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谈秋季养生

2017-09-18 09:26石镇东
健康人生 2017年9期
关键词:秋气秋收立秋

文/石镇东

从《黄帝内经》谈秋季养生

文/石镇东

石镇东

中医学博士,杭州疗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深入学习中医经典、道法自然,针药并施,临床善用经方,对脾胃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中医妇科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此谓荣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三月,指农历的七、八、九月,包含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每个节气十五天。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组成,是禾谷成熟之意。

在这三个月当中,我们应该怎样来调摄自己的身心呢?《黄帝内经》云:“此谓荣平”。荣,是从容不迫;平,乃平和之意。《黄帝内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相对于春的生发、夏的繁茂,秋收不仅是指收获果实,还含有收敛情志之意。荣平体现了秋收之后所呈现出的平和。天地间万物从春天开始播种生发,在夏天茁壮成长,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该逐渐收敛我们的情志,从春夏的豪情万丈悄悄地内收,变得心平气和。

随着季节的转换,我们的睡眠也应从夏季的“夜卧早起”改为秋季的“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到了冬季,更要“早卧晚起”。如果说我们在夏天还可以晚睡一些,到了秋冬就要早些休息。《黄帝内经》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夜晚属阴,熬夜则严重耗伤阴气,秋季开始白天缩短,天黑随之变早,我们要与自然相应,通过早睡来长养我们的阴气。“阳化气、阴成形”,人是依赖体内的阴液来滋养我们的肌肉、化生我们的形体,长期熬夜的人每每形瘦,那是耗干了自己的阴液,无足够的物质可以来成形。“与鸡俱兴”就是要我们早起,闻鸡起舞。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要道法自然,与自然相应。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如果说春夏是一个向外生发的过程,那么秋冬就是向内敛藏的阶段。我们在秋天收获果实的同时,也要“休养生息”,不能一味向外、无休止地耗散。我们不仅要把自己发散在外的阳气和能量收敛回来,还要把自己的心神、心思也收回来,从春夏的踌躇满志中安顿下来,让自己的情绪渐渐归于平和,神清气爽,心定神安。

一方面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另一方面,秋天萧瑟凋零的景象容易引起人们的伤感,如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忧伤。中医理论认为,秋内应于肺,在志为悲为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情绪惆怅低落,心态消极。所以在季节变换之时,要做到收敛神气,使自己的志向不过于外露,心态保持平和,才不会被秋天的悲忧心态所伤,以避肃杀之气,从而“以缓秋刑”。这样才能与秋天的气候特点相应,才是秋天的养收之道啊。

“一张一弛为之道”,我们不仅要注重春生夏长,也要做好秋收。我们顺应了气的变化规律,才能获得秋天的能量。“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如果与道相违,在秋天没有打好基础,就会伤及肺气。按照五行生克来说,肺金滋生肾水,影响到肾的封藏功能,到了冬天容易拉肚子,精气神就会随之泄漏。

因此,立秋以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贴秋膘。在长夏,机体的阳气都发散在体表,脾胃的阳气相对不足,无力运化食物,觉得是苦夏。等到立秋以后,人体的阳气从表逐渐内收,脾胃阳气渐增,运化能力恢复,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以肉贴膘。

饮食上增酸少辛,防秋燥滋阴润肺。秋属金,其气通于肺,主收,燥邪当令,易伤津液,祸及肺腑。这一时期,秋高气爽,气候干燥,加之夏季余热未清,津液未复,人体偏于津亏体燥,故少食葱、姜、蒜等辛味之品。多吃滋阴又润燥之品,如苹果、石榴、葡萄等酸味、甘味水果,中医理论有“酸甘化阴”之说。且“色白入肺”,梨、百合、莲藕、山药、莲子等时令果蔬均为食疗佳品。依“燥者润之”之法,可煲中药药膳来清补养生,如百合银耳莲子羹、百合冬瓜汤,而麦冬杏仁茶(用麦冬、杏仁、生甘草各6g泡茶常饮)更是秋季润肺止咳佳品。

夏秋之交正值季节转换,是灸关元敛阳气的好时节。宋朝窦材在艾灸名著《扁鹊心书》中云:“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令人长生不老。“先贤云:“木得火成炭、土得火成砖,人得火力可以固肾中之元气也。”我们在立秋之后即可开始灸关元,有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之效。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养生者,当顺应天时,养心为上,未病先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我们当遵从圣人养生之法,道法自然,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然后可以有健康人生,度百岁乃去。

猜你喜欢
秋气秋收立秋
秋收节
关于立秋你知道吗
《立秋》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秋收好时光
异域中秋前数日漫思(新韵)
『秋收』
秋收
四川达州八台山钟振振摄影并配诗《巴山云》
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