学科领域的技术能力。黄幼菲认为智慧图书馆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知识运用能力、有危机管理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4]。

目前我国图书馆界要开放心态,向国外同行和其他相关领先行业学习,推荐优秀图书馆员加入现有科研工作团队中去,通过实践承担“数据监护员”的角色,为图书馆提供数据监护的技能操作及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引进或聘请有专业背景的“数据采访”人员,积极培养本土的数据智慧馆员,争取尽快开展实践性探索。

4 结语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当前海量的信息数据处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促使图书馆人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思考。图书馆有着技术的敏锐性,图书馆人应持续关注数据信息服务的新发展,积极尝试解决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中发现的新问题。另外,拥有一批专业的高素质智慧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大数据这个新领域中迎来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一轮飞跃。

参考文献:

[1] 国家数字文化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EB/OL].http://.cdnc.gov.cn/--/libpage/gxgc/indes.htm/,2012-12-12.

[2] 沈志宏,张晓林,黎建辉.OpenCSDB:关联数据在科学数据库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5):17-26.

[3] 洪程.国外科学数据服务现在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2(10):31-34.

[4] 黄幼菲.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扬弃和“飞跃”:公共智慧服务[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2):26-30.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图书馆互联网
图书馆
大数据时代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高等教育的研究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和技巧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