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广泛应用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板书有效性研究

2017-09-19 11:51陈昱静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板书多媒体教学书写

陈昱静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多媒体广泛应用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板书有效性研究

陈昱静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辅助手段,是传达教学内容的快捷工具,是传统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发挥板书的优势并且将其与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成为当下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板书为实例,研究板书在多媒体广泛应用背景下的有效性,探究板书和多媒体的整合应用,能够呼吁广大教师重新审视板书的价值,建构板书和多媒体共同利用的教学观。

板书;有效性;多媒体教学

一、板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一)板书是什么

板书又称为粉笔字,广义上是指在黑板上书写文字等,属于硬笔书法的一类,其书写方法众多,表现形式多样化,能够突出书写者的个性特点[1]。狭义上的板书,是指教师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与教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共生共存的。其书写形式多以行书为主,楷书为辅,讲究结构规律,要求教师书写端正、紧凑、匀称、美观。板书的分类很多,主要有:纲要式板书、结构式板书、表格式板书等,不同的历史教学内容要求教师使用不同的板书。

(二)板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一节优秀的中学历史课,需要将每一个知识点环环相扣,每一个部分紧密相连,不能出现断层的教学现象。板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必要辅助,能够将每一个教学板块相互联系和整合,使整堂课逻辑清晰,结构明了,是传统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板书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归纳、整理、精简后所呈现的信息,学生通过板书能够更好的理清学习思路和内容,有利于教学目的的达成[2]。板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板书的条理性和目的性较强,是课堂逻辑的精髓,既能够帮助学生联系前后所学的知识,又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其次,板书将教学内容精炼的呈现于黑板上,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板书能够教导学生学习写一手好字,教师流利且优美的书写板书,对学生书写也具有示范作用。

二、现代历史教学中板书有效性探寻

(一)板书的有效性体现

1.展示教学的形成过程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板书运用能够展示教师教学进度和教学的形成过程。教师将预先设计好的板书,根据教学过程的推进,有逻辑的一边讲授、一边书写,让历史知识从复杂到简洁、从分散到系统,从繁复无序到层次鲜明。这种伴随教学的过程自然而然形成的书写画面,让教学内容得以有序展开,学生也能跟随板书和教学进程的深入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例如:在讲授《辛亥革命》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结构式板书,将内容丰富、进程较快的历史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

[板书案例1]

第13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这一课内容繁多,知识点分散,利用板书这一形式,能够系统的、富有逻辑的说明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清晰地罗列出革命爆发的全过程,又先后联系爆发背景和其产生的历史意义,让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之间的承接关系。结构鲜明的板书能够体现教学的形成过程,富有层次和条理性。

2.具有灵活性和启发性

历史课堂上,由于知识的广泛性和包容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不会全部按照教师设想的方向发展,往往会有新想法和新见解,教师可以将学生这些新的想法和内容,通过板书记录下来;也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新内容,适当改变板书的形式和内容。板书适时、及时的捕捉了这种可贵的课堂动态生成,一定程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此外,板书的启发性作用也是其有效性的充分体现。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不能仅满足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应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如何学习的技能,帮助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讲述《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表格式板书,启发学生,带动学生思考,和教师一起完成教学目标。

[板书案例2]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十五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填写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表格,引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到知识,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自主归纳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用眼、嘴、耳、脑共同活动,帮助学到的知识既牢固又深刻。

3.加深对重点内容的阐释和理解

突出重点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除运用语言、手势等方法突出重点以外,板书的阐释作用也不容小觑。[3]板书对于重点的突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生动直观的突出重点;一种是通过教师书写引导展示重点。两种板书形式不同,但中心一致,教师要根据历史课程教授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板书形式阐述重点。例如:在讲述《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一课时,重点内容是南昌起义和红军长征,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引导学生理解重点知识:

[板书案例3]

第15课 国共十年的对峙(1927~193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五课 国共十年的对峙)

通过板书对重点南昌起义和长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罗列,将知识细化,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细致的掌握,加深学生印象,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板书内容和教学实际相结合,能够充分的讲授重点,且对于难点和其他了解性内容也有较大突破。教师运用板书进行重点讲述时,利用板书进行提问、归纳、分析,不仅充分讲解重点的历史知识,而且也体现了板书的有效性[4]。

此外,简洁的板书形式,对条理清晰的重点内容很有效果,教师通过简洁的板书形式,阐述重点内容,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有助于课堂有效性的提升。这种简明扼要的板书,能够清晰的突出重点,让学生条理清晰、逻辑通顺。同时,教师也可对板书进行适当的发挥和补充,以提高板书对课堂的有效性。学生的思维跟随着教师的板书和引导,步步深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通过这种引导便可轻易的解决课堂重点问题。

4.具有“亲其师,信其道”的作用

黑板板书还具有“亲其师,信其道”的作用,历史课程知识点较多,内容庞大,学生学起来会容易觉得枯燥无味,教师在课堂上书写优美流利的板书,能使学生心生欣赏和尊敬之情[5]。板书能够体现历史老师的气质与涵养,也能够体现教师的逻辑思维和知识,这些无形的教育无时无刻的熏陶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学生欣赏教师的板书,会更加相信教师讲授的内容,会更加喜欢教师上的历史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历史课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方法,都会使学生受益。

(二)板书的弊端

1.内容抽象,不利于形象思维理解

中学历史课程已经涉及到非常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学生需要直观的理解它们。板书虽然是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但是却不能有效地向学生诠释直观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讲授战争,就要让学生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现实;讲授工业革命,就要展示先进的发明和成果。这些直观生动的历史再现都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必需品,但板书的能动性也成为其明显的弊端之一。

2.板书书写较慢,浪费教学时间

传统板书用粉笔书写,如果教师书写的板书内容较多,而板书书写速度较慢,容易浪费教学时间。中学生性格活泼,注意力的稳定程度和聚焦层次都不高,教师讲课时的专注很容易就消失在教师写板书的空档中,难以再次集中。教师一般很难做到在上课时边写板书边讲课,又或者书写速度较快,字体不容易让学生看懂。因此,板书书写的速度和有限的教学时间容易冲突,使教学效果下降。

三、历史教学中板书和多媒体的互融性和资源整合

(一)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1.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形象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新世纪新兴的一种教学手段,现在已经被大量教师广泛应用,是现代技术运用于教学的重要表现。多媒体教学虽然普及,但是在运用成果方面并不尽如人意,甚至还出现教学效果下降的情况[6]。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将板书和多媒体结合运用。板书具有信息量不够大,形象不够直观,不能充分展示历史知识的缺点,应该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由多媒体培养直观思维,板书培养抽象思维。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大对学生知识宽度的拓展,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加深学生的历史画面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向学生展示照片、图片、史料内容或视频,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历史课要求教师进行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教师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历史资料,来补充或是充实教材。

2.传统板书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板书是教师整堂课的浓缩,具有较大的延展性,历史教学中需要板书理清思路,规划教学重点[7]。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每一个字,都是有着其作用的。教师书写的板书就像是教学中的一张“导游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能够展现教材和教学内容内在的抽象逻辑,能够让学生提纲挈领地把握课文。运用传统板书,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教学的重要内容,领会教师逻辑,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会如何进行归纳、总结,如何有条理的进行书写等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板书和多媒体的资源整合

1.构建知识网络,巩固知识

板书是教师课堂艺术的一种表现,是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板书与多媒体资源整合,能够发挥板书归纳性的总结作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便于教师教和学生学。板书层次鲜明、结构完善,多媒体内容丰富,直观形象。历史教师利用板书构建整堂课的知识网络,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将每一个知识点都顾及到。板书就像教学的“树干”,多媒体就像教学的“树叶”,二者相辅相成,做到历史教学有效性最大化的体现。

2.深度和广度的齐头并进

现代中学历史教学要求教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注重对历史的深度挖掘。在这两项要求中,板书能够做到对历史知识的深度挖掘,而拓宽学生历史学习的宽度就要由多媒体完成。只有板书和多媒体的资源整合,共同利用,才能使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得到提升。

历史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历史资料和文献,引导学生开发思维,传授历史知识点和概念性的内容,再结合板书,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这一课时,课标要求简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巴尔戈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板书设计可以像这样:

[板书案例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十一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如此,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改革的基本历程,到总结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中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完成,例如,列举这些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等。多媒体课件可以多准备一些教学案例,向学生介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介绍巴尔戈乔夫从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他对苏联解体的影响。

3.展现教学艺术性和直观性

在多媒体大量应用的今天,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手段。多媒体教学所展示的历史文献、历史图片甚至是历史视频能够再现“有血有肉的历史”,让学生从形象思维入手,对历史知识进行掌握。板书作为教学媒介之一,能够帮助教师充分展现教学的艺术性,提升教学的氛围,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

以《鸦片战争》一课中《南京条约》的板书设计为例,通常教师利用结构式板书,将南京条约一一列举,但这样的板书没有艺术性,虽然直观,但是,却很难引起学生兴趣,也难以展现历史课的独特性。可以设计如下板书:

[板书案例5]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 鸦片战争)

这样的设计,具有独特性和趣味性,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师的教学上,让教学艺术性和直观性得以体现。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突破教学难点

板书教学的灵活性让历史教学充满人文关怀,它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师突破教学难点。首先,板书并不是教师独自完成的,而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在这过程中,教师利用板书记录学生的思维火花和创新思考。将学生的生成性思维用板书进行临时记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不会错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重要关注点。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展示历史实例,在枯燥的理论课上,用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提升课堂气氛;在讲述战争课时,展现一些真实的战争图片来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最后,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能够让教师形象教学和抽象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入手,渐渐过渡到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达到对课程难点的学习目标。

这种两者相整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进行重难点突破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历史复习课上。例如,回顾苏联的发展历程,教师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利用板书进行结构性归纳,最终引导学生推理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的、复杂的和艰难的”抽象理论。

[板书案例6]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十一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四、结语

通过之前的论述,可以看出,在当今多媒体应用的大背景下,板书仍然是历史教学的必备手段,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取代板书教学,在选择教学手段时应该求同存异,板书将会在今后得到更大的发展,其与多媒体教学将并肩发展,二者缺一不可。

历史作为中学教学科目中较为独特的学科,不仅教育学生认识和学习历史,还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构建起到很大的作用,引导着学生建立健全自身的人格、道德。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根据课标要求进行历史教学,历史课程具有内容多,知识点复杂,知识体系庞大的特点,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大对学生知识宽度的拓展,又结合板书,加深对重要知识的细化和理解,双管齐下,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同时,板书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多样化,根据教师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编排和预设,以展现板书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独特性、必要性和包容性。

今后,中学历史教师可以将板书和自己的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将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手段,提升对板书的关注度和重视,使板书在课堂中的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1]邹敏.板书学发凡[J].乐山师专学报,1994(4):66-70.

[2]凤光宇.教师板书能力有待加强[J].上海教育,2007(11):51-52.

[3]王昌沛.历史教学板书刍议[J].山东教育(中学版),2004(17):46-47.

[4]杨晓玲.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注意影响的对比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院报,2011(8):140-141.

[5]王磊.提纲挈领 板书先行——谈板书设计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3):14-15.

[6]高乃云,张永吉,隋铭皓,等.多媒体辅以板书的教学方式优越性突出[J].信息技术,2000(9):202-203.

[7]倪武,缪晓辉,王俊学.论当前多媒体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5):23-24.

(责任编辑 查明华)

History Teaching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Availability under a Wide Range of Multedia Applications Backgroud

CHEN Yuj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

Blackboard writing is a necessary aid for teacher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It is a fast tool to convey teaching content an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the history teaching of modern middle schools, how to reveal the advantages of blackboard writing in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how to effectively combine it with blackboard writing to as to develop into a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mean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present. Taking the class blackboard writing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blackboard writing in the context of widely used multimedia so as to explore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between blackboard writing and multimedia and call on the teachers to refocus on blackboard writing.

blackboard writing; effectiveness; multmedia teaching

G633.5

A

1674-9200(2017)04-0106-05

2017-03-29

陈昱静,女,云南曲靖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猜你喜欢
板书多媒体教学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书写春天的“草”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