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为什么能让人如此惊恐?

2017-09-18 09:26孙宝贵上海远大心胸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
健康人生 2017年9期
关键词:前兆心肌梗塞管壁

文/孙宝贵(上海远大心胸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

心肌梗塞为什么能让人如此惊恐?

文/孙宝贵(上海远大心胸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

心肌梗塞有如躲在暗处的狙击手,出其不意发出冷箭, 严重者让人猝死,抢救回来的有的脑部受损,或者在心脏上留下疤痕。如何降低罹患机会?哪些前兆提醒你避开杀手?

那天,一如往常,五十岁的陈先生在下班后和朋友挑战一局网球。突然间,他倒了下去。

心肌梗塞。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吓坏了朋友,因为平时没听过陈先生叫过心痛胸闷,也没听说他有心脏病史,只是偶尔会抽根烟。

送到医院,一照心电图,严重的心律不齐。几次电击后心跳回来了,可是血压还是低,医生紧急进行心导管手术。尽管以气球扩张术打通了堵塞的冠状动脉,但因为脑部缺氧太久,受伤严重,智力还是只获得有限改善,只有接近小学一、二年级程度。

心肌梗塞有如躲在暗处的狙击手,出其不意发出冷箭,严重者让人失去生命,抢救回来的有的脑部受损,或者在心脏上留下疤痕,大大提高日后心脏病的复发可能。

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在25%~30%,美国一项自1948年起进行的弗明汉心脏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指出,有62%的男性第一次发病就以心肌梗塞或猝死表现,46%的女性也是如此。

现代人因为抽烟、胆固醇、压力等危险因素的增加,心肌梗塞年轻化的现象很明显。

如果把心血管比喻成公路隧道,随着年龄增长,各种危险因子会使得隧道管壁越来越厚,也就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与突发心肌梗塞无关,这是较稳定的冠心病;血管管壁增厚,血管仍然畅通,只是运动或爬楼梯时,容易发生喘或心绞痛。

然而,管壁通常要狭窄到70%以上,病人才会有不适的感觉。许多发生心肌梗塞的人,发病后才第一次知道自己有冠心疾病。

一旦隧道管壁崩解形成血栓,就像土石流堵住了公路,造成心肌梗塞。例如生气、劳累、熬夜、压力,或者突然性的变天(冬天突然骤冷或者夏天水分补充不足)等,都可能造成“坍方”。

尽管一些心肌梗塞是没有前兆的,但也有70%的状况有迹可寻,只是常为人所忽略。

像是过去就有病史的人可能心肌缺氧的情况增加:如过去爬三楼楼梯才会胸闷胸痛,现在第二层楼就开始;或者过去跑步才会痛,现在走得稍快就不行,痛的频率、剧烈程度都增加;或者含硝化甘油舌下含片,舒缓心绞痛的功能减弱,这些都是该注意的现象。

而当少许堵塞开始发生的时候,病人可能就开始觉得胸口有大石般的压迫和闷痛;有的人的闷痛则会转移到下巴、左肩、左手等。这些可能都是大发作之前稳定走向不稳定的前兆,一定要尽快就医。

除了遗传、年纪增长或者性别(男性为多,女性在停经后机率也快速增加)等不可控制的因素外,戒烟、运动、维持适当体重、控制血压(收缩压低于140mmHg,舒张压低于90mmHg;糖尿病患者则应为130mmHg及80mmHg)、有心脏病或多项危险因子的人胆固醇应维持在200mg/d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标准则为100mg/dL;高危险群为70mg/dL以下)等,若平时就维持管壁的健康,则能减少崩坏的可能。

美国梅约诊所出版的《心脏小百科》中提到,15%心脏病发的患者于症状发生一小时内死亡;其中60%在这一小时内都还未寻得适当的医疗救援。

心肌梗塞就像火烧房子,反应处理越快,能抢救出来的东西就越多。心肌梗塞发生时,讲究处理的时效。

那么,当身边的人发生心肌梗塞时,该怎样处理才能掌握到抢救的黄金时刻?

有的心肌梗塞的病人只是疼痛,而没有心律不齐或心跳停止的现象;或者已经造成心律不齐,但血压脉搏维持正常,这两种情况都不必做CPR(心肺复苏),而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医。

但如果病人心跳已经停止,就一定要施以急救。

当下有没有做CPR很关键,如果送医前做了CPR,在送到医院时被救回来的机会就越大;如果没有,就只剩下5%到10%的存活可能了。

猜你喜欢
前兆心肌梗塞管壁
哪些现象是地震前兆
非绝缘管壁电磁流量计的权重函数仿真分析
水辅助共注塑弯管壁厚的实验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管壁厚度对微挤出成型的影响分析
右肝区不适或疼痛是肝癌表现的前兆吗
腾冲地电场震前的前兆异常分析
全国前兆台网“九五”系统台站接入的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