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以文山实验小学为例

2017-09-19 11:51琼,李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零用钱文山独生子女

王 琼,李 怡

(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小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以文山实验小学为例

王 琼,李 怡

(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小学生零用钱的数额越来越多,但随之出现的攀比消费、模仿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不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对他们良好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小学生的消费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以文山实验小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从零用钱的数额、来源、维权意识、购物观及行为类别五个方面对当前小学生的零用钱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引导建议,以此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的消费习惯。

小学生;零用钱使用;合理消费

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小学生零用钱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小学生的消费教育尤为重要,然而,要想有效的帮助小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零用钱首先必须清楚引发小学生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及根源所在。小学生是长期处于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环境中的,因此,本文从小学生自身、教师、家庭、社会这四个方面对小学生零用钱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小学生在零用钱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调查以发放问卷调查为主,以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为辅,问卷分学生卷、教师卷、家长卷三份,采取随机抽样法从文山实验小学抽取学生250名,教师50名,学生家长60名发放问卷。如表1所示,问卷细分到学生的年级、性别及其是否为独生子女;教师的性别、校龄及其授课年级;学生家长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其孩子所读年级,其中学生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无效问卷50份;教师收回有效问卷50份,无效问卷0份;家长收回有效问卷50份,无效问卷10份。

表1 调查研究对象

二、小学生零用钱使用现状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归纳得到以下结果:

1.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拥有零用钱且数额不同

从问卷调查中发现,无论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有零花钱,在本次调查中所有的小学生都有零用钱且大部分集中在30~40元。其次,零用钱数额在年级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一定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从年级来看,月零用钱在50~100元的比例由低到高分别为3.64%、6.67%、10.00%,可以看出部分高年级学生月零用钱多于中、低年级学生;从是否为独生子女来看,独生子女月零用钱在40~50元的比例最高,为38.37%,非独生子女月零用钱在30~40元的比例最高,为46.15%。

2.小学生的零用钱主要来源于父母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零用钱来源于父母的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3.63%、60.00%、70.00%,来源于爷爷奶奶、压岁钱和靠自己劳动所得的比例明显比来源于父母的低,可以看出小学生的零用钱主要来源于自己的父母,其次是爷爷奶奶,再次是压岁钱,最后是自己劳动所得。

3. 小学生的维权意识淡薄

从调查数据可知,无论从性别、年级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来看,小学生购物时对保质期采取“不关心”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在其他做法上存在着性别、年级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三方面的差异。在性别上,除了小学生对保质期“不关心”的比例高达52.69%和54.21%外,“仔细了解”的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年级上,对物品保质期“仔细了解”和“偶尔看看”的人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加,“不关心”和“几乎不看”的人则随之减少;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对物品保质期“偶尔看看”的非独生子女比例明显高于独生子女。

4.小学生的购物观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购物观存在着性别、年级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三方面的差异。在性别上,男生购物时最注重的是物品的质量,其比例高达41.94%,而女生更注重物品款式好看,其比例高达42.99%;在年级上,小学生对当前流行这一因素的数额分别为10.91%、17.34%、25.71%,可以看出小学生的年级越高对当前流行这一因素的注重程度却越来越高;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除了都看重款式以外,独生子女更看重物品的当前流行这一点,为30.24%,非独生子女更看重质量,为30.77%。

5.小学生使用零用钱的行为类别多样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小学生对于家长给的零用钱如何使用上存在一定差异。在性别上,“留着慢慢用”和“会有剩余”的女生高于男生;在年级上,随着年级的上升,零用钱“留着慢慢用”和“会有剩余”的学生越来越少,而“不够用”的学生则越来越多,由此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消费需求也逐渐上升;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认为家长给的零用钱“不够用”的独生子女比例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

三、小学生零用钱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观察、访谈及对小学生零用钱使用现状的分析发现当前小学生在零用钱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消费观念不正确,出现攀比消费

从调查现状及观察访谈情况来看,首先,小学生常会对学校内、外琳琅满目的商品见一样买一样,很多小学生在使用零用钱时不顾及家庭的经济如何,认为只要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行,可以看出这是一种错误的消费观念;其次,大部分小学生都有追求流行和款式的个性化表现,学校里小小年纪的小学生却拥有手机、电子词典等各种高级的电子产品,有的高年级小学生整天在学校议论谁又买了新手机、谁又买了什么牌子的衣服等,由此看来,当前小学生在零用钱使用中存在一定的攀比消费现象。

(二)模仿同伴及家长消费

小学生有自己的小群体,群体里其他人的行为举止会对具有较强模仿能力和强烈好奇心的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于是出现少数学生的一些行为在群体中大肆传播的现象[1]。此外,调查发现有勤俭节约和合理规划消费理念的家长不是很多,有的家长办事会请人吃饭、升官会请人吃饭,甚至还会在孩子面前谈论吃喝场面有多好,模仿能力极强的小学生也跟着家长学起来,不难看出当前小学生存在模仿同伴及家人消费的现象。

(三)消费知识欠缺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对物品的保质期采取“不关心”态度的比例最高,且在实习中发现学校门口的油炸食品、小吃等都是小学生放学路上的最爱,这些食品通常加有香精之类的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然而小学生由于好奇及对这方面知识的欠缺导致他们在购物时几乎不会考虑太多因素,由此看来当前小学生消费知识有所欠缺且维权意识淡薄。

(四)零用钱使用缺乏计划性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零用钱不够用的小学生比例居前,尤其独生子女长期在父母的宠爱下,对零用钱的使用量更大;其次,访谈中发现大多数小学生拿到零用钱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且购物时他们很容易就被身边的同学朋友和环境所影响,可以看出思想还未成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不足的小学生存在对自己零用钱的使用没有计划性、无节制的问题。

四、小学生零用钱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消费群体,他们长期处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环境中,这一阶段的他们极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和干扰,他们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生的消费心理及其同伴群体的影响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社会总体消费环境的影响下,调节控制自身消费行为的心理现象[2]。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不成熟,表现在行为上很多小学生在使用零用钱过程中易出现模仿心理,存在攀比性、超前性。此外,自我管理能力不成熟的他们极易受同学影响,调查发现尤其是高年级小学生和独生子女最为突出,高年级小学生他们的自主意识有了提高,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不如低年级,购物时他们大多会询问并接受朋友的意见;独生子女则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在零用钱使用过程中他们就会在自己的友谊圈里获得一些自己所谓的满足感,随之就出现了与同伴差不多的消费理念及评判标准。

(二)家长的消费理念和受教育程度对小学生零用钱的使用有一定影响

调查显示,收入越高的家长的消费理念越倾向于想买就买,而父母的这种消费理念对孩子零用钱的使用往往成正向影响;此外,父母所受教育的不同对于孩子的教育上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来说,他们的教育观念不是简单化的,对孩子零用钱的使用往往会采取过问的方式了解孩子,但不会对其有过多的限制;而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关心孩子有没有一定的零用钱,甚至有的家长会产生自己的孩子因零用钱不够会被其他同学看不起的心态,因此,对于孩子的零用钱他们更多的是“有求必应”,因而就出现了父母受教育高的孩子在零用钱的使用上比受教育程度低的孩子更为合理的现象。

(三)学校教师对消费教育认识存在差异,重视不够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校龄的长短不同,他们对于消费教育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同,原因很简单,校龄在0~3年的教师,由于他们刚进入学校工作,对学校各方面的管理、教育都比较上心,校龄较长的教师则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且对学校的各项管理都很熟悉,对学生的教育更是有方法,而校龄在4~10年的教师与校龄在0~3年的教师相比,他们对于教育的热情不如刚进校时,诸多因素影响他们对于周围事物的认同;其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评判一个教师教学好坏的标准大多是学生的成绩,但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面对这一情况,很多教师处于尝试素质教育前期,只顾紧抓学生成绩,大多教师在课程中有所提及消费教育,但由于消费与学习无关,而以课本为重点,因此就出现了很多教师对消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

(四)社会的发展与不良风气的出现

在物质产品极其丰富的今天,人们会选择通过消费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于是出现了贪慕虚荣、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小学生的思想观念还未成熟且判断力和自制力较弱,他们的行为极易受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其次,如今小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向成人化发展,厂家看到成人用什么穿什么就模仿着做孩子的,电视广告应有尽有,学校门口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形象有趣,小学生往往抵不住诱惑而购买,无形中小吃摊、零食等形态各异的东西就成了每个小学生放学路上的最爱。

五、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零用钱的建议

通过对小学生零用钱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为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节约用钱的理财意识,从而使他们学会合理使用零用钱,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有以下建议:

(一)学生自身方面

小学生在消费中所存在的问题应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加以解决。首先,小学生应该增强自制能力,提高维权意识,避免消费中受同伴影响,可以通过看一些带有教育性的故事书使小学生明白只有会控制自己不良行为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明白答应父母的事要尽量做到,从而增强自制能力;学会看保质期,结合自身实际消费,学会思考,不盲目赶潮流,不盲目追随同伴购买物品。其次,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在购物之前自己拟定一个计划或与父母商定好要买的东西,学会记录自己的零用钱使用情况并养成每天都记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每天跟父母简单说一说自己每天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二)家庭方面

小学生的消费观念是模糊的,在零用钱使用中往往具有随意性,因此家长应做好孩子消费的引导者[3]。首先,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性别、年龄、性格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给孩子零用钱,学会适当过问孩子的零用钱使用情况;其次,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消费时结合自身经济实力做到合理消费、不攀比消费;再次,家长可以以孩子的名义为其办一个存折,鼓励孩子为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从零用钱中存钱;此外,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让其对家庭每个星期或每个月的用钱情况进行适当的预算,让他们学会分清轻重缓急 ,使他们学会尊重和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三)学校方面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因此对小学生良好消费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加以重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学校应改变过去消费只存在于数学和思想品德课中的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增强自制力;其次,教师可讲一些名人事例、英雄人物或以班上的真人真事来激励学生,引导其从小事做起,使其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4]。再次,学校应尽可能地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帮助家长做出科学合理的零用钱消费计划,从而帮助孩子学会更好的消费[5]。

(四)社会方面

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电视广告及商品包装对小学生零用钱使用的影响,首先,社会有关部门应该改善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门口消费市场的监管,为小学生建立一个健康的外部消费环境;其次,可以组织建立一些零花钱基金会组织,同时鼓励家长、教师和小学生共同参加,在活动中做好小学生的榜样,让孩子学会把自己多余的零花钱捐给其他需要帮助的小朋友,鼓励小学生把钱花在有价值的地方,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意识,使之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爱心的人。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生的零用钱使用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小学生存在不良消费行为,这与学生自身知识缺乏、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到位及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学校、家庭对小学生的教育力度,改善社会环境,进而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尤为重要。

[1]张静.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消费行为的行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26.

[2]徐萍.消费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大学出版社,2005:27.

[3]王若秋.小学高年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24-25.

[4]汪纯美.小学生正确“金钱观念”的培养[J].班主任.2004(7):18-19.

[5]黄惠新.重视对中小学生的消费启蒙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1(1):31-33.

(责任编辑 查明华)

A Study on the Use of Pocket Money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Taking Wensh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as a Case Study

WANG Qiong, LI Yi
(School of Education,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

With today's constantly increasing living standard, the amou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ocket money becomes more and more, but the resulting comparison consumption, imitation such as bad consumer behavior not only affects their physical and ment al health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formation of their good quality so the elementary student's consumption edu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 rtant.Taking Wenshan experiment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s investigation object, sthroug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and so on, from the amount of pocket money, sources, rights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the concept of shopping and behavior category five aspects of the current elementary student's allowa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From the students,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four aspe ct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 feasible guidance advice is advanced, to help students set up the correct consumpt ionconcept, and form the good habits of thrift.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use of pocket money; reasonable consumption

G625.5

A

1674-9200(2017)04-0117-04

2016-10-20

王琼,女,文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李怡,女,云南文山人,文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该文指导教师,主要从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零用钱文山独生子女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Saving Money
文山肉丁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文天祥与文山肉丁
山歌唱文山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
捐款
中间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