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中的运用

2017-09-20 10:54许洁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巧用优势思维导图

摘 要:学生的思维训练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中的应用,就是尝试让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研究。本文围绕着“开题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开题课中思维导图的巧用、开题课中思维导图的活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思维导图;开题课;优势;巧用;活用

在综合实践活动众多的指导课中,开题课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第一步,开题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方向与质量。开题指导课侧重于主题的归纳、整理等一系列理性的选择和分析,所以课堂有时会显得比较枯燥,尤其是在“主题分解”环节,要求学生能尽可能多地提出与主题关联的问题,尽管活动主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同时教师也创设了活动情境,但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寻找主题的切入点时,学生所涉及的面往往比较狭窄,深度也不够,有时甚至出现冷场。

思维导图的运用为原本枯燥的开题指导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开题指导课的指导方法,尤其是在主题的分解阶段,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活动的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开题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一) 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资源应该来自学生的生活和体验,因此它比以往的课程更具开放性,这与思维导图的开放性不谋而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根据不断发生的新问题调整方案,能大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将活动推向更深和更广的空间。所以利用思维导图更有利于构建开放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研究。

(二) 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图像和颜色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文字。思维导图是学生发散思维的表达,它图文并重,借颜色、图像使思维更具形象性,更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维导图”的训练,孩子能迅速在不同思维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甚至产生一种思维的跳跃,将原本不太可能联系起来的东西进行创造性的连接。这无形中锻炼了思维,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超出常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有专家曾说:思维导图最可能惠及的就是孩子。

(三) 拓宽小学生问题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共同参与课程资源的生成,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不是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在开题课中运用了思维导图,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和流畅,拓宽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更多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四) 转变了教师的指导理念

思维导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思维发展成为教师关注的主旨。教师不能再要求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圈圈里打转。指导的生成要求教师具备机智的处理能力,要求教师对研究的问题有充足的储备。教师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再是指挥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伙伴、朋友。学习过程对学生来说更具真实性。

二、 开题课中思维导图的巧用

(一) 在课堂引入时,激发学生兴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的依据是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渴望。”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选题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多彩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通过思维发散式的头脑风暴,学生可以提出许多问题。如在上《走进学校午餐》开题課时,课前我就拍下了部分学生在学校食堂用餐时一些不良行为的画面,有饭前不洗手、盛饭偷偷插队的,有用餐时大声喧哗、米饭四溅、菜汤满桌的,有将仍是满满的餐盘送往残食箱的等。课中导入时,随着一张张图片的展示,学生的表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个个既兴奋又惊讶——这就是学校午餐中的自己吗?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点,于是想说的话和想提的问题也变得丰富多彩。

(二) 在问题单一时,巧用思维导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可见老师抓准时机指导的重要性。随着问题聚焦到思维导图上,不难发现归类后的问题变少了,有时甚至只有两三个大问题?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而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的第一步亦是质疑与提问,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呢?此时就需要继续完善这张思维导图,我们可以问学生除了这些方面,我们还可以研究哪些方面?因为之前进行的归纳,学生已经有了类的概念,提的问题就会大不一样。如围绕“学校午餐”这个主题,师生共同构建思维导图(如图1),就会提出“学校午餐管理怎样的?学校午餐菜是怎样搭配的?学校午餐食堂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学校午餐同学们纪律怎样?学校午餐同学们浪费现象有哪些?学校午餐卫生情况怎样?”等问题。思维导图把研究问题的生成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理念。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起到了有效指导的作用。

(三) 在深入备课时,形成思维导图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根据预定目标的进行机械装配的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同时在备课上下足工夫。如上《走进植物世界》的开题课,我必须在课前充分了解有关植物方面的内容,“哪些属于植物特征的范畴?哪些属于植物结构的范畴?哪些属于植物生长规律的范畴?”等。为了把这些问题弄清楚,我上网查找资料,向科学老师请教,尽量多了解有关植物方面的内容,并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张植物的思维导图,这样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解决生成的任何问题都能得心应手。

三、 开题课中思维导图的活用

在综合实践开题课上,我们运用思维导图,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探究主题中,并采用联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思维发散到与主题相关的方方面面,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搭建主题的科学架构。主题的分解可分为三种模式:主题深化式,主题辐射式和主题立体式。这需要根据不同主题的需要进行选择。

(一) 主题深化式

即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分成几个阶段,将主题逐步深化。如:在开展《和蔬菜交朋友》的实践活动中,我利用主题深化式思维导图设计了以下活动环节:

搜集阶段蔬菜的种类调查阶段我们与蔬菜实践阶段种植蔬菜

相比用文字表述的选题指导预案,这样的主题深化式思维导图的特点是直观和形象,更利于记忆。它不仅能以简明扼要的形式把要教学的主要步骤和概念表示出来,方便地构建一堂课的整个知识框架,在前脑中有鲜明的“全景图”。根据指导过程和实际情况做出适时的调整,不再拘泥于预设的方案。

(二) 主题辐射式

即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如在《家乡的龙舟文化》一课的指导中,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观看家乡龙舟文化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龙舟文化的底蕴。接着,我又出示了辐射状的图形支架,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关于龙舟文化,我们可以探究哪些问题,并把关键词写下来。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多元化、宽泛化的,比如:(图2)划龙舟技巧、吃龙舟饭、龙舟历史,我让学生把关键词写在分枝图上。辐射状的图形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这样主题辐射式思维导图把研究主题的生成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理念。

(三) 主题立体式

即确定一个主题,将之分解为若干个子主题,子主题还可以继续分解为若干个次子主题,学生从中自由选择一个次子主题。在《走近茶文化》实践活动中,我先通过介绍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人们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后,就让学生自由讨论希望研究茶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在小组里收集记录下来。最后交流讨论,“子主题”“次主题”之间是否有联系,并且剔除没有研究价值的内容,合并部分内容相仿的主题,或者在原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见图3)。

这样有序、合理的课题群,在实践活动不断展开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和认识知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运用思維导图的过程中,只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脑海中已形成思维导图,课中抓准时机,巧用活用思维导图启发引导学生,学生的提问就会更加丰富,从而能轻松地确定更多研究的小课题。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倪建东.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2011,8.

[2]张建芳.综合实践主题活动选题指导课教学策略[J].网络时代—新课程实践,2008,3.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作者简介:

许洁,浙江省瑞安市,浙江省瑞安市云周周苌小学。

猜你喜欢
巧用优势思维导图
画与话
巧用学具教数学,提高教学效率
结合习得理论提升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图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望闻问切”在数学解题中的巧用
第二优势